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远,先生要开讲了,我们赶紧走吧。”

“好,等我拿着律法书。”

王远手脚慌乱的跳下床,急忙忙的从床头抽出一本律法书籍,何朝奉等在门口,和王远一起朝着教室走去。

说来好巧,书院分配宿舍,王远和何朝奉在一个宿舍,何朝奉人腼腆容易害羞,不吵闹喜欢干净,倒是一个好室友。

走到教室。

有人大喊一声:“王远,何朝奉,这儿,我帮你们抢到一个好位置。”

陈适庆将最前面一排的书本拿开,小眼睛朝着王远眨眨,无声地说了一句:“下课借我抄抄笔记。

王远比了个抱拳的行礼,表示谢谢。

随后陈适庆不留恋的扭头,转向后面,短短的几步路和教室的人全都打了声招呼,社牛一枚,最后才走到最后一排坐下。

王远看向最后一排,还有他们宿舍的另一个人,高云恒,这次秀才的第一名,同样坐在后面。

高云恒轻轻掀开面前的书籍,举手投足间自带风骨,虽一袭素袍,却似谪仙临尘,头发仅用一根绳带扎着,随意地散开在后面。

王远无论什么时候看见他那一张脸,都会被狠狠地帅到,自己以后走出去绝对不和高云恒站在一起,哼哼哼,抢他的风头、。

帮他们抢座位的则是陈适庆,最后一名,也就是这次秀才比试的第一百名,和高云恒是好友,虽然是他自己亲奉的。

宿舍四人间,和在秦秀才的私塾布置差不多,陈适庆和高云恒两位,则是本地人,是临东府人。

他们宿舍的人真是两个极端,他和何朝奉属于那种努力上进的学生,每次听课必然坐在第一排。

第一排的位置最靠近先生,属于特别难抢的位置,每次王远他俩总是早早的来占位置,这次吃饭的时候他身上被人无意间泼了一碗菜汤,回到宿舍换了一身衣服,所以下午先生开课的时候,来晚了。

原本以为这次抢不上第一排的位置,只能坐在后面,没想到舍友陈适庆帮他们占好位置了。

陈适庆两人则是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先生布置的作业也是一推再推,直到检查前的一秒才写完。

这次讲课的先生,则是王远那次面试,坐在老先生右边不言苟笑的人,由他讲本朝的律法,人称明夫子。

听其他的学生说,明夫子曾经参与过律法的建立,是讲解这门课程最有发言权的人。

明夫子时不时讲些案例,将这些死板的律法说的生动有趣,王远听着好玩极了。

耳朵支棱起来,王远听着明夫子的讲解,笔下还时不时写着东西,将重要的东西记下来。

明夫子说的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死记硬背固然重要,但法律是活的,尤其古代的伦理观念极为重要,和儒家思想深深结合在一起。

一般下午总共上三个小时,都是同一门课程,中间小歇十分钟。

王远停下笔,转动酸疼的手腕,这一个小时可真是头脑风暴模式,高速传动,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个。

何朝奉还没放下笔,低着头在写东西,嘴里念叨着:“王远,你记下来了吗?刚才明夫子说的亲夫谋杀案,用的第三条律法是什么?”

王远智商提高十个点,记忆力变强不少,对一些小细节也能有印象,不用看笔记,稍微回忆就能想起来。

何朝奉听到王远的回答,立马记在纸张上面,才停笔,跟着王远一起靠在后面的桌子上,转动手腕。

王远已经在书院上课十天,熟悉书院的一部分事项,学生最多只能在学院待第五年,第五年的时候就结课,之后就不能在书院学习。

学习的知识则是两年重复一次,因此学生前两年则必须在书院宿舍住,后面两年管的宽松一点,愿意住就住,不愿意就不住,学习也是这样,比较看个人想法,想学的就在书院呆着。

书院一直稳定在四百名学子,每两年招生一次,只有前前一批的学子走完,书院才能重新招生。

今年书院招生,明年书院则不能招生,只能等到后一年。

冯帆虽然早来一年,但和王远属于同一批学子,不同的是王远是考进来的,学费一年十两银子,冯帆和周沐则是花大价钱买进来的名额。

价格都不一样,有的人一年几十两银子,有的人则是几千两银子。

王远听冯帆说的时候,大吃一惊,几千两银子,那岂不是五年加起来达到了五万银子。

他要和这些有钱人拼了,简直是不拿钱当钱看。

还有一些名额,则是先生举荐进来的,不用考试,束修照样十两银子,这样的人大概在30人左右,虽然这些人少,但是都是属于顶级权贵之后或书院先生的亲属,背后的势力不小。

除去考试的100人,那些花钱买进来的人也快有70人左右,因此隐隐约约形成三派,考学派,举荐派,捐资派。

每一派的人都有点看不起其他派别的人。

王远听到冯帆说的时候,感到无语,难道学习还不够累吗?还不够费脑子的吗?精力都太旺盛,无处发泄。

不禁扶额无奈,果然人到哪里都能有争端,形成派别,王远不想掺和那些事情,他只想稳稳当当在明清书院待上四年就毕业。

每天的生活极其规律,王远每天六点起床,在外面的空地上打上一套拳,之后再去吃饭,早上八点上课,12点下课,中午吃饭歇息两小时,下午两点才上学,五点散学。

晚上的时候则是看个人安排,允许点灯学习,但是十点之前则必须熄灯睡觉,不能打扰其他想要睡觉的学子。

书院里面有藏书馆,有一些先生个人的才学总结,还有一些课外读物,农学药学等技术类的书籍,这都是空间里面没有的东西,需要花点数买。

一本这么贵,需要花上三年的点数才能买到,他免费借多好,就不用买了。

王远晚上的时间,则是读这些书籍以及整理上课的内容,这就相当于晚自习的时间。

躺在床上,王远则在空间里面学习新的知识。

王远过完这十天才觉得,这书院生活简直和高中生活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