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改进工作跟星河二号项目全面铺开,研究所上下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般高速运转之际,

一个略显突兀的消息通过内部电话传到了秦念的办公室——她的父母,秦卫国和林静,没有提前通知,竟然直接到了研究所大门外。

秦念刚刚结束与李文军关于“蜂鸟”通讯协议底层算法优化的激烈讨论,放下手中画满了信号流程图的稿纸,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匆匆赶往门口。

心底掠过一丝讶异,父母向来谨小慎微,尤其是对她如今工作的性质有所了解后,更是极少主动打扰。

远远地,就看见父母略显局促地站在哨兵岗亭旁的树荫下,脚边堆着好几个鼓鼓囊囊、看起来分量不轻的行李袋和网兜,风尘仆仆,带着长途火车特有的疲惫气息。

秦卫国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但熨烫得一丝不苟的中山装,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透着知识分子固有的严肃与拘谨。

他眉头习惯性地微锁,双手却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好几层厚实油纸包裹、还用细麻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的长条物件,看那慎重的姿态,不像拿着物品,倒像是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从形状判断,很可能是一卷字画。

林静则显得更为吃力,她一手拎着一个巨大的、帆布材质已经有些磨损的旅行袋,袋子沉甸甸地坠着她的手臂,另一只手还挎着一个盖着蓝白格土布的半旧竹篮,里面隐约露出小心码放好的、防止碰撞的鸡蛋轮廓,以及一些晒干的菌菇。

她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眼神却急切地在进出研究所的人群中搜寻,直到看见秦念的身影,那抹担忧与期盼才瞬间落到实处,眼圈几乎是立刻就红了。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报或者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们。”

秦念快步上前,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自然而然地接过林静手里那个看起来最沉的帆布包,入手猛地一沉,估摸着得有几十斤重。

“接什么接,你这里忙得脚不沾地,我们又不是不认得路,不能给你添乱。”

林静一把抓住女儿的手臂,仿佛要确认她是真实存在的,上下仔细打量着,声音带着哽咽,絮絮叨叨起来,“瘦了……气候湿冷,你膝盖以前冬天就疼的毛病犯了没有?

晚上睡觉被子够不够厚?”她一边问,眼泪一边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但很快又用粗糙的手背用力擦去,努力挤出笑容,

“不过精神头真好,眼神都亮了,跟以前……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秦卫国清了清嗓子,似乎不太习惯这种外露的情感表达,他将那个油纸包郑重地递到秦念面前,语气带着他特有的、硬邦邦的关切:“你妈非让带的。

你苏老师……当年最喜欢、最推崇的一位已故老先生的字,我托了省城文化馆的老同事,找了好久才找到的精心复制品,想着他如今……或许需要点精神上的慰藉,看看老先生的字,也能静静心。”

他没有明说,但秦念瞬间就明白了,这是父亲对当年那段风雨岁月中,自己未能全力维护挚友兼恩师的一种无声的、笨拙的歉意和弥补。

他又指了指地上的几个网兜,“里面是你妈自己腌的腊肉、腊肠,还有你……你小时候总吵着要吃的冬瓜糖和芝麻饼,不知道你现在还爱不爱吃。”

秦念心头一股暖流涌动,酸涩而温暖。

她接过那卷带着淡淡墨香和父亲掌心温度的字轴,又提起装满家乡味道的、勒得手指发红的网兜,声音柔和了许多:“谢谢爸,妈。苏老师就在所里,他很好,看到这个一定会很高兴的。”

领着父母往家属院走,沿途遇到的军嫂、抱着图纸匆匆走过的年轻研究员,都热情地和秦念打着招呼,“秦工”、“秦顾问”喊得亲切自然,语气里的敬佩与信赖显而易见。

秦卫国和林静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中的震撼如同潮水般一波强过一波。

这还是他们那个记忆中,因为恩师突然遭难就变得愤世嫉俗、偏执冲动,甚至不惜用一场仓促而赌气的婚姻来与家庭抗争的女儿吗?

眼前的秦念,步履从容坚定,目光清澈而深邃,周身散发着一种让他们感到陌生,却又从心底里感到无比欣慰与骄傲的沉稳气度,那是一种真正找到自身价值并为之奋斗的人才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