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柯明华点头,接过话头:“想法是好的,但鱼庄要有吸引力,光靠鱼新鲜还不够,得有过人之处。”

“说实话,二位塘中的鱼,品质甚佳,但若说滋味能远超同类,却也未必。这就需要我们从别处下功夫,给这鱼,增添些‘说法’。”

说明了来意和初步构想后,柯明华提出,想去那出产如此好鱼的野塘亲眼看看。

杜若和冯田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两人便引着柯明华和掌柜的上山。

这柯明华并不急于直奔野塘,反而颇有闲情逸致地在山间小路上慢行,不时驻足观看山景,仿佛真是来游山玩水的。

杜若心中明了,这是东家在实地考察周边的环境。

当走到那片由陈郎中父子精心照料的药田边时,柯明华停下脚步,看着田里长势良好的几味常见药材,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

“妙啊!咱们以后鱼庄的招牌,这不就有了吗?这鱼,乃是生长在这灵秀山林之间,日日浸润药草清香,可谓是吃着草药长大的。其肉必然带有滋补之效,非同一般河鱼可比。”

掌柜的立刻心领神会,连连称是:“东家高见,如此一来,咱们这鱼的‘身份’可就大不相同了。”

一行人继续前行,来到野塘边。

但见初冬的塘水依旧清澈,四周山色斑斓倒映其中,虽少了春夏的繁茂,却别有一番清幽疏朗的意境。

塘边那几株桃、李果树叶子虽已落尽,但枝干遒劲,姿态优美。

柯明华又指着那几棵树,含笑开口,语气中带着惊喜与肯定:

“你们看,这鱼啊,不仅吃的是药草,还有山间落下的野果掉入塘中,亦成了鱼饵。这等福地养出的鱼,其风味自然与那些只吃水草、淤泥的寻常鱼类截然不同。”

掌柜的在一旁兴奋地击节赞叹:“绝了!东家,经您这么一说,这鱼立刻就显得超凡脱俗起来。”

“这价钱自然就不能与俗物等同而论了,咱们得给它取个响亮的好名字,要让人一听,就知道咱们的鱼来历不凡,滋味独特。”

两人一唱一和,越说越是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鱼庄门庭若市、宾客盈门的盛景。

杜若和冯田在一旁听着,内心却是啧啧称奇,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叹。

谁说古人愚钝?

这营销包装的手段,这挖掘产品“故事”的能力,可真是一点都不含糊,甚至比许多现代人还要敏锐和直接。

自家这普普通通的塘鱼,被这两人三言两语一包装,瞬间就披上了一层神秘而高贵的面纱,身价眼看着就要倍增。

然而,柯明华和掌柜的并非只是空想家。

他们没有满足于在岸边远观,而是提出要坐上竹筏,到塘中实地查看一番。

冯田撑篙,载着两人在宽阔的野塘里缓缓划行了一圈。

柯明华和掌柜的时而低头仔细观察水质,时而询问冯田平日里喂养和管理的方法。

冯田知道这两人是真正的行家,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除了塘中自然生长的水草、螺蛳,他确实会定期割些鲜嫩的黑麦草投喂,偶尔也会买些豆渣来喂。

但他强调,主要还是依靠这野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柯明华和掌柜的听得非常仔细,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番实地考察,让他们对鱼的品质来源更加心中有底,也对后续的宣传噱头增添了更多真实的细节支撑。

下了竹筏,柯明华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几人回到杜若家中,重新落座,开始切入最核心的问题,那便是价格。

杜若心思剔透,立刻抓住了关键。

对方既然打算靠这些精心编织的“噱头”来打造高端鱼庄,那么,自家鱼的供应就必须是独家的。

否则,他们费尽心思把名声打响,把市场培育起来,结果别家酒楼也跑来自己这里进货,用同样的鱼,足以分走一杯羹。

那醉仙楼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竹篮打水一场空?

既然要做独家供货,那么价格上,自然就不能再按普通渔货来计算。

杜若沉吟片刻,迎着柯明华和掌柜的目光,缓缓开口,报出了一个让掌柜的差点跳起来的价格:

“既然柯东家有意做独家,那这鱼四十文一斤。”

“四十文?!”

掌柜的倒吸一口凉气,连连摆手:“杜娘子,你这要价也太狠了!市面上最好的活鱼,也不过十文、十二文一斤!你这简直是……”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一场激烈的价格拉锯战。

掌柜的据理力争,从养殖成本、市场行情、运输损耗等多个方面试图压低价格。

杜若则牢牢守住“独家供应”和“品质稀缺”这两张牌,寸步不让,偶尔在非核心问题上稍作让步,显示合作的诚意。

双方争执不下,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最终,是柯明华轻轻敲了敲桌面,制止了还要争辩的掌柜。

他看向杜若和冯田,目光沉稳,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杜娘子,冯兄弟,你们看这样如何。我观察过,你们开的路,驴车勉强能到塘边,但路况确实不佳,崎岖颠簸,运输活鱼损耗必然不小。”

“日后鱼庄若真做起来,需求量增大,一条平整易于车马通行的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修路的费用,我可以承担。”

他顿了顿,继续抛出条件:“其次,我看了你们的塘,面积不小,若只靠冯兄弟一人操持,既要捕蟹,又要养鱼,巡塘管理,必定辛苦异常,难以兼顾。”

“我可以从酒楼抽调几名得力伙计,再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养鱼好手过来,协助冯兄弟一同管理这鱼塘。这些人的工钱、吃用,一概由我负责,不劳二位费心。”

最后,他才说到价格:“在这些条件之上,这鱼,我们醉仙楼以十五文一斤的价格,独家收购。二位意下如何?”

杜若和冯田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感慨。

这柯明华,果然是个厉害角色,用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方式,为自己争取了长期、稳定、优质的独家货源,算盘打得极其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