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36章 桑芽初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还挂在桑树枝头,嫩绿的芽尖裹着层薄霜,像撒了把碎玉。哑女挎着竹篮站在桑树下,指尖轻捏着刚冒头的桑芽,轻轻一掐,芽尖带着点白浆落进篮里——这是开春第一茬桑芽,最嫩,炒着吃清苦中带点甜,还能晒干了泡茶,去年张婶就说“这芽子败火,比药管用”。

“掐尖上那三瓣就行。”小虎举着竹竿打高处的桑芽,竹竿头上绑着个小铁钩,能勾住细枝往下拽,“去年你贪多,连老叶都掐了,桑树差点没缓过来,夏末结的桑葚都少了一半,你还说‘桑葚少吃点,省得牙酸’。”他把勾下来的桑枝递过去,枝上的芽尖颤巍巍的,像群受惊的绿蝴蝶。

哑女嗔怪地瞪他一眼,把桑芽捋进篮里。竹篮的底层铺着层棉布,怕桑芽被压坏,篮沿还插着几朵刚摘的野蔷薇,粉白的花瓣沾着露水,把桑芽的清苦香都染得甜了些。她想起去年采桑芽的情景,也是这样的清晨,两人在桑树林里穿梭,小虎爬上树摘高处的芽,她在树下捡,裤脚沾了露水,凉丝丝的,却笑得开怀。

桑树林是村东头的老林子,桑树长得歪歪扭扭,却枝繁叶茂。哑女走到最粗的那棵老桑树下,这棵树的桑芽最肥,像婴儿的手指。她踮起脚够最上面的芽,小虎赶紧过来托着她的腰:“小心点,这树的枝桠滑,去年李叔上树摘桑芽,摔了个屁股墩,现在还念叨着呢。”

哑女借着他的力,掐下一把肥芽,落进篮里“簌簌”响。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照下来,在她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小虎看着她鬓角沾着的桑芽碎屑,像撒了把绿星子,忍不住伸手替她拂掉,指尖碰着她的脸颊,暖得像揣了个小炭炉。

“够了,”哑女把篮里的桑芽拢了拢,已经半篮了,“回去炒一盘,再晒一筐,够吃到夏天了。”

小虎放下竹竿,帮她提着竹篮往回走。桑树林里的草刚冒绿,沾着露水,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却舒服。他忽然指着远处的麦田:“你看那麦子,都开始拔节了,比去年长得旺,今年的新麦磨出的面,定比去年的白。”

哑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麦田像片绿海,风一吹就起起伏伏,麦叶摩擦的“沙沙”声混着鸟鸣,把春天的暖都揉进了风里。她想起春耕时播种的情景,两人踩着湿土撒麦种,小虎说“今年的麦子要多收两石,给你做件新棉袍”,如今看着这绿油油的麦浪,觉得那棉袍的暖,已经在心里慢慢滋长了。

路过张婶家的菜地,见张婶正蹲在畦里摘韭菜,见了他们就喊:“采桑芽呢?今年的芽子比去年肥!我家那口子昨儿还说,等桑芽再长些,摘点喂蚕,今年想多养两筐。”

“婶子也采点吧,”哑女笑着扬了扬竹篮,“刚掐的,嫩得很。”

张婶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不了,我这韭菜得赶紧摘,等会儿要去镇上卖。你们采了桑芽,炒的时候多放俩鸡蛋,香得很。”她说着,往哑女篮里塞了把韭菜,“新割的,嫩着呢,回去摊个韭菜饼。”

往家走的路上,桑芽的清苦香越来越浓,混着野蔷薇的甜,像杯刚泡好的春茶。哑女忽然觉得这桑芽初绽的日子,就像这篮子里的绿,看着朴素,却在一掐一捋的细致里,一攀一摘的笑语里,藏着春天的鲜。它们不像桃花那样惹眼,却带着股清劲,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或炒或泡,把早春的味都留在舌尖,慢慢品。

回到家时,灶房的火已经生好了。哑女把桑芽倒在竹筛里,用清水淘洗,白浆混着泥沙沉在盆底,桑芽却绿得更亮了。小虎坐在灶边烧火,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说:“等会儿炒桑芽,多放点蒜末,你爱吃蒜香的。”

哑女点点头,往锅里倒了点新榨的菜籽油,油热了,扔进蒜末“滋啦”响,香味立刻漫开来。她把桑芽倒进去,快炒了几下,撒点盐,起锅时绿得发亮,像盘刚摘的翡翠。

“尝尝。”她给小虎夹了一筷子。

小虎嚼着桑芽,清苦中带着蒜香,还有点回甘,忍不住咂嘴:“比去年的好吃!看来这老桑树的芽子,就是不一样。”

哑女也夹了一筷子,看着窗外的阳光照在桑树枝上,嫩芽在风里轻轻晃,忽然觉得这日子真好——有芽可采,有春可尝,有个人在身边,连桑芽的清苦都变得甜了。这刚绽的桑芽,这灶上的香,还有那沾着露水的裤脚,都藏着寻常日子里的暖,像这春天的风,不疾不徐,却把希望都吹进了心里,等着夏天的蝉鸣,秋天的果,把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