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59章 霜染秋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场霜落下来时,哑女正在翻晒去年的棉絮。竹匾里的旧棉絮泛着浅黄,像晒过的阳光,她用木槌轻轻捶打着,棉絮里的尘埃在晨光里飞,像群细碎的蝶。

“今年的新棉该摘了。”小虎扛着锄头从菜园回来,裤脚沾着白霜,“张婶说村西头的棉田熟得正好,比去年的绒长。”他把锄头靠在墙上,伸手接过木槌,“我来捶,你去把新做的布衫找出来,今天穿正好。”

哑女转身往屋里走,衣柜最底层压着件靛蓝布衫,是用布庄扯的新布做的,针脚比月白短褂更细密些。她记得裁布那天,小虎蹲在旁边看,说“靛蓝耐脏,干活穿正好”,结果缝领口时,他非要学着缝两针,线脚歪歪扭扭像条小蛇,最后还是她拆了重缝,却偷偷把那两针的线留了半寸在布里面。

穿上布衫时,霜气已经被日头晒化了些。靛蓝色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袖口和领口的针脚整整齐齐,只有她自己知道,第三颗扣眼后面藏着段歪歪扭扭的线头。

“走,摘新棉去。”小虎拎着两个竹筐,见她穿新衫,眼睛亮了亮,“比去年那件蓝布衫精神多了。”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衣襟,指尖碰到珍珠扣——这是她后来添的,把月白褂上的珍珠扣挪了两颗过来,“这扣子配靛蓝,像霜落在蓝草上。”

棉田在村西的坡上,棉桃炸开了口,白花花的棉絮从壳里探出来,像堆了半坡的云。哑女摘棉的动作快,指尖捏住棉絮根部轻轻一拽,整朵棉就落在筐里,绒絮沾在她的靛蓝布衫上,像撒了把碎雪。

“慢点,别扎着手。”小虎跟在后面,专捡她漏下的半开棉桃,“去年你摘得太急,被棉壳扎了指尖,流了血还不肯停,说‘多摘点能多弹床新棉絮’。”他把摘好的棉放进她的筐里,“我筐大,装得多。”

哑女低头看他的手,指腹上有层薄茧,是常年干活磨出来的,却比谁都细心。去年收棉时,她的筐满了,他就把自己的筐腾出来给她,自己抱着棉絮往家走,棉絮沾了满身,像个会走的棉花堆,逗得她笑了一路。

日头爬到头顶时,两个竹筐都满了。棉絮堆得像两座小雪山,压得筐沿微微发颤。小虎把她的筐往自己肩上挪了挪,“我扛两筐,你空着手走。”哑女不肯,抢着拎筐绳,两人拉扯间,棉絮从筐里掉出来,落在她的靛蓝布衫上,又沾了层白。

“你看你,”小虎替她拍掉棉絮,指尖扫过她的后背,“新衫都沾白了。”哑女却笑,指着他的头发——不知何时落了朵棉絮,像顶小小的白帽。

往回走时,路过晒谷场,张婶正带着小孙子翻晒谷子。“新棉摘得不少啊!”张婶笑着喊,“今年的棉绒厚,弹出来的棉絮能暖一冬,比去年的强。”她的小孙子举着朵棉絮跑来,往哑女的筐里塞:“哑女姐,这个最大!”

哑女摸了摸孩子的头,从筐里捡了朵最白的棉絮回赠,孩子举着跑开,棉絮在他手里飘,像只白蝴蝶。

到家时,棉絮已经晒得半干。小虎把棉絮倒在竹匾里铺开,阳光透过棉絮照下来,在地上投下毛茸茸的光斑。哑女找出弹棉弓,弓弦上还缠着去年的旧棉线,她把弓架在棉絮上,脚踩着弓的踏板,手里拉着弦,“嗡”的一声,棉絮被弹得蓬松起来,像朵炸开的云。

“我来拉弦,你扶弓。”小虎换下她,他的力气大,弓弦拉得更开,“嗡”的声响震得竹匾都在颤,棉絮里的杂质被震出来,落在地上像层细沙。“去年弹棉时,你拉不动弦,脸憋得通红,说‘明年定能练出力气’,结果今年还是我来。”

哑女没说话,只是把弹松的棉絮归拢到一起,指尖抚过蓬松的棉绒,暖得像捧着团阳光。她忽然觉得这摘棉弹絮的日子,就像这慢慢变厚的棉絮,看着平淡,却在一摘一弹的细致里,一拉一拢的配合里,藏着过冬的暖。去年的旧棉絮虽然薄,却也熬过了寒冬,今年有这新棉,定能把炕铺得软软的,把日子裹得暖暖的。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竹匾上,棉絮泛着莹白的光。哑女坐在旁边缝棉套,针线穿过棉絮时,带出细小的绒,粘在她的靛蓝布衫上,像落了场永远不化的霜。小虎坐在对面继续弹棉,弓弦的“嗡”声混着她穿针的“沙沙”声,把这秋日的午后织得像床厚实的棉絮,藏着说不尽的暖,道不完的踏实。

她低头缝着棉套,忽然想起衣襟下那半寸歪歪扭扭的线头,嘴角忍不住弯了弯。这被霜染过的秋衣,这刚摘的新棉,还有身边认真弹棉的人,都像这棉絮里的阳光,把日子烘得暖暖的,软乎乎的,让人舍不得挪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