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185章 暖炉边的絮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灶房里的火光舔着锅底,把半边墙都映得发红。哑女正蹲在灶前添柴,火钳夹着木炭往灶膛里送,火星“噼啪”溅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很快就暗下去。小虎坐在灶边的小板凳上,手里转着根细柴,看着她映在墙上的影子被火光拉得老长,像株摇摇晃晃的芦苇。

“锅里的红薯该熟了吧?”他戳了戳灶台上的铁锅,锅盖被蒸汽顶得“咕嘟”响,透出股甜香。哑女直起身,用布垫着掀开锅盖,一股白汽“腾”地冒出来,裹着焦糖味扑了满脸。她抬手抹了把脸,鼻尖沾着点灰,倒比平日里多了几分活气。

“再焖会儿,皮焦了才好吃。”她把锅盖盖回去,又蹲下身往灶膛里添了两根细柴。火光映在她眼里,像落了两颗星星。“前儿拾的那捆松柴真不错,烧起来暖得很,比杂木耐烧多了。”

小虎嗯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解开绳结,里面是几颗冻得硬邦邦的山楂。“李婶给的,说泡在水里化了吃,酸溜溜的解腻。”他挑了颗最红的递过去,“你尝尝,冻过的比新鲜的更酸。”

哑女接过来,放在嘴边咬了一小口,冰碴子混着酸汁在舌尖炸开,她眯起眼皱了皱眉,却又忍不住再咬一口。“酸得牙疼。”她含糊地说,嘴角却弯着。小虎看得笑起来,伸手想帮她擦掉嘴角的汁水,手伸到半空又缩回来,假装去拨灶膛里的柴。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密的雪粒打在窗纸上,像撒了把盐。灶膛里的火“噼啪”响,把屋里烘得暖暖的,墙根的水缸边缘结着层薄冰,却被这暖意烘得慢慢化了,顺着缸壁往下淌,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年后想去趟镇上,”小虎忽然说,手里的细柴转得更快了,“听说杂货铺新到了批花布,蓝底带小碎花的,做件新衫肯定好看。”哑女抬眼看他,他赶紧低下头,“不是给你……给我娘捎的,她念叨着要块新布做鞋面呢。”

哑女没说话,只是往灶膛里添了块大木炭,火一下子旺起来,把她的脸映得更红了。过了会儿,她从灶边的筐里摸出个布卷,打开来,是块半旧的青布,边角齐整地叠着。“这个给你,”她声音轻轻的,“前几日收拾柜子找出来的,做件里衣正好,比花布耐脏。”

小虎接过来,布上还带着点皂角的清香,摸起来软软的,像是洗过很多遍。他攥在手里,心里像被灶膛里的火烘着,暖烘烘的。“谢了,”他挠挠头,“回头我让我娘给你纳双新鞋,她纳的鞋底可结实了。”

锅里的红薯“噗”地响了声,大概是皮裂开了。哑女起身掀开锅盖,用筷子戳了戳,软乎乎的。她挑了两个最大的,用布包着递给他一个,自己捧着一个,掰开时热气腾腾的,金黄金黄的瓤里流着糖汁,甜香漫了满屋子。

两人坐在灶边,小口小口地啃着红薯,糖汁沾在指尖,黏糊糊的。小虎咬了口山楂,酸得眯起眼,再吃口红薯,甜丝丝的,倒把那酸味压下去了。“开春得把菜窖再挖深点,”他含糊地说,“去年的白菜存得不好,烂了一半。”

“嗯,”哑女点头,指尖沾着的糖汁被她偷偷蹭在围裙上,“还得编几个新筐,装土豆用,旧的都破了。”

“我去编,”小虎赶紧说,“我跟王大爷学过,保证比去年的结实。”他啃着红薯,忽然笑起来,“去年编的那筐,装了半筐土豆就散了,被你笑了好几天。”

哑女也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暖意。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变成暗红的炭火,却依旧暖着屋子。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却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啃红薯的轻响,和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小虎看着哑女低头啃红薯的样子,她的头发松松地挽着,几缕碎发垂在颊边,被火烘得微微卷曲。他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像这灶膛里的炭火,看着不烈,却能把整个冬天都烘得暖暖的,把柴米油盐的琐碎,都熬成了甜丝丝的味道。

“等雪停了,”他说,声音比炭火还暖,“咱去后山挖点冬笋吧,听说雪底下的冬笋最嫩。”

哑女抬眼,眼里的光比炭火还亮,她重重点了点头,把手里啃剩的红薯皮扔进灶膛,火星又“噼啪”溅了起来,像把碎星星撒在了暖烘烘的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