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五章:迷雾中的信号

技术革新项目申请被拒的挫败感,并未在王超心头盘踞太久。他将那份被否决的报告锁进抽屉,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厂内的“技术革新小组”和那条隐秘的五金物资渠道上。小改小革积累经验,暗线经营充实资本,双管齐下,静待时机。

这日傍晚,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说笑着陆续离开车间。王超最后一个走出办公室,仔细锁好门。夕阳的余晖将食品厂的院子染成一片暖金色。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习惯性地在脑海中“打开”了那个只有他能感知的系统界面。

“今日秒杀”区域如常刷新。当他的意识扫过那三样商品时,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

【乌鸡20只(已处理干净)】,0.01分。

【大米1000斤(优质五常大米)】,0.01分。

【秘密情报一份(时效性倒计时10小时)】,0.01分。

又是这种组合!与前次那份预示了地区五金配件供应短缺的情报模式如出一辙。没有任何犹豫,意识微动,3分钱瞬间扣除,三样商品已安然存入系统空间。

他推着自行车,看似悠闲地走出厂门,拐进一条回家常走的僻静小巷。确认四周无人,他心念再动,那份薄薄的、触手微凉的信封便出现在手中。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没有任何标识。

王超迅速撕开封口,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信笺。展开,上面是寥寥数行打印体的字:

【情报:沿城路既定于24小时内遭遇有组织破坏,旨在严重延误部队重要物资运输。地点:沿城路三岔口至老鹰岩段。来源可靠性:高。时效:10小时。】

沿城路?破坏?延误部队运输?

王超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南水县肯定没有叫“沿城路”的。他记忆里,对本省地理也算熟悉,一时也想不起有这么一条路。部队运输……这指向性太明确了,绝非普通的社会治安事件!

他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一丝慌乱。这种事离他一个小小食品厂副厂长的生活实在太遥远了。但紧接着,一股强烈的警觉感涌上心头。系统不会无故给出这种情报,既然出现,就意味着这件事与他存在某种潜在的关联,或者系统判定他有能力、有必要去干预。

怎么办?直接去报告?向谁报告?说辞是什么?消息来源根本无法解释,一旦深究,他身上的秘密就有暴露的风险。在这个年代,无法解释来源的“秘密情报”,本身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置之不理?如果情报属实,部队物资运输被延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他无法想象的。于公,他无法坐视;于私,系统给出这情报,或许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引导”或“考验”。

必须在自保与行动之间找到一条狭窄的缝隙。

他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大脑飞速运转。关键点在于“沿城路”的具体位置!只要确定了这条路在哪里,他或许就能找到更稳妥的介入方式。

回到家,他看似无意地向走南闯北见识广的父亲王建国打听:“爸,您听说过咱们周边哪儿有条叫‘沿城路’的吗?今天听外地来的客户提了一嘴。”

王建国停下手里的活,想了想,摇摇头:“沿城路?没印象。咱们县肯定没有。隔壁几个县……好像也没听说。”

连父亲都不知道。王超心里一沉。

吃饭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必须尽快搞清楚位置!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饭后,他借口要去张胜利家商量点事,匆匆离开了家。他去了街道办,旁敲侧击地打听“沿城路”,办事员翻找了半天资料,也表示从未听说过。

希望愈发渺茫。难道真的只能冒险直接向有关部门匿名报告?可匿名报告,对方会重视吗?

等等!匿名报告……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让这个消息听起来更“合理”一些。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赵科长!赵科长在供销系统,人脉广,消息灵通,而且与计委的李向前有联系。如果通过赵科长的渠道,将这个消息以某种“合理”的方式递上去,或许比自己莽撞地匿名举报要稳妥得多。

他需要一个无法被证实,但也难以被立刻驳斥的理由。他回想起来,上次和老陈交易五金时,似乎隐约听某个来拉货的司机提起过,最近有些地方不太平……对!可以借口是偶然听来的“风声”,来自那些南来北往、消息灵通却又无法追查的司机群体!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立刻转身,朝着赵科长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敲开赵科长家的门,王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赵叔,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我有点急事想跟您汇报一下。”

赵科长闻声从里屋出来,看到王超,有些诧异:“超儿?进来说。”

王超跟着赵科长走进书房,关上门。他没有坐下,而是直接开口,语气凝重:“赵叔,今天我无意中听到几个外地司机在闲聊,他们说……‘沿城路’最近不太平,好像有人要搞破坏,专门针对部队的运输车,地点是三岔口到老鹰岩段,就是这一两天的事。”

他仔细观察着赵科长的反应。赵科长初时皱眉,似乎在回忆“沿城路”是哪里,随即脸色微微一变。

“我回来查了一下,咱们这儿根本没有这条路。我担心……这万一要是真的,可不是小事啊!”王超补充道。

赵科长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沿城路……三岔口……老鹰岩……”他喃喃自语,猛地抬起头,“我想起来了!这不是咱们地区的路!是邻省青山地区的一条战备公路!主要就是用于部队物资调运的!”

王超心中巨震!果然!情报是真的,而且涉及邻省的战备公路!

“你确定听清楚了?是沿城路?三岔口至老鹰岩段?24小时内?”赵科长连珠炮似的发问。

“千真万确!赵叔!”王超肯定地点头。

赵科长站起身,脸色异常凝重:“超儿,你做得对!这件事非同小可!不管消息是真是假,都必须立刻上报!”他顿了顿,“消息来源,你就说是偶然听不相识的外地司机议论,无法追查,明白吗?”

“我明白,赵叔!”

“你马上回家,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我现在就去想办法,通过紧急渠道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

王超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立刻告辞离开。

走出赵科长家,夜风更凉了。王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竟已被冷汗浸湿。消息已经通过一个相对可靠的渠道递了上去,接下来,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耳朵竖起着,留意着外面的任何异常动静。

约莫凌晨两三点钟,万籁俱寂之时,王超似乎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不止一辆,声音由远及近,又迅速远去,方向似乎是城外。他猛地从床上坐起,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夜色深沉,什么也看不清。

但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却清晰地笼罩了他。

第二天一早,王超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准备去上班。他仔细观察着父母和邻居的神情,一切如常。街道上也没有任何异样的气氛。

他按时来到食品厂,投入日常工作。表面平静,内心却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直到下午,老陈借着来厂里拉腐乳的由头,找到了王超。两人走到仓库僻静处,老陈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悸和后怕,他掏出烟递给王超一根,压低声音:

“超儿,昨儿晚上……你是不是去找过老赵?”

王超心里猛地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陈叔,您怎么这么问?”

老陈吐出一口烟:“老赵今天上午被上面紧急叫去问话了,走之前特意叮嘱了我一句,说‘万一有人问起,就说王超昨天傍晚是来找你商量废旧五金处理的事,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刚又听到点风声……超儿,你跟老赵昨晚说的,是不是跟邻省那件大事有关?”

王超瞬间明白了。赵科长这是未雨绸缪,提前给他和老陈统一了口径。他叹了口气,将声音压得更低:“陈叔,您既然猜到了,我也不瞒您。昨晚我是听到点风声,心里没底,才赶紧去找赵叔拿主意。谁知道……竟然是真的!”

老陈倒吸一口凉气:“我的个乖乖……还真是!今天听到信儿,说邻省青山地区那边和咱们这边,公安和部队联合行动,在沿城路上抓了一伙妄图破坏道路的敌特分子!人赃并获!听说,是咱们这边提供了关键信息……”

王超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努力维持着平静,但语气格外严肃:“陈叔!这事到此为止!赵叔怎么交代的,我们就怎么做。我们就是碰巧听到了点闲话,报告了上去。您千万记住,这事烂在肚子里,对谁都别提!”

老陈连忙点头:“我懂,我懂!你放心!”

送走心有余悸的老陈,王超独自站在仓库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形成一道光柱,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情报是真的。破坏被阻止了。一场潜在的危机消弭于无形。

他没有得到任何明面上的功劳,甚至无人知晓他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这次经历,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系统潜藏的力量。那些看似遥远的大事,原来也能通过这种隐秘的方式与之产生交集。未来的路,似乎在这一刻,悄然拓宽了些许。

第九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