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236章 辽风搅乱基督界 东西教廷裂鸿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6章 辽风搅乱基督界 东西教廷裂鸿沟

洛阳紫宸殿的晨会上,耶律现捏着那份来自地中海的急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面,脸上满是错愕。急报上清晰写着:君士坦丁堡教廷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双方互相开除对方教籍,基督世界自此一分为二。

“卧槽?”耶律现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将急报拍在案几上,“按原定历史,这俩教会不是得再等两三百年才分裂吗?怎么现在就闹掰了?”

殿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没人能答得上这个问题。房玄龄捧着账册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这东西教廷分裂,对咱们大辽是好事还是坏事?”

耶律现揉了揉太阳穴,重新拿起急报细读。上面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格里高利上周发布《东方教令》,宣称罗马教廷“背离上帝旨意,敌视受上帝庇佑的东罗马”;罗马教皇利奥九世立刻反击,发布《西方诏书》,痛斥君士坦丁堡教廷“沦为辽国异教徒的走狗,玷污基督信仰”,双方还互相宣布将对方“逐出教会,永堕地狱”。

“好事,当然是好事!”耶律现突然反应过来,拍着大腿笑出声,“他们分裂了,就没人能联合起来跟咱们作对。东罗马教廷靠咱们赚钱,自然得听咱们的;罗马教廷在西欧孤立无援,以后想收拾他们也容易!”

他这才后知后觉——这场提前了几百年的教会分裂,根本就是他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自从东罗马沦为辽国经济附庸,靠着与辽国通商赚得盆满钵满,基督世界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

耶律现想起三年前,东罗马刚签下《辽罗通商条约》时的情景。当时他特意下令,将辽货在欧洲的独家销售权交给君士坦丁堡教廷——丝绸、瓷器、铁器,甚至连最普通的棉布,都必须通过东罗马教廷下辖的“东方贸易公司”才能卖到西欧。

起初,罗马教廷还想分一杯羹,派使者去君士坦丁堡谈判,希望能共享销售权。可格里高利仗着有辽国撑腰,直接把使者赶了回去,还放话说:“大辽皇帝将销售权赐予我们,你们罗马教廷算什么东西,也配来分利?”

从那以后,东西教廷的矛盾就越来越深。东罗马靠着垄断辽货销售,每年能赚上百万金币——一匹辽国丝绸在君士坦丁堡进价十枚金币,卖到西欧就能翻十倍;一口辽国产的铁锅,在罗马能被炒到五十枚金币,还供不应求。君士坦丁堡教廷拿着这些钱,不仅重建了被辽军摧毁的教堂,还在城内盖起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格里高利的权杖上甚至镶嵌了三颗鸽卵大的钻石。

而西欧那边,却因为辽货的冲击,手工业几乎崩溃。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原本以产毛纺布闻名,可辽国产的棉布又便宜又结实,很快就抢占了市场,无数织工失业;法兰西的铁匠铺也开不下去了,辽军淘汰的旧火枪,比他们新打造的长矛还锋利,价格却更低。

罗马教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一方面号召西欧民众“抵制异教徒的货物”,说“使用辽货会被上帝惩罚”;另一方面又派使者去洛阳,试图跟耶律现直接谈判,希望能绕过东罗马,获得辽货的销售权。

可耶律现早就跟格里高利达成了协议——东罗马每卖出一批辽货,就要给辽国上缴三成的利润。若是把销售权交给罗马教廷,不仅会损失这笔收入,还会失去对东罗马的控制。所以他直接拒绝了罗马教廷的请求,还让使者带话给利奥九世:“大辽只与忠诚的盟友合作,罗马教廷若想通商,先得学东罗马一样,对大辽臣服。”

这话彻底激怒了利奥九世。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召开宗教会议,当着所有神父的面,把东罗马教廷骂得狗血淋头:“格里高利那群叛徒!为了金币,甘愿做辽国异教徒的走狗,他们忘了基督的教诲,忘了自己是上帝的仆人!”

格里高利也不甘示弱。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邀请了辽国地中海总督耶律恪出席,还当着所有信徒的面宣布:“罗马教廷嫉妒我们的富裕,嫉妒我们得到大辽皇帝的庇佑,他们才是真正背离上帝的人!从今往后,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再无关联!”

双方的骂战愈演愈烈。罗马教廷发行了大量传单,在西欧各地张贴,上面画着格里高利跪在耶律恪脚下的画像,配文“警惕东方的叛徒,他们会带着异教徒毁灭基督世界”;君士坦丁堡教廷则反击,在辽货的包装上印上“上帝认可的货物”字样,还派人去西欧宣传“使用辽货能带来财富,反抗辽国只会招致灾难”。

真正的导火索,发生在上个月。一艘罗马教廷的商船,载着一批从阿拉伯商人手里买来的丝绸,试图在君士坦丁堡港口卸货,却被东罗马海关拦下。海关官员按照辽国的规定,要没收这批丝绸,理由是“未经东方贸易公司许可,私自销售非辽产货物”。

船上的神父不肯配合,还拿出罗马教皇的诏书,说“基督的仆人不受异教徒法律的约束”。双方争执不下时,格里高利亲自带人赶到港口,不仅下令没收了商船,还让人把神父绑在码头的柱子上,当众鞭打了三十下,说“这是对罗马教廷违抗上帝旨意的惩罚”。

消息传到罗马,利奥九世气得当场摔碎了圣杯。他立刻召集西欧各国的主教,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会议,正式宣布将君士坦丁堡教廷及所有信徒“逐出教会”,还号召西欧各国“抵制东罗马的货物,惩罚背叛信仰的叛徒”。

格里高利得知后,也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召开会议,宣布将罗马教廷及利奥九世“逐出教会”,并请求耶律恪派兵保护东罗马的商队,防止被西欧人袭击。耶律恪当即答应,派了十艘蒸汽战舰护送东罗马的商队,还扬言“谁敢动大辽的盟友,就是与大辽为敌”。

“现在好了,基督世界彻底分裂,咱们坐收渔翁之利。”耶律现把急报递给房玄龄,笑着说,“东罗马靠咱们赚钱,肯定得紧紧跟着咱们;罗马教廷在西欧孤立无援,以后想让他们听话,就更容易了。”

房玄龄接过急报,仔细看了一遍,也跟着笑起来:“陛下说得是。臣听说,现在东罗马的商队在西欧,只要亮出辽国的旗帜,就没人敢拦。那些西欧的贵族,嘴上骂着东罗马是‘叛徒’,暗地里却抢着买辽货,毕竟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这就是利益的力量。”耶律现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的石榴树,“信仰再坚定,也抵不过金币的诱惑。东罗马教廷嘴上喊着‘上帝’,心里想的全是怎么多卖些辽货,多赚些钱;罗马教廷虽然反对咱们,可西欧的民众离不开辽货,他们早晚也得低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让耶律恪再给格里高利送些好处,比如多批些辽货的配额,或者帮他扩建教堂。告诉他,只要他听话,大辽不会亏待他。另外,让东罗马的商队在西欧多开设些商铺,把辽货的价格再压低些,彻底挤垮西欧的手工业,让他们只能依赖咱们的货物。”

“臣遵旨!”房玄龄躬身应道,立刻转身去安排。

耶律现重新走回殿内,拿起那份来自东罗马的贸易清单。上面显示,今年东罗马通过销售辽货,给辽国上缴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一百万金币,比去年增加了五成。而东罗马自己的财政收入,也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成为了西欧最富裕的地区。

“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几年,东罗马就会彻底离不开咱们。”耶律现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到时候,就算他们想脱离咱们的控制,也不可能了。而罗马教廷,迟早也会像东罗马一样,成为咱们的附庸。”

他想起自己穿越前,基督教会在欧洲的影响力有多大——甚至能左右国王的废立,发动十字军东征。可现在,在辽国的霸权面前,再强大的宗教力量,也只能被利益裹挟,最终走向分裂。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啊。”耶律现忍不住感慨,“改变历史,掌控未来,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内,递来一份新的急报:“陛下,西欧的法兰西王国派人来洛阳,说是想跟咱们大辽通商,希望能获得辽货的销售权。”

耶律现接过急报,脸上露出了笑容:“你看,这就来了。罗马教廷还在硬撑,法兰西已经先低头了。告诉法兰西的使者,想通商可以,但是得答应咱们两个条件——第一,承认东罗马教廷的合法性,停止对东罗马的抵制;第二,允许辽国的商人在法兰西境内自由经商,免除所有赋税。”

“臣遵旨!”内侍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殿内再次恢复平静,耶律现坐在御座上,看着窗外渐渐升起的太阳,心中满是豪情。他知道,随着东西教廷的分裂,随着西欧各国开始主动寻求与辽国通商,大辽的霸权已经牢牢地扎根在了欧洲。而这,只是他宏伟蓝图的一部分。

“下一步,就是把触角伸向非洲。”耶律现轻声自语,手指划过《大辽疆域图》上的非洲大陆,“等控制了非洲的黄金和象牙,大辽的财富,将会无可匹敌。”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里,格里高利正拿着辽国送来的新一批辽货配额,笑得合不拢嘴。他对着耶律恪派来的使者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请转告总督大人,君士坦丁堡教廷永远是大辽最忠诚的盟友,我们会永远跟着大辽走。”

而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利奥九世看着法兰西王国寻求与辽国通商的消息,气得浑身发抖。他知道,罗马教廷的孤立无援,才刚刚开始。

基督世界的分裂,像一道鸿沟,将东方与西方彻底隔开。而这道鸿沟的背后,是辽国霸权的不断扩张,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