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37章 摇篮里的新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透过窗棂,在摇篮里投下斑驳的光斑,刚降生的小家伙在襁褓里蹬了蹬腿,哭声像小猫似的,软乎乎的。李二柱蹲在摇篮边,手指悬在半空半天不敢落下,生怕碰坏了这团粉雕玉琢的小东西。

“轻点,他骨头软。”春杏靠在枕头上,声音还有些虚弱,眼神却亮得很。她看着孩子额头上细密的绒毛,忽然笑了,“你看他眉眼,像不像你皱眉头的样子?”

李二柱凑近了些,仔细端详:“哪有?明明是你的鼻子,挺挺的。”他伸手碰了碰孩子的小拳头,那小手突然攥住他的指尖,力道不大,却像钩子似的,把他的心都勾得发软。

接生婆收拾着药箱,笑着搭话:“这娃哭声亮,中气足,将来准是个壮实的。”她把一块干净的布巾递给李二柱,“给娃擦擦脸,轻点蘸,别用劲。”

张奶奶端着红糖蛋进来,见李二柱笨手笨脚的样子,忍不住接手:“看你这慌样,当年你娘给你擦澡,你哭得跟杀猪似的,比这娃嗓门大多了。”

李二柱挠挠头,嘿嘿笑了。灶房里传来王大叔的声音:“二柱,锅里的鲫鱼汤好了,给春杏端来补补!”

他应声起身,刚走到灶房,就见王大叔正往碗里盛汤,汤面上浮着奶白的油花,撒着翠绿的葱花。“这鱼是今早刚从河里捞的,鲜着呢。”王大叔把碗递给他,“快给春杏送去,产妇得多喝汤。”

李二柱端着汤往回走,路过院门口,见几个邻居凑在那儿说话。张奶奶的孙子小石头扒着篱笆往里瞅,被他娘拽了回去:“别瞎看,让春杏嫂子好生歇着。”

“俺就是想看看小弟弟长啥样。”小石头嘟囔着,眼睛却直勾勾的。

李二柱心里暖烘烘的,这院里的热闹,这烟火气,比他以前一个人守着空屋强多了。他端着汤进屋时,春杏正逗着孩子,小家伙居然睁开了眼睛,黑葡萄似的,正盯着摇篮顶上的红布看。

“你看,他认出这布了。”春杏轻声说,“这是你上次从镇上扯的红布,我说做个摇篮围帘,你还说太艳。”

李二柱把汤放在床头,挨着春杏坐下:“你说啥都对。”他拿起勺子,舀了点汤吹凉,“来,喝点。”

春杏摇摇头:“先给娃喂点水吧,接生婆说刚出生的娃得润润嗓子。”

李二柱赶紧去找小勺子,手忙脚乱地倒了点温水,小心翼翼地往孩子嘴里送。小家伙咂了两下,居然咽下去了,还吧唧着小嘴。

“你看,他待见你。”春杏笑得温柔,“以后这娃就叫‘小禾’吧,像田里的禾苗似的,好好长。”

“小禾,好名字。”李二柱念叨着,心里琢磨着,得给小禾做个新摇篮,比现在这个更结实,还要刻上花纹,再挂个铃铛,摇起来叮当作响的那种。

院外的阳光越来越暖,照在摇篮上,红布闪着亮闪闪的光。小禾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睡着了,嘴角还挂着一小滴奶水。李二柱看着他恬静的睡颜,又看看身边含笑的春杏,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田里的禾苗,只要好好侍弄,总会结出饱满的穗子。

灶房里,王大叔正和张奶奶说:“等小禾满月,咱得办个满月酒,让全村都来沾沾喜气。”张奶奶应着:“是该热闹热闹,我那老布衫上有块绣花布,正好给小禾做个肚兜。”

李二柱听着这些话,心里像揣了个暖炉,烫烫的,软软的。他低头给春杏喂汤,勺子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响声,和摇篮里小禾均匀的呼吸声,还有院外邻居的谈笑声混在一起,成了这世上最动听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