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74章 雨夜补仓与灯下絮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雨夜补仓与灯下絮语

乌云压得很低,像块浸了水的灰布,把日头捂得严严实实。哑女刚把晒场上的最后一袋新麦搬进粮仓,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下来,砸在粮仓的茅草顶上,发出闷沉的声响,像谁在外面敲着鼓。

“还好收得快。”小虎拍着身上的麦糠,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贴在小腿上凉丝丝的。他转身去检查粮仓的木窗,窗棂有些松动,去年漏雨时,雨水顺着窗缝渗进来,泡湿了半袋陈麦,心疼得他蹲在仓里直叹气。

哑女搬来几块木板,往窗缝里塞,又用稻草把缝隙填得满满当当。她记得去年漏雨后,小虎找了些桐油,把窗棂刷了一遍,说“这样能防潮”,今年她特意在稻草里混了点旧棉絮,看着比去年严实多了。

雨越下越大,院里的积水漫过了石阶,汇成小小的溪流往门外淌。小虎扛着锄头在院里挖排水沟,锄头插进泥里,溅起的水花打在他的蓝布衫上,晕开一片深色的痕。“去年这时候,院里的水积到膝盖,”他喘着气说,“粮仓的地基都泡软了,今年得把沟挖深些。”

哑女撑着把旧油纸伞,站在廊下看他。雨水顺着伞沿往下淌,像挂了圈水晶帘子。她看见他的布鞋陷在泥里,每走一步都费劲,忽然想起今早出门前,她把他的布鞋往鞋里塞了层干稻草,想着能吸点潮气,现在看来,早被泥水浸透了。

“歇会儿吧!”她朝他喊,声音被雨声吞掉了大半。小虎抬起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快好了,挖通这截,水就能排到菜窖边的渗井里。”

等排水沟挖通时,天已经擦黑了。小虎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冻得直打哆嗦。哑女赶紧把他拉进灶房,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腾”地蹿起来,映得两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先烤烤火,”她从衣柜里翻出件干净的棉袄,是去年做的,还带着点新棉的白,“我去烧锅热水,你擦擦身子。”

小虎接过棉袄,却没立刻穿上,只是凑在灶边烤手。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的。“今年的粮仓比去年结实,”他忽然说,“去年漏雨时,你抱着那袋湿麦哭了半天,说‘辛辛苦苦收的,咋就糟蹋了’。”

哑女正在往锅里添水,闻言动作顿了顿。去年那袋麦,是她和小虎顶着日头割了两天才收回来的,结果被雨水泡得发了霉,她确实心疼坏了。现在看着粮仓严实的窗户和院里通畅的排水沟,心里踏实多了。

水烧开时,雨势小了些,变成了淅淅沥沥的毛毛雨。小虎擦完身子,换上干净的衣裳,坐在灶边帮她烧火。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水汽漫出来,把两人的眼睛都熏得模糊了。

“晚上吃啥?”小虎问,鼻子吸了吸,“闻着像红薯粥?”

哑女点点头,往锅里倒了些新磨的玉米面,搅出均匀的糊糊。“加了把红豆,”她说,“去年你说红豆粥暖身子。”

粥煮好时,雨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给湿漉漉的院子镀上了层银辉。两人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捧着粗瓷碗喝粥,玉米的香混着红豆的甜在舌尖散开,暖得人从里到外都舒服。

“粮仓得再修修,”小虎喝着粥说,“明年开春,找李大爷帮忙,把地基再垫高点,墙缝里抹层黄泥,就更防潮了。”他用筷子指着窗外,“你看那棵老槐树,根扎得深,再大的雨也泡不倒,咱的粮仓也得像它一样结实。”

哑女想起去年秋天,李大爷帮别家修粮仓,她去看过,确实在墙根抹了层厚厚的黄泥,说是“能挡水”。她点点头,往小虎碗里舀了勺稠的,里面浮着颗煮得绵绵的红豆。

窗外的蛐蛐又开始叫了,声音比雨前更清亮。哑女看着灶膛里渐渐暗下去的火星,忽然觉得这雨夜的日子,就像这锅玉米粥,看着朴素,却在一挖一堵的妥帖里,一勺一喝的暖心里,熬出了浓浓的踏实。去年的漏雨没白经历,今年才懂了“未雨绸缪”的实在,就像身边这个人,把日子里的每处缝隙都堵得严严实实,让每个夜晚都睡得安稳。

小虎把最后一口粥喝完,碗底还沾着点红豆渣。他舔了舔嘴唇,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用油纸裹着的芝麻糖,是前几日赶集买的,一直没舍得吃。“给你,”他把糖递过去,“刚才淋雨了,吃点甜的暖暖。”

芝麻糖在嘴里化开,甜得人舌尖发颤。哑女看着小虎被火烤得发红的脸颊,忽然想起他挖排水沟时的样子,泥水里的身影虽狼狈,却让人觉得安心。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不管再大的雨,再难的坎,总会有个人陪着她补仓、挖沟、守着一锅热粥等雨停,把日子过得像那棵老槐树,根扎得深,腰挺得直,任风吹雨打,自有它的安稳。

月亮越升越高,照亮了粮仓的茅草顶,也照亮了院里新挖的排水沟。哑女把碗放进水盆,听见小虎在收拾柴火,准备明天晾晒。灶膛里的火星还剩最后一点,像颗藏在灰烬里的星子,亮着,暖着,照着这雨过天晴的夜,和夜尽头,越来越近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