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 第332章 众人看到三星堆的反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2章 众人看到三星堆的反应

第331章 众人看到三星堆的反应就在嬴子慕带着两位秦王与小嬴政畅游三星堆博物馆,为那迥异于中原文明的青铜神树、面具、黄金权杖而惊叹时,

横跨数千年的天幕之下,万朝时空的无数观者,也正通过那方悬于天际的光幕,同步感受着来自古蜀国的神秘冲击。

其引发的震动与波澜,丝毫不亚于一场王朝更迭。

对于绝大多数时代的观者而言,三星堆文物带来的第一感受是极致的陌生感与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此乃何物?眼如铜柱,耳似鹏翼,狰厉若此,岂是人间应有之相?”

一位汉代的儒生指着天幕上那件青铜纵目面具,声音发颤,几乎要将其归入山海经中的异兽图谱。

那超现实的造型,挑战着他们基于礼器、俑像建立起的审美认知。

那株高达近四米的青铜神树,更是引发了无数关于“通天之梯”的遐想与争论。

“分层九枝,栖有神鸟,旁附游龙……此非《山海经》所载之‘扶桑’神木乎?”

一位博学的唐代道士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不想竟于蜀地见得真形!此乃古蜀巫觋沟通天地之无上法器啊!”

在许多笃信鬼神、精于巫蛊的朝代,这些充满原始宗教狂热气息的器物,被视为古老而强大的“巫术”与“神迹”的证明,引得无数方士巫祝心驰神往,试图从中参悟沟通天地的秘法。

而诸如青铜大立人像那中空环握的双手,黄金面具与金杖所彰显的、不同于中原“鼎簋”的王权象征系统,都成了士人阶层热议的焦点。

“不重礼器,而崇神巫。不铸鼎铭,而持金杖。此古蜀之国,其政其俗,与我华夏竟是大相径庭!”

一位宋代的学者抚须长叹,既感震撼,又觉困惑。

这彻底颠覆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固有观念,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在漫长岁月的早期,华夏大地之上,曾并行着多种辉煌而独特的文明。

在所有观者中,心情最为复杂、最为微妙的,当属秦惠文王赢驷。

他端坐于咸阳宫大殿之上,当听到天幕中的嬴子慕清晰地说道“三星堆很可能是古蜀国‘鱼凫氏’王朝所建立的都城”,并明确提及“古蜀国”与“秦国”的“灭与被灭的关系”时,

他握着王座扶手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接着看到天幕中那些光怪陆离、充满野性张力的青铜器后,眉头紧锁,威严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古蜀……竟是如此模样?”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

之前,他刚刚力排众议,采纳了司马错的战略,以张仪、司马错为将,发兵南下,历经血战,一举吞灭了那个盘踞在蜀地、与秦国争斗多年的古蜀国!

捷报传回,举国欢腾,意味着秦国拥有了一个战略大后方。

在他的认知里,那个被灭掉的古蜀国,虽有杜宇、开明等王朝传说,其军队也曾给秦军造成过麻烦,但其文明程度,断然无法与中原诸侯相比。

他们收缴的战利品中,固然也有青铜兵器、礼器,但形制古朴,纹饰简单,何曾见过如此恢诡谲怪、充满冲击力的巨物?

“寡人所灭之蜀……其先人,竟能铸此等神异之器?”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赢驷心头。

但秦惠文王毕竟是一方雄主,他迅速从短暂的失神中恢复过来,深邃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是了……天幕有言,此物存于夏商之时,距今已逾千年。”他为自己,也为殿中同样面露惊疑的群臣,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千载时光,足以沧海桑田。 想来,或是其技艺早已失传,或是其后世子孙习俗迁变,不复先祖之能。寡人所见之蜀器,方是其当下之貌。”

这个认知,让他释然,但同时也让他对“时间”与“文明变迁”的力量,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

他覆灭的,是一个当下的王国,而天幕所展现的,是那个王国失落已久的、辉煌的源头。

两者之间,隔着一道千年的鸿沟。

而自己脚下的这片大地与后世也了两千多年,已然换了一番天地。

“司马错,张仪,” 他沉声唤道两位灭蜀的功臣,

“你二人此番征战,可曾于蜀地听闻此类‘神物’之传说?或见其类似之遗迹?”

司马错与张仪相视一眼,皆躬身回道:“臣等未曾听闻,亦未曾得见。蜀地所获,皆非此类之物。”

赢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天幕,看着那株仿佛能连接天地的青铜神树,心中暗忖:

古蜀之秘,深埋于土,直至后世方得重见天日。看来,一国一族之史,远比竹简所载更为幽深复杂。寡人取其地,用其民,丰我仓廪,强我国力,足矣。至于其远古之辉煌……便留与后人去惊叹吧。

而天幕之下,万朝的人们,依旧在为那神秘的三星堆而争论、惊叹、思索不止。

这来自古蜀的惊鸿一瞥,如同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