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章:竹筒的曙光

第二天清晨,王超在全身肌肉隐约的酸胀感中醒来。此刻他却没什么心思回味那未来科技的感受,也暂时将系统空间里那部无法使用的华为手机抛在脑后。玻璃瓶的危机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他凝神进入系统界面。光屏上,【一分钱秒杀区】陈列着三样商品:【红糖10斤】、【梅干菜10斤】、【烟熏肉50斤】。都是实用的食材,他意念一动,完成支付存入空间。【一元钱秒杀区】则出现了【舟山带鱼100斤】和【基础版电饭锅一个】。带鱼是不错的海货,可以改善伙食,电饭锅……在这个连稳定供电都成问题的年代,暂时只是个美丽的摆设,或者在家里偷偷的用用,特别是王刚这小子,到处嚷嚷下,后果很严重。他同样支付存入,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食品厂。

匆匆吃完母亲准备的简单早餐——依旧是稀粥和米糕,王超便径直赶往食品厂,甚至没像往常一样和弟妹多说几句话。

一进厂门,那种压抑焦虑的气氛比昨天更浓了。他直接奔向临时充当试验场的包装车间角落。张保国、何师傅和刘主任都在那里,围着几个摊开的牛皮纸袋,脸色都不太好看。

厂长,您来了。刘主任拿起一个袋子,底部有明显的油渍渗出,你看,防油纸衬了两层,封口也用糨糊仔细糊了,但时间一长,这鱼仔的油还是慢慢渗出来了。我们试了放阴凉处和稍微热一点的地方,渗油程度不一样,但都存在这个问题。

何师傅补充道:味道倒是没变,但这卖相……而且我担心,油渗出来,更容易招虫子,也更容易变质。恐怕……很难达到您说的保存半个月的要求。

王超的心沉了下去。牛皮纸袋的路子,看来比想象中更难。密封性和防渗油性是两大难以逾越的障碍。

还有其他想法吗?王超不甘心地问。

张保国挠了挠头:我和几个技术员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到什么既便宜又能快速上马的好办法。除非……用铁皮罐,或者那种厚实的蜡纸硬盒,但成本都太高,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到材料。

难道真的山穷水尽了?

王超沉默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小李立刻通知下去,全厂员工,除必要岗位留人值守外,半小时后到食堂集合,有重要事情宣布。

食堂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工人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对玻璃瓶事件的担忧。王超走到前面,没有绕圈子,直接拿起铁皮喇叭,将县玻璃厂停工、瓶子断供的严峻形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

……情况就是这样,仓库里的瓶子,最多再撑四天!四天之后,如果我们找不到解决办法,小鱼仔罐头和腐乳的生产线,可能就得停下来!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食堂里顿时的一声炸开了锅。尤其是小鱼仔车间和腐乳车间的工人们,反应最为激烈。

停了生产线?那我们干啥?回家待着吗?

这刚干出点样子,怎么又出这档子事!

敌特真该死!这不是断我们活路吗!

米粉车间的工人相对平静,他们的原料和包装不受直接影响,但也同样面露忧色,毕竟厂子是一个整体。

王超没有阻止大家的议论,等声音稍缓,他提高了音量:光着急没用!骂敌人也没用!现在,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我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集思广益!任何人,只要有想法,不管听起来多离谱,都说出来!只要我们最终采用的方案有效,解决了厂里的危机,我个人承诺,奖励一个月的工资,或者等值的粮票、布票!

物质奖励的承诺,加上迫在眉睫的危机,瞬间点燃了工人们的热情。食堂里不再是单纯的焦虑,而是爆发出热烈的讨论。

用陶罐行不行?咱们县以前不是有小陶器厂吗?

陶罐太重了,运输容易碎,成本也不低吧?

用碗装!吃饭的土碗,上面蒙张油纸用绳子一扎!

那能密封吗?一走一晃还不全撒了?

用饭盒!那种铝饭盒!

你想得美,哪来那么多铝饭盒,那得多贵......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一个坐在后排的年轻工人怯生生地举手:厂、厂长,我......我有个想法。

王超立刻示意他说话。

咱们......能不能用粗竹筒?山里竹子多得很,取材方便。

这话立刻引起了议论,有人觉得可行,也有人质疑密封问题。

这时,一直沉默抽着旱烟的何师傅,用烟袋锅子敲了敲凳子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个小伙子说得在理。何师傅声音不高,却带着老成持重的分量,咱们赣南,别的不多,就是竹子多。满山遍野都是。

他详细解释道:选老嫩合适的毛竹,截成段,一头留节做底,一头开口。把咱们的鱼仔或者腐乳装进去。密封也好办,用个大小合适的木塞子,或者用熬化的木蜡封口。竹子本身有点清香味,说不定还能给吃食添点风味。取材方便,成本几乎就是人工,密封性......只要塞子够紧,蜡封得好,我看比纸袋子强!

何师傅的补充让这个建议立刻变得具体可行。王超眼睛一亮,当即拍板:好!这个竹筒的建议非常好!

他看向那个最先提出建议的年轻工人: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车间?

报、报告厂长,我叫周小虎,在腐乳车间做搬运。

好,周小虎同志!王超当场宣布,你提出的竹筒建议很有建设性,只要这个方案试验成功,解决了厂里的危机,我个人承诺的奖励,一定兑现!

他又看向何师傅:何师傅,您老经验丰富,把这个建议补充得更加完善,功不可没!

食堂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和叫好声,周小虎激动得满脸通红,其他工人也备受鼓舞。

张主任,刘主任!王超雷厉风行地安排,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就按何师傅说的,马上去搞一批不同口径、不同厚度的竹筒回来!我们今天就装料试验!

希望,仿佛在这集思广益和及时的激励中,重新燃起。竹筒的曙光,能否穿透玻璃瓶断供带来的阴霾?王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第一百五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