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苑”小区,瞬间成为了苏虹前线侦查力量汇聚的焦点。这个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区,绿树成荫,环境静谧,多层住宅楼排列整齐,居住者多以文化教育界人士、退休干部和条件尚可的本地居民为主,社区氛围相对封闭和保守。
李兵迅速调整部署,一支支精干的便衣小组化整为零,如同水滴渗入沙地般融入“文博苑”及其周边环境。
他们有的扮作物业维修工检查线路,有的装作快递员熟悉楼栋分布,有的则成为公园里下棋遛鸟的“闲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观察着小区内外的动静。
与此同时,技术支撑团队在陈凯的指挥下,对锁定区域的网络数据进行着更精细的过滤和分析,试图进一步缩小“墨翁”的藏身范围。而针对古玩圈的秘密摸排,也围绕着“文博苑”小区的住户和常驻人员秘密展开。
陆野在部里指挥中心,密切关注着各项进展。大屏幕上,“文博苑”小区的三维地图被不断放大,一个个排查出的潜在目标被标记出来,形成一个个待验证的光点。
“陆局,根据物业提供的住户登记信息,结合我们前期对古玩圈的摸排,初步筛选出居住在‘文博苑’小区及在其周边开设店铺、具备一定文物知识和接触渠道的人员,共计二十七人。”李兵汇报着初步成果,“经过初步背景核查和外围观察,我们从中圈定了三个嫌疑度较高的重点目标。”
屏幕上列出了三个人的详细信息:
1.钱慕远,男,65岁,苏虹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省内知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尤其在古代文献和文房四宝领域造诣深厚。着有多种学术专着,性格温和儒雅,社会声誉极高,家中收藏颇丰。平时深居简出,生活规律。
2.孙一铭,男,48岁,初中文化,早年摆过地摊,后经营“墨香阁”古玩店二十余年,主要经营古籍善本、碑帖拓片和文房清供,店面就在“文博苑”小区临街。
为人精明,善于交际,在本地古玩圈人脉广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据说眼力不错,但也偶有“打眼”(看走眼)的时候。
3.周老七,男,52岁,真名不详,无固定职业和住所(租住在“文博苑”小区某栋一楼),是典型的“包袱斋”。平时夹着个旧包袱,流连于各大古玩市场、鬼市以及藏家之间,靠倒买倒卖、牵线搭桥为生。
此人眼力毒辣,路子野,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一些,行踪飘忽不定,在圈内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说他讲义气,有人骂他滑头。
这三个人的画像被放大显示。老陈看着屏幕,摸着下巴分析:“钱教授德高望重,社会地位在那里摆着,似乎不太可能卷入这种事情;孙老板是个生意人,求财是首要目的,参与这种掉脑袋的勾当风险太高;倒是这个周老七,无根无萍,行事诡秘,为了钱什么都敢干,很符合这种中间人的角色特征。”
周婷却持不同意见:“我们不能被表象迷惑。‘听风者’极其善于利用人的身份进行伪装。钱教授拥有极高的专业知识和收藏,他完全有能力甄选并提供符合‘仪式’要求的特定器物,其崇高的社会地位反而是最好的保护色。
孙老板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人脉,可以方便地获取和转移物品。周老七固然嫌疑大,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两人利用他作为挡箭牌的可能。”
陆野赞同周婷的看法:“心理侧写提醒了我们,凶手往往就隐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在没有确凿证据前,这三个人都有嫌疑。
李兵,对这三个人,实施最高级别的秘密监控!我要知道他们每天见了什么人,去了哪里,打了什么电话,上了什么网!尤其是他们与外界,特别是与可能存在的‘听风者’之间的任何异常联系!同时,技侦部门,想办法对他们的通讯工具进行监控,寻找那个加密软件的使用痕迹!”
“明白!三组人马已经就位,全天候监控!”李兵回应。
庞大的监控网络无声无息地撤向了钱、孙、周三人。接下来的两天,监控信息如雪片般传回。
钱慕远教授的生活果然极其规律,不是在家看书写作,就是去老年大学讲课,或者参加一些官方的文化评审活动,接触的都是文化界人士,未发现任何异常通讯和隐秘行为。
孙一铭老板则忙于店铺生意,接待各路顾客,应酬较多,电话频繁,但内容多与生意往来、价格磋商有关,监控其通讯记录和网络活动,未发现使用加密软件的迹象。
而周老七,则表现得异常活跃且诡秘。他行踪不定,经常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外出活动,出入各种茶楼、小酒馆,与形形色色的人短暂接触,交易一些小型古董或文玩。
更重要的是,技术队监听到他使用的一个未实名登记的备用手机,曾在一个深夜,拨打过一个经过多次转接的、信号特征极其复杂的网络电话,通话时间不足二十秒,内容无法破译,但该号码的信号特征与之前追踪“墨翁”加密通讯时捕获的某个中转节点特征,存在高度相似性!
周老七的嫌疑急剧上升!
然而,就在警方准备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对周老七的监控时,对之前“墨翁”与赵无眠交易地点监控录像的海量排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员在反复观看一个公园交易点远端的高清监控录像时,发现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在赵无眠离开后,那个戴着帽子口罩的“墨翁”出现取走物品,随后步行离开了公园。
在公园外的一条辅路上,他并没有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而是熟练地扫码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离开!
“共享单车!”这个消息让所有参战人员精神一振!这是一个可以追踪的物理线索!
警方立刻联系了该共享单车公司,在出示了相关法律手续后,调取了该编号单车在案发当天晚上的详细骑行轨迹数据。数据清晰地显示,该男子骑着单车,穿过几条街道后,最终进入了苏虹市老城区的“文博苑”小区,并在小区内停留了超过两个小时,之后才再次骑行离开,最终将单车停放在了距离小区一公里外的地铁站附近,消失在人流中。
“文博苑”小区!骑行轨迹的终点,与技术锁定的Ip地址区域、以及重点排查名单的居住地,完美重合!
“目标极大可能就隐藏在‘文博苑’小区内!”李兵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陆局,周老七的居住地就在这个小区!而且他的行为模式也最为可疑!”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汇聚到了周老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