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玄的消失,让专案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条明确的大鱼就在眼前,却滑入了深水,而一个确定的、可能涉及更血腥犯罪的时间点正在逼近。
“司徒玄精通玄学,反侦察意识不会弱。他选择隐匿,说明他要么有绝对的自信能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仪式,要么就是有我们尚未掌握的、安全的藏身之处和联络渠道。”陆野在部里指挥中心,召集了所有核心骨干进行推演。
“望海灯塔肯定是核心地点,”老陈指着地图,“那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便于观测星象,也符合他们那套‘龙首’、‘龙睛’的理论。我建议,立即对望海灯塔及周边区域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的秘密布控!提前设下口袋,等司徒玄自投罗网!”
“同意!”陆野点头,“但要确保布控的绝对隐蔽性。司徒玄这种人,对环境和气场的异常变化可能非常敏感。不能让他察觉任何风吹草动。”
一项极其艰巨的布控任务开始了。为了不惊动可能在外围观察的司徒玄或其眼线,警方采取了多种隐蔽手段:
水下潜入:派遣海军陆战队退役人员组成的水下侦查小组,利用夜间从远离灯塔的海域潜水接近,在灯塔基座下方和“龙眼石”附近安装水下传感器和微型摄像头。
岩壁潜伏:挑选身手敏捷的特警队员,利用攀岩技巧,在夜幕掩护下,潜伏到灯塔所在海岬的陡峭岩壁缝隙和洞穴中,建立隐蔽观察点。
远程监控:在更远处的制高点,设立伪装成天文爱好者观测点的远程监控站,使用高倍率望远镜和热成像设备持续监视灯塔区域。
电子封锁:技术队对以灯塔为中心、半径五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无线电信号进行严密监控和干扰准备,防止司徒玄使用无线设备进行通讯或遥控。
外围巡查:安排便衣民警,伪装成渔民、游客或环保志愿者,在通往灯塔的必经之路和周边区域进行不间断的流动巡查。
整个布控过程持续了数天,如同绣花般精细,确保不留下任何人为痕迹。望海灯塔,这个原本荒凉寂静的海角,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张开无形大网的巨大陷阱。
与此同时,对司徒玄的社会关系和潜在藏身地的追查一刻也未停止。警方发现,司徒玄名下并无多少财产,但他与几位背景复杂的富商往来密切。其中一位名叫贺国雄的房地产老板,在江州市郊拥有一处私密的、占地颇广的“养生山庄”,那里守卫森严,很少接待外人。
“有山庄的工作人员私下透露,大概一周前,曾看到过一个很像司徒玄的人,在贺国雄的陪同下进入山庄,之后再未露面。”侦查员汇报。
“贺国雄……”陆野调出此人的资料,是个靠拆迁起家的暴发户,迷信风水,曾多次请“大师”看楼盘风水,与司徒玄结识多年。“这个山庄,很可能就是司徒玄的藏身之地!”
“要不要对山庄进行搜查?”李兵请示。
“暂时不要。”陆野权衡利弊,“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司徒玄在山庄内,贸然搜查,如果找不到人,反而会彻底暴露我们的行动。而且,贺国雄在当地有一定势力,容易横生枝节。继续秘密监控山庄所有出入口,确认司徒玄是否在内。同时,确保望海灯塔的布控万无一失。只要他敢在‘七星连珠’之夜出现在灯塔,就绝对逃不掉!”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流逝,距离天文台预报的“七星连珠”天象发生日期,只剩下最后三天。
江州前线指挥部和公安部指挥中心,气氛都凝重到了极点。所有参战人员都明白,这很可能将是一场与这个隐藏极深的“龙王”核心成员,以及其疯狂计划的最终对决。
然而,就在“七星连珠”前两天的深夜,负责监控贺国雄养生山庄的小组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山庄内似乎有异常车辆调动,几辆黑色SUV在深夜悄然离开山庄,但通过沿途监控追踪,发现这些车辆并未驶向望海灯塔方向,而是朝着江州市区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市博物馆去了!
“博物馆?”老陈接到报告愣住了,“他们去博物馆干什么?”
陆野也皱起了眉头。在最终行动前夕,司徒玄不躲在安全屋,反而派人去博物馆?这不合常理!
“立刻查!博物馆近期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或者展览?特别是与星象、天文、或者古代文物相关的!”陆野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必有蹊跷。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江州市博物馆为了配合“七星连珠”天象,正在举办一个名为“《甘石星经》与古代天文学”的特展,展出的重点是几件罕见的古代天文仪器和星图抄本,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汉代青铜漏壶,据说其刻度与星象运行有着精妙的对应关系。
“汉代青铜漏壶……星象对应……”陆野看着资料,脑海中仿佛有电光闪过,“难道,司徒玄的目标,不仅仅是望海灯塔?这个漏壶,也是他仪式的一部分?或者,是他用来最终校准罗盘和方位的关键道具?”
案件的复杂程度,似乎再次超出了预期。司徒玄的最终计划,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加周密和诡异。
“通知博物馆方面,加强安保,但不要打草惊蛇。监控组,盯死那几辆SUV和从山庄出来的人!我要知道他们去博物馆的真正目的!”陆野快速下令。
夜色深沉,江州市博物馆静静地矗立在城市中心,与远在海岸尽头的望海灯塔遥遥相对。一场围绕星象、古物与血腥仪明的无声较量,在城市的两个端点,同时进入了最紧张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