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157章 辽军入陕民相迎 长安城破世民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章 辽军入陕民相迎 长安城破世民囚

秋意渐浓的关中平原上,尘土飞扬。辽国大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黑色的甲胄如潮水般向东推进,所过之处,唐军据点纷纷开门投降,连一丝抵抗的波澜都未曾掀起。沿途的村落里,百姓们捧着米粥、提着菜篮,站在道路两旁,用“箪食壶浆”的礼节迎接辽军——他们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安稳日子的期盼,仿佛辽军不是入侵者,而是拯救他们于水火的救星。

“快给大军端碗热粥!这是家里刚熬好的,暖暖身子!”一名老农颤巍巍地将一碗米粥递到辽军士兵手中,语气中满是感激,“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李唐这些年把我们害苦了,收走农具、抢走粮食,连孩子都吃不饱饭……”

士兵接过米粥,轻声道谢,又从行囊里取出一小袋粗粮递给老农:“老人家,这是可汗吩咐的,给百姓们的救济粮。以后有辽国在,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你们了。”

这样的场景,在关中各地不断上演。李唐多年的横征暴敛早已耗尽民心,而辽国通过商队和报纸埋下的“民心种子”,此刻终于彻底发芽——百姓们不在乎谁是正统,只在乎谁能让他们活下去,很显然,李世民的李唐做不到,而耶律现的辽国,能做到。

辽军前锋抵达长安城外时,薛万彻勒住马缰,望着远处巍峨的长安城郭,嘴角露出一抹冷冽的笑容。他身后的五万大军列阵整齐,蒸汽马车拉着的火炮早已架设完毕,炮口对准了长安的城墙,只待一声令下,就能轰开这座千年古都的大门。

而此时的长安城内,却是一片混乱。李世民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脸色惨白如纸,却依旧强撑着威严,对着麾下的士兵嘶吼:“都给我顶住!辽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我们守住长安,就还有翻盘的机会!谁要是敢临阵脱逃,我定诛他九族!”

可士兵们的眼神中,却满是麻木与抗拒。这些日子,李世民为了死守长安,不仅搜刮了百姓最后一点存粮,还强迫老弱妇孺拿起武器守城,甚至将那些造出来的“破枪烂炮”——枪管歪歪扭扭、炮身布满沙眼的劣质武器,强行塞到士兵手中。这样的武器,别说对抗辽军的线膛枪和蒸汽火炮,能不能正常使用都是问题。

“陛下,我们根本守不住啊!”一名士兵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绝望,“辽军的火炮能轰塌城墙,他们的火枪能穿透铠甲,我们拿着这些破烂,跟送死有什么区别?而且百姓们都盼着辽军进城,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您卖命?”

这句话,像是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士兵们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武器,低声议论着,甚至有人开始偷偷朝着城门的方向挪动——他们不想再为李世民的疯狂买单了。

李世民见状,气得浑身发抖,拔出腰间的佩剑,朝着那名开口的士兵砍去:“大胆逆贼!竟敢动摇军心!我杀了你!”

可他的剑还没落下,就被身边的侯君集拦住:“陛下,不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了他,只会让士兵们更加不满!”

李世民甩开侯君集的手,眼中满是疯狂:“不满又如何?谁敢叛我,我就杀谁!就算是死,我也要拉着你们一起垫背!”

他的嘶吼,不仅没有震慑住士兵,反而让更多人彻底寒了心。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投降辽国,还能活条命”,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兵放下武器,朝着城门跑去,甚至有人开始调转矛头,对准了李世民的亲卫。

“哗变了!士兵哗变了!”侯君集脸色骤变,连忙护着李世民退入太极殿,下令关闭殿门。

可外面的混乱,早已无法控制。长安南门的守将段志玄,看着城外黑压压的辽军,又听着城内的哗变声,心中做出了决定——他不能让长安这座千年古都毁于战火,更不能让百姓跟着李世民陪葬。

“打开城门!献城投降!”段志玄拔出佩剑,对着身边的守军下令,“谁要是敢阻拦,就是长安百姓的罪人!”

守军们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听从了命令。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段志玄带着几名亲兵,跪在城门下,迎接辽军入城。

“末将段志玄,愿率长安南门守军归顺大隋,恳请将军入城后,善待百姓,勿伤无辜!”段志玄对着辽军前锋将领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恳切。

辽军将领翻身下马,扶起段志玄,语气平淡却带着威严:“放心,可汗有令,攻克长安后,凡归顺者免罪,百姓秋毫无犯。你做得很好,避免了更多流血牺牲。”

随着南门被攻破,辽军如潮水般涌入长安。城内的唐军见城门已破,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只有侯君集率领着几百名亲卫,死守在太极殿内,试图保护李世民最后一丝尊严。

“侯君集,识相的就快投降!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辽军将领站在太极殿外,高声喊道。

侯君集手持长枪,挡在李世民面前,怒声回应:“我乃大唐将领,宁死不降!想要伤害殿下,就先踏过我的尸体!”

“冥顽不灵!”辽军将领冷哼一声,对着身后的炮兵下令,“开炮!轰开殿门!”

“轰隆!”一声巨响,太极殿的朱红大门被火炮轰得粉碎,木屑飞溅,烟尘弥漫。侯君集和他身后的亲卫,瞬间被气浪掀飞,有的当场被砸成肉泥,有的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侯君集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一枚散落的横梁砸中,彻底没了声息——这位追随李世民多年的将领,最终还是成了李唐覆灭的陪葬品。

烟尘散去后,李世民独自站在太极殿内,看着涌入的辽军士兵,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疯狂,只剩下麻木与绝望。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几名辽军士兵上前,将李世民按在地上,戴上手铐脚镣。当冰冷的铁链锁住他手腕的那一刻,李世民突然笑了,笑得凄凉而无奈。他想起了当年耶律现把他从辽国送回长安时,给他的信件上曾对他说过的话——“你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那时候,他还不信,以为自己能凭借军事才能,扭转乾坤,重振李唐。可如今回想起来,从他收拢军权、发动玄武门之变,到推行改革、激化矛盾,再到最后的众叛亲离、城破被囚,每一步,都像是沿着耶律现早已铺好的轨道在走。他以为自己是执棋者,却没想到,从始至终,他都只是耶律现手中一枚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

“耶律现……你赢了……”李世民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悲凉。

很快,李世民的家人被一一搜出——李渊被从后宫的角落里拖出来时,头发凌乱,衣衫破旧,早已没了往日的帝王威严;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侧妃杨氏,还有他仅存的几个子女,都被吓得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恐惧。

辽军士兵将他们全部塞进囚车,用铁链锁在一起,押往洛阳。囚车驶过长安的街道时,百姓们纷纷围上来,对着囚车里的李世民等人破口大骂。

“暴君!你害死了我儿子,还我命来!”

“就是他!收走了我的农具,让我一家老小差点饿死!”

愤怒的百姓们朝着囚车里扔鸡蛋、烂菜叶,甚至还有人扔来粪便和污泥。这些污秽之物落在李世民和李渊身上,散发出刺鼻的臭味。

李渊坐在旁边的囚车里,看着李世民,眼中满是怨毒,嘴角不停颤抖着,对着李世民嘶吼:“逆子!你这个逆子!都是你弑兄杀弟、逼迫我退位,还杀了我几十个孙子!现在遭报应了吧!我要你还他们的命来!”

李世民没有理会李渊的咒骂,也没有擦拭身上的污秽。他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仰天长啸,笑声中满是绝望与不甘。这就是他的命运,从他踏上回长安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注定。

囚车缓缓驶出长安,朝着洛阳的方向前进。道路两旁,辽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百姓们的欢呼声与囚车内的绝望形成鲜明对比。李世民知道,他的时代结束了,而耶律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