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84章 灶膛里的火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傍晚的炊烟刚漫过屋脊,李家婶子就蹲在灶门前,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柴。火光“噼啪”舔着柴禾,把她的脸映得红扑扑的,额角的碎发被汗粘住,她抬手捋了捋,手里的火钳在灶膛里拨了拨,火星子随着气流窜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很快就灭了。

“娘,锅里的红薯熟了没?”十二岁的小虎扒着灶台边缘,鼻尖快凑到锅盖上,一股甜香混着水汽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勾得他直咽口水。

“快了快了,”李家婶子笑着拍开他的手,“再等三分钟,急啥?这红薯得用慢火焐,火大了外面焦了里头还生,得像喂娃似的慢慢哄着。”她说着又添了几根细柴,火苗矮了些,变成温柔的橘红色,“你爹今儿在镇上卖完菜,说要捎两斤红糖回来,等下就着红薯吃,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小虎咽了口唾沫,眼珠一转,从墙角拎起个小竹筐:“那我去给隔壁张奶奶送两个红薯,她昨儿还说想吃咱家灶里焐的红薯呢。”

“去吧,捡那两个圆滚滚的,别拿有虫眼的。”李家婶子从灶膛里抽出根没烧透的柴,吹了吹火星,“路上慢着点,别摔着。”

小虎应着跑出去,竹筐在胳膊上晃悠。路过王家院时,听见王大爷正跟人唠嗑:“……当年我跟你李叔在这灶膛前学抽烟,他划火柴总烧着眉毛,现在想起来还笑人。”小虎脚步顿了顿,想起爹每次点烟都用灶膛里的火,说“这火养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张奶奶家的门虚掩着,小虎推开门就看见张奶奶坐在竹椅上,手里攥着个褪色的帕子,正对着一张老照片抹眼泪。照片上是个穿军装的年轻小伙,眉眼跟张奶奶有点像。

“奶奶,我给您送红薯来啦。”小虎把竹筐递过去,“我娘说用慢火焐的,可甜了。”

张奶奶抬起头,眼里的泪还没干,却笑了:“好孩子,你娘的手艺跟你李奶奶一个样。当年她总在这灶膛前焐红薯,说‘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我到现在都记着。”她接过红薯,用帕子擦了擦,“你看这灶膛里的火,看着旺,其实得有空心才能烧得久,做人也一样,心里得装着别人,才能活得踏实。”

小虎似懂非懂,只觉得张奶奶的话像灶膛里的热气流,温温的裹着人。他看见张奶奶家的灶台上摆着个旧搪瓷缸,缸身上印着“劳动最光荣”,边缘都磕掉了漆,却擦得锃亮。

“这缸子是当年李奶奶送我的,”张奶奶像是看出了他的好奇,摸了摸缸子,“她说用这缸子喝灶膛烧的热水,比啥都养人。你看这缸底,都被火熏黑了,可里面干干净净的。”

小虎回到家时,爹已经回来了,正蹲在灶门前帮娘添柴。红糖的甜香混着红薯香在屋里漫,爹用粗粝的手掌掰开个红薯,金黄的瓤里淌着蜜似的糖汁,他往小虎嘴里塞了一块:“快吃,你娘特意多焐了半个小时。”

小虎含着红薯,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光,忽然觉得张奶奶的话懂了一点点。这灶膛里的火不光焐熟了红薯,还焐热了日子,焐出了街坊邻里的情分,就像这火一样,看着普普通通,却能把每个日子都烧得暖烘烘的。

夜渐深,灶膛里的火慢慢弱下去,变成暗红的炭火。李家婶子往火里埋了几个土豆,说“明早起来就是现成的早饭”,然后把锅盖盖严,拍了拍手上的灰。小虎躺在床上,闻着屋里淡淡的炭火气,听着爹娘低声说今儿卖菜的趣事,觉得这样的夜晚,比任何糖果都甜。

他想,明天要早点起,看看灶膛里的土豆是不是像娘说的那样,外皮焦脆,里头绵得像云絮。而那灶膛里的火光,大概会像个老朋友似的,一直守着他们,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焐得热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