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秋,阳光慵懒而温柔,如同薄纱一般轻柔地洒落在街道办那略显陈旧的建筑之上。这座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墙面已有些斑驳,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张毅站在街道办门口,目光落在那扇有些陈旧的大门上,深吸一口气,那带着淡淡尘土气息的空气涌入鼻腔,他正式踏上了自己体制内的新征程。这一刻,他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工作的期待,又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报到时的场景犹如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一群拆迁户情绪激动地聚集在街道办,他们手中举着血衣,那刺眼的红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仿佛是愤怒与无奈的呐喊。而办公室主任却像一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淡定地坐在办公桌前,慢悠悠地泡着茶,还轻描淡写地吐出一句:“家常便饭。”张毅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与他之前在企业里雷厉风行、一切按流程办事的风格简直天差地别。在企业里,每一个决策都有明确的依据,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而这里,似乎有着一套截然不同的运行规则。
他被分配去管残联工作,当他走进那间堆满档案的办公室时,一股陈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历史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档案柜高得几乎要碰到天花板,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那些记录着无数故事的档案。
张毅看着那些需要爬梯才能取到的文件,心里不禁有些发怵。同事在一旁惊呼:“危险!”他却笑着回应:“比帆布堆矮多了。”曾经在帆布厂,他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常常在堆积如山的帆布堆里爬上爬下,每一次寻找都像是一场冒险。如今,面对这高高的档案柜,他的话语看似轻松,背后却藏着对过去企业生活深深的怀念,以及对这全新工作环境的一种无奈适应。
张毅开始翻阅那些档案,手指在泛黄的纸张上轻轻滑过,似乎在触摸着岁月的痕迹。突然,一份申请低保的材料映入他的眼帘,申请人是丽民服装厂的退休职工,申请材料上写着“曾获1989年优秀企业”。他的手微微一顿,思绪瞬间飘回到了在丽民服装厂的日子。
那时候,企业里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获得优秀企业的称号,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那是何等的荣耀与自豪。可如今,曾经辉煌的企业职工却要申请低保,这巨大的落差让他心里一阵酸涩,像看到了时光无情的碾压。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台上摆放着几盆盆栽。凑近一看,他惊讶地发现盆栽的防渗层竟然是用帆布厂废料做的。那些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材料,在这里却发挥了新的作用,像是被遗弃的孩子找到了新的家。
盆栽里的枯枝竟然发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舞蹈,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张毅看着这小小的盆栽,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废料重生、枯枝发芽,不正像他现在所面临的转变吗?虽然环境变了,但只要努力适应,总能找到新的生机,就像这废料也能绽放出新的光彩。
下午,街道办刚调来不久的甲主任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近期的工作安排。张毅坐在角落里,认真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思考。
甲主任讲到拆迁问题时,语气强硬,强调要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不能有丝毫的妥协。
张毅皱了皱眉头,在企业里,他更注重的是与客户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他相信,只要用心去交流,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可在这里,似乎一切都要以政策为准则,容不得半点商量。
他忍不住开口说道:“主任,我觉得在执行政策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拆迁户的实际困难,和他们好好沟通沟通,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甲主任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悦,像是在审视一个不懂规矩的新人,说道:“张毅啊,你刚来,还不了解基层工作。这些拆迁户就是想多捞点好处,和他们沟通没用,就得强硬一点。”
张毅还想再争辩几句,可看到甲主任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意识到,企业思维和基层政治的碰撞,比他想象中还要激烈,就像两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很难在同一个舞台上完美融合。
会议结束后,张毅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心情有些沉重。他看着桌上那一堆未处理的文件,决定先把今天的工作整理一下。他拿起笔,开始写首日工作报告。在描述今天遇到的各种事情时,他的思绪有些混乱,企业里的经历和街道办的工作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让他有些分不清方向。他似乎置身于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当写到落款时,他习惯性地签上了“厂长”两个字,等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签错了。他看着那两个刺眼的字,苦笑了一下,如同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拿起笔想要涂改,浓墨在纸上晕染开来,像一团乌云,遮住了原本的字迹。他盯着那团乌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适应这新的身份,在这基层政治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在黑暗中寻找那束属于自己的光。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街道办的大楼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像是为它披上了一件华丽的战袍。张毅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他知道,明天又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日子,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那未知的一切,就像一位勇敢的战士,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