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日,苏毅正在批阅奏章。

苏毅轻抚着奏章,唇角微扬。连续三年的丰收,让华朝国库充盈,民心归附。他正考虑是否再次减免田赋,让百姓们过个更好的年。

司马迁的史笔在一旁沙沙作响,他正在记录昨日万民大会的详细过程。

“陛下,万民归心的盛况,臣必定如实记录,传之后世。”

苏毅点头,刚要开口,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外传来急促的通禀声:陛下,锦衣卫千户求见,有东海急报!苏毅放下朱笔:速速宣进!”

“何事如此慌张?”苏毅放下手中的奏章,眉头微皱。

“陛下,东海急报!”千户双手颤抖着递上一叠血迹斑斑的军报。

苏毅接过第一份奏报,仅仅扫了一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登州府惨遭倭寇大举入侵,三县城池失陷,城中百姓惨遭屠戮。据逃难百姓所述,倭寇此次装备精良,火器犀利,官军节节败退。

他迅速翻阅第二份、第三份……

莱州、青州、胶东半岛数州,竟在短短三日内同时遭到倭寇袭击!

“混账!”苏毅猛地拍案而起,奏章散落一地。

司马迁停下手中的笔,神色凝重地看向皇帝。

“立即传朝!召集所有军机大臣!”苏毅的声音中带着杀气。

半个时辰后,太和殿内气氛肃杀。

韩信、岳飞、管仲、萧何、诸葛亮等重臣齐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愤怒。

“诸位爱卿,东海数州遭倭寇大举入侵,朕实在是怒火中烧!”苏毅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韩信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末将愿率十万大军,踏平瀛洲,为死难百姓报仇雪恨!”

岳飞紧随其后:“末将岳飞,请命出征!誓要让这些倭寇血债血偿!”

典韦更是怒发冲冠:“俺早就看这些矮子不顺眼了!给俺三万兵马,保证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殿内群情激愤,武将们纷纷请战。

就在此时,管仲缓缓站起身来,神色深沉。

“陛下,老臣有一疑虑。”

“仲父请讲。”

管仲捋着胡须,沉声道:“以华朝如今之国威,区区瀛洲倭寇,焉敢如此明目张胆、大规模地主动挑衅?”

“这些年来,华朝军威远播,连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不敢轻举妄动。”

“倭寇素来胆小如鼠,只敢小股骚扰,何来勇气发动如此规模的进攻?”

管仲的话让殿内安静下来,众人陷入沉思。

萧何站出来附议:“管仲大人所言极是。臣仔细研究了这些军报,发现倭寇此次行动组织严密,攻势凶猛。”

“与以往的散乱劫掠完全不同,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行动。”

“背后恐有不为人知的变故。”

诸葛亮轻摇羽扇,若有所思。

殿内的烛火在他的扇风中微微摇曳,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神。

“臣以为,倭寇此番猖獗,莫非是得到了某种外力襄助?”

“使其自认实力大增,故而利令智昏,胆敢犯我华朝天威?”

诸葛亮的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苏毅的心头。

他猛然想起父皇临终前的那番话——“天外帝国,三年一至”。

还有大乾皇宫秘库中那些残破竹简上记载的金发碧眼异族。

苏毅快速在心中计算着时间。

距离上次“天外异族”的传说,似乎又是一个三年之期。

难道……这次真的来了?

苏毅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整个大殿都能听到这细微的声音,却没有人敢打断皇帝的思考。

良久,苏毅抬起头来,神色凝重。

“诸位都是朕的心腹重臣,有件机密之事,朕必须告知。”

“先皇临终前曾告诫朕,海外有强国,其人金发碧眼,可能觊觎中原。”

“每隔三年,便有可能东来。”

“算算时间,如今又是一个三年之期。”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管仲眉头紧皱:“陛下,若真有此事,那倭寇此番异动就说得通了。”

萧何接口道:“若是有海外强国撑腰,倭寇自然胆大包天。”

韩信握紧拳头:“不管来的是什么牛鬼蛇神,末将都有信心将其击败!”

苏毅点头,但心中却波澜起伏。

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金发碧眼”意味着什么。

很可能是欧洲的某个海上强国,带着先进的火器技术来到了东方。

这比单纯的倭寇入侵更加危险。

“毛骧何在?”苏毅突然开口。

“臣在!”毛骧立即出列。

“朕命你与曹正淳的东厂全力配合。”

“务必在三日内查清瀛洲异动的真相!”

“特别要注意是否有金发碧眼的异人参与其中!”

毛骧躬身领命:“臣遵旨!”

曹正淳也上前一步:“奴婢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苏毅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些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人杰,如今都聚集在他的麾下。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有信心获得胜利。

但他也明白,这可能是华朝建国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诸位,这次的敌人可能不同寻常。”

“朕希望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无论来犯之敌有多强,华朝都将以雷霆手段回击!”

韩信等武将齐声应道:“臣等誓死守卫华朝!”

苏毅内心深处,那个来自现代的灵魂正在快速分析着局势。

如果真的是欧洲殖民者到达了东方,那他们很可能带来了先进的火器和战船。

这将是一场科技与科技的对抗,文明与文明的碰撞。

华朝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散朝!”苏毅起身,“毛骧,三日内朕要看到详细的情报。”

众臣退下,偌大的太和殿只剩下苏毅一人。

他独自站在龙椅前,凝视着殿外的天空。

远方的东海,究竟来了什么样的敌人?

这场风暴,将把华朝推向何方?

苏毅的手指继续轻敲着扶手,心中已经开始谋划着应对之策。

无论敌人有多强,他都绝不会让华朝的百姓再次遭受苦难。

那些在万民大会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面孔,那个喊着要当神机营士兵的孩子,都需要他的保护。

一场针对瀛洲,甚至可能波及更远的风暴,已在酝酿。

苏毅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