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八章:稳步经营

金丝楠木的发现让王超连续几天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谨慎交织的状态。那堆看似破烂的桌椅在他眼中已然不同,但越是如此,他越提醒自己必须沉住气。接下来的日子,他将主要精力放回了食品加工厂的日常管理上,确保这边不出任何纰漏,同时暗中关注着城郊小院的进展。

老陈那边动作很快,两位请来的老师傅手艺娴熟,加之王超资金给得足,伙食也开得好(王超时不时通过老陈送去一些从系统秒杀到的肉食、鸡蛋改善伙食),干劲十足

那些锈蚀的五金件和小工具被一一清理、除锈、上油,逐渐恢复了原本的功能与面貌。老陈凭借其多年的渠道关系,开始小批量、多批次地将这些翻新后的物资出手。

买家多是些区街小厂、维修社甚至是一些需要零配件的个人,价格比全新的低,但质量有保障,销路很顺畅。回笼的资金,老陈按照约定,扣除成本和自己的份子后,陆续交给了王超。

这笔通过处理积压物资获得的个人资金,王超将其与自己之前通过系统秒杀变现、以及食品加工厂发放的工资津贴等合法收入,一并稳妥地存放在系统空间里,绝对安全。

这期间,王超也完成了每日的系统秒杀,收获了一些这个时代的紧俏物资,如成箱的肥皂、火柴、一些罕见的调味料(如味精),甚至还有几捆质量不错的棉布。

他谨慎地控制着将这些物资拿出来的节奏和数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与赵科长、老陈等人的关系润滑(比如以“朋友送的”、“单位福利”等名义送些小礼物),一部分则通过老陈的渠道缓慢变现,细水长流,充实自己的个人小金库。那本《机械零件手册》他也抽空翻阅,虽然暂时用不上,但多了解一些知识总没有坏处。

食品加工厂在王超的持续狠抓下,生产和质量越发稳定。米粉车间在张保国的管理下,废料率持续降低,效率稳步提升。豆制品车间在何师傅的坐镇下,腐竹和豆腐干的品质已经形成了良好口碑,除了稳定供应机械厂食堂外,也开始通过区商业科的牵线,进入了县城两家规模较大的供销社,虽然份额不大,但意味着产品得到了官方渠道的认可,意义非凡。

厂里的工人们现在也习惯了,王超那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奖惩制度,并从中切实获得了实惠(无论是红旗评比的精神奖励还是实物奖励),工作积极性很高,一切都沿着王超规划的轨道稳步前行。

王超深知,在当前环境下,低调发展、夯实基础才是王道。那批金丝楠木桌椅,他偶尔会通过老陈了解下情况,得知依旧安然无恙地堆放在小院角落,蒙着灰尘,无人问津,他便彻底放下心来。这东西,急不得,需要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这天下午,王超正在办公室核对这个月的生产报表和初步的盈利数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照这个趋势下去,食品加工厂不仅能完全自负盈亏,还能为街道上缴一部分利润,这无疑会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和话语权。

老陈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反手带上门,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

“超儿,忙着呢?”

“陈叔,您来了。”王超放下手中的报表,给老陈倒了杯水,“那边都顺利?”

“顺利,最后一批清理好的轴承今天也出手了。”老陈压低声音,“算上之前出的那些,扣掉所有开销,你那份,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正是之前预估的利润,甚至略有超出。

王超点点头,并不意外:“辛苦陈叔了。两位师傅那边……”

“都打点好了,工钱结清,另外每人封了个红包,他们很满意,嘴也严实。”老陈办事向来稳妥。

“那就好。”王超沉吟了一下,“那个小院……”

“我续租了三个月,跟房东说可能还要暂时堆放点杂货。”老陈明白王超的顾虑,“放心,位置偏,租金便宜,放着不碍事。”

处理完积压物资的首尾,老陈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事:“对了,超儿,你之前不是提过,想试试申请计划内的黄豆指标吗?现在厂子里生产稳定,销路也打开了,我看是时候可以考虑动一动了。需要我这边做些什么?或者,要不要再去找赵科长探探口风?”

王超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先不急着找赵科长。他之前已经指点得很清楚了,关键在我们自己这边。申请计划内指标,不是靠人情就能办成的,最终还是要看我们厂子的实力和对地方的贡献。我的想法是,我们再稳扎稳打地干上一两个月,把生产数据、盈利情况、带动就业、以及豆渣利用这些成效,做得更扎实、更漂亮些。”

王超继续道:“到时候,拿着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再通过马主任向区里正式提出申请,这样底气更足,也更能体现我们是靠自身发展赢得支持,而不是依赖关系。”

老陈仔细琢磨着王超的话,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你小子,想得长远!是这个理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硬气。行,那就按你说的,咱们再积累积累。”

“嗯。”王超目光沉静,“而且,我们现在资金还算充裕,厂子运转良好,没必要为了早点拿到计划指标而去欠更大的人情。维持好现有的关系,稳步发展,等待水到渠成最好。”

送走老陈,王超正准备继续手头的工作,马主任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开会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情,直接推门进了王超的办公室。

“小王,刚开完会,有个事儿跟你说说。”马主任端起王超刚给老陈倒的那杯水(老陈没喝),咕咚灌了一大口,“县咱们玻璃厂,捅大漏子了,管理上出大乱子了!”

“哦?怎么回事?”王超放下笔,露出关注的神色。

“他们厂里生产管理混乱,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的岔子,整整五万个玻璃瓶,规格全都搞错了!比要求的尺寸小了一大圈!”马主任又是摇头又是觉得有点好笑,“这下可好,订这批瓶子的单位坚决不要货,玻璃厂自己又用不了,全砸手里了!堆在仓库里占地方,厂长都被上面领导叫去训得跟孙子似的!”

他顿了顿,看着王超,语气带着点上级传达任务的味道:“这不,上面领导发话了,要求各系统、各兄弟单位,有能力、有需求的,都要想办法帮忙消化一部分,算是帮玻璃厂解决困难,也是维护咱们县里的工业生产大局。咱们街道也领了任务,你看咱们食品厂……能不能想想办法,消化一点?”

王超闻言,心中一动。五万个规格错误的玻璃瓶?这听起来是个麻烦,但换个角度想,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他迅速思考着食品厂目前的产品,米粉和豆制品似乎都用不上这种包装。但是……

“主任,瓶子的具体规格是多少?有样品吗?”王超没有立刻拒绝,而是谨慎地问道。

“具体的会上说了个大概,样品我让他们明天送几个过来看看。”马主任见王超没有一口回绝,心里踏实了些,“我知道这事有点难为,咱们的产品现在确实用不上。但这是政治任务,多少得表示表示。哪怕买回来暂时用不上,堆在仓库里,也算咱们支持兄弟单位工作了。”

王超点点头,表示理解:“主任,我明白。等明天看到样品再说,咱们尽量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变废为宝。”

送走马主任,王超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五万个玻璃瓶,虽然规格错了,但毕竟是完好的玻璃容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其本身材质是有价值的。如果能以极低的价格拿到手,或许……可以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比如,灌装一些酱料、或者尝试做点泡菜、糖水罐头之类的?

这个念头一起,便在他脑中迅速生根发芽。这似乎是一个跳出目前产品框架,拓展食品厂业务线的绝佳契机。当然,前提是瓶子确实适合改造利用,并且价格足够低廉。

他意识到,稳步经营的同时,也需要敏锐地捕捉这些看似是“麻烦”,实则可能隐藏着机遇的信息。县玻璃厂的这次事故,或许就是他带领食品加工厂迈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转折点。

第七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