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秋,北京西郊,某大型综合训练基地。
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华北军区乃至全军训练史册的日子。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强化训练和周密准备,经华北军区党委批准,由x军参谋长邵明珠担任总指挥的“华北军区1952年度秋季联合战役演习”,在晨曦微露中,正式拉开帷幕!
演习代号——“惊雷”!
凌晨四时,天色未明,大地还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但在广阔的演习场上,七万多名x军将士已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进入最终战斗位置。指挥部设在一处隐蔽的山坡反斜面,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邵明珠身着军装,手持望远镜,脸色冷峻,目光锐利。他面前的无线电网络如同神经中枢,连接着各个攻击集群。
“各单元报告准备情况!” 邵明珠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整个攻击体系。
“炮兵集群准备完毕!”
“坦克突击群准备完毕!”
“步兵第一攻击波次准备完毕!”
“防空阵地准备完毕!”
“空军引导组就位!”
“总指挥同志!” 作战参谋立正报告,“所有参演单位准备就绪,请指示!”
邵明珠抬起手腕,看着秒针一格一格走向预定攻击时间。他的心脏有力地搏动着,充满了临战前的亢奋与冷静。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送话器,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攻击命令:
“我命令,‘惊雷’行动,开始!”
四点三十分整!
“咻——咻——咻——!”
三发红色信号弹拖着耀眼的尾焰,撕裂了黎明的黑暗,升上天空!
刹那间,地动山摇!
隐藏在各个预设阵地上超过三百门的重型火炮(包括m-1938\/43式122毫米榴弹炮、m-1937式152毫米榴弹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口喷出的炽烈火焰,将半边天都映成了暗红色!成吨的钢铁如同冰雹般砸向几十公里外的“敌”军防御纵深!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密集得如同死神的合唱,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仿佛大地本身在燃烧!
这还仅仅是开始!
“呜——呜——呜——!” 令人心悸的呼啸声从后方传来!是Бm-13“喀秋莎”火箭炮!一次齐射,数百发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如同愤怒的火龙,覆盖了整片目标区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即使相隔十几公里也能清晰感受到!
北京城内,许多尚在睡梦中的居民被这持续不断、沉闷如雷的轰鸣声惊醒了! 人们纷纷披衣起床,推开窗户,疑惑地望向西方。只见天际线处,火光隐约闪烁,闷雷声滚滚而来。
“孩儿他娘,快听!这啥动静?打雷了?” 一位老住户侧耳倾听。
“不像打雷啊……这声儿,闷呼呼的,一直响,也不见下雨,更不见闪电?怪了!” 他的老伴满脸困惑。
“光打雷,不下雨,也不见闪电,这老天爷闹的什么邪乎?” 街头巷尾,充满了类似的议论。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这是他们子弟兵正在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实兵实弹演习!
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三十分钟!当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时,演习的高潮到来!
“坦克集群!冲锋!” 邵明珠在指挥部下达了总攻命令。
早已在进攻出发阵地待命的t-34\/85中型坦克集群,超过两百辆钢铁巨兽,同时开动!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淹没了天地间的一切!坦克排成标准的进攻队形,履带碾过大地,卷起漫天尘土,如同决堤的钢铁洪流,向着被炮火狠狠犁过一遍的“敌”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冲击!
天空中,来自华北空军司令部的拉-9战斗机和图-2轻型轰炸机编队,准时出现在战场上空!战斗机进行俯冲扫射,模拟对地攻击,轰炸机则投下训练弹,对残余火力点进行补充打击!虽然投下的是不会爆炸的训练弹,但飞机低空通场的巨大噪音和气势,依然极具震撼力!
步坦协同的精髓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坦克冲击的同时,搭载着步兵的嘎斯-51卡车紧随其后,在冲击队形侧翼停下,步兵们迅速跳下车,以坦克为移动掩体,交替掩护,迅猛突进!无线电里充斥着各攻击分队简洁有力的报告声:
“泰山!泰山!黄河一号突破一线阵地!”
“长江呼叫炮兵!请求压制左翼三号高地!”
“坦克三连遭遇反坦克壕!工兵前出!”
整个演习场,枪声(空包弹)、炮声、炸弹模拟爆炸声、坦克轰鸣声、飞机呼啸声、官兵的呐喊声、无线电的指令声……交织成一曲现代战争的狂暴交响乐!硝烟弥漫,尘土飞扬,七万多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辆、上百门火炮、数十架飞机组成的强大攻击力量,展现出的是一种摧枯拉朽、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演习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沉闷而持续的炮声,清晰地传到了北京城内! 不仅西郊的居民能听到,甚至连故宫附近都能隐约感受到那种来自大地深处的震动感!
一些有经验的老兵或部队家属,立刻听出了门道:
“这不是打雷!这是重炮!起码是105毫米以上的大家伙!听这密度,至少是师属炮群齐射!” 一位退役的老兵肯定地对周围疑惑的邻居说。
“乖乖!这得是多少门炮一起开火啊?咱们的队伍,现在这么阔气了?” 人们既惊讶又自豪。
而在守卫北京城的卫戍部队驻地,气氛则更加不同。许多官兵站在营房外,神情凝重地听着西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他们能更专业地判断出这炮火的规模和强度。
一名年轻的哨兵对班长说:“班长,这动静……也太大了吧?听说是在西边演习,这炮火,感觉比当年打太原的时候还猛!”
班长咂咂嘴,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也有一丝莫名的担忧:“何止是猛!这是要翻天啊!你听这炮声,又密又沉,还夹杂着‘喀秋莎’那种独有的鬼哭狼嚎!x军这次是动了真格的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嘿,我说,这么大动静,天天这么震,可别把咱们北京城的‘龙脉’给震塌了吧?” 这话引得周围的战士一阵低笑,但笑声中也带着对那股强大力量的直观感受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
激烈的攻防演练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当夕阳西下,演习指挥部宣布演习圆满结束时,整个战场渐渐归于平静,只剩下硝烟缓缓飘散。
邵明珠站在指挥所外的高地上,用望远镜眺望着满目疮痍但又标志着胜利的演习场。虽然他疲惫不堪,嗓子沙哑,但脸上却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总指挥,演习数据初步统计出来了。” 作战处长兴奋地报告,“炮兵火力准备精度超过预期,步坦协同突破速度比训练大纲要求快了百分之十五,空军支援申请到抵达平均时间控制在八分钟以内!各部队配合默契,战术目标全部达成!”
“好!” 邵明珠重重一拳砸在面前的沙袋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听着耳边似乎还在回响的炮声,望着远处北京城依稀的轮廓,心中豪情万丈:“老百姓说光打雷不下雨?他们不知道,我们这支军队,已经练就了呼风唤雨、雷霆万钧的本事!这雷声,就是保卫和平的最强音!”
这次代号“惊雷”的大演习,以其空前的规模和实战化程度,极大地检验和锻炼了x军的现代化合成作战能力,也在不经意间,向首都人民展示了一支脱胎换骨的钢铁雄师的赫赫声威!虽然引来了一些“龙脉”之忧的戏言,但更多带来的是无比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院子里,葡萄架已经爬满了藤蔓,投下斑驳的光影。小石桌上摆着一壶清茶,几碟干果。难得的休息日,邵明珠脱下了常穿的军装,换了一身舒适的便服,正和刘念,以及前来串门的冯楠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气氛悠闲而温馨。赵刚是个工作狂,这个点还在军区大院政治部加班,家里只剩下他们三人享受这难得的清净。
刘念削着一个苹果,脸上带着满足的浅笑,听着冯楠讲着学校里的趣事。邵明珠则放松地靠在藤椅上,微闭着眼,享受着这久违的安宁。朝鲜战场的硝烟、演习场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他甚至有些惬意地想,如果日子能一直这样平静下去,该多好。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吉普车刹车的声音。紧接着,邵明珠的机要秘书郑波神色匆匆地快步走了进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急赶。
“参谋长!可算找到您了!” 郑波看到邵明珠,明显松了口气,但脸上的急切未减。
邵明珠睁开眼,坐直身体,眉头微蹙。郑波是他身边最稳重的人,如此匆忙,必有要事。刘念和冯楠也停下了交谈,看了过来。
“郑秘书,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邵明珠问道,语气恢复了工作时的沉稳。
“首长,志司的紧急电报!刚到的!” 郑波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封着火漆的信封,双手递上,补充了一句,“是彭老总亲自签发的!”
“彭老总?”邵明珠眼中精光一闪,倦意瞬间一扫而空!他立刻接过电报,撕开封口,抽出了里面薄薄的一张电文纸。
刘念和冯楠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跟随着邵明珠的动作。她们都知道“志司”和“彭老总”这几个字的分量!
电文很短,只有寥寥一行字,是彭老总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狂放笔迹,内容更是直白得近乎粗暴:
“加紧训练部队,明年一月,给老子滚回朝鲜!”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日期,典型的彭老总风格!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邵明珠的心上!
邵明珠拿着电报,手指微微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盯着那行字,反复看了两三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凝重,迅速转变为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嘴角甚至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眼中燃起了久违的、如同发现猎物的鹰隼般锐利的光芒!
“好!太好了!”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亢奋,“老总终于下令了!” 他猛地站起身,在院子里激动地踱了两步,仿佛一匹听到冲锋号角的战马,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老公,怎么了?是老总……又要你去朝鲜?” 刘念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苹果和水果刀“哐当”一声掉在石桌上。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巨大的担忧和不舍还是如同潮水般瞬间将她淹没。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啊!
邵明珠这才从兴奋中回过神来,看到妻子瞬间失血的脸色和眼中迅速积聚的泪水,他心中的激动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冷静了不少,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他走到刘念身边,想握住她的手,却被刘念下意识地躲开了。
“念念……”邵明珠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歉意。
“刚消停几天啊……这……这怎么又要走?” 刘念的声音带着哭腔,她别过脸去,不想让丈夫看到自己流泪,但微微抽动的肩膀却出卖了她的情绪,“朝鲜那边……不是还在谈判吗?怎么又要打?”
“唉呀,念念!” 一旁的冯楠见状,赶紧放下茶杯,起身坐到刘念身边,揽住她的肩膀,柔声安慰道,“你先别急,别慌!你看你,话都没问清楚就自己先吓自己!” 她一边轻轻拍着刘念的背,一边给邵明珠使眼色,示意他好好解释。
冯楠比刘念大一岁,性情温婉沉稳,她虽然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表现得更冷静:“明珠,老总这电报……具体怎么说的?是让你一个人回去,还是……?”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将电报递给冯楠看,同时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下来,对刘念解释道:“念念,你看,老总只是让我加紧训练部队,明年一月回去。没说立刻就走,还有两三个月准备时间。而且,重点是‘训练部队’,我理解,不一定是马上要打大仗,可能是战场形势有变,需要加强轮换,或者有新的作战任务需要准备。” 他试图淡化其中的风险。
刘念抬起泪眼,看着丈夫,声音哽咽:“准备……准备不就是要打仗吗?上次是云山,这次回去……又是哪里?” 她一想到丈夫在朝鲜经历的生死危险,就心如刀割。
“哎哟我的傻妹妹!” 冯楠赶紧接过话头,用轻松的语气宽慰道,“你往好处想啊!彭老总点名让明珠回去,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明珠能力强,是栋梁之材,老总离不开他!这是信任!是重用!” 她拿着电报,指着上面的字,“你看,‘滚回朝鲜’,这口气,多亲切!那是老总没把明珠当外人!”
她继续开导刘念:“再说了,明珠现在是什么身份?是军参谋长!不是当初冲在第一线的警卫员了!他回去,是在志司,在指挥部运筹帷幄,比在前线安全多了!你呀,就把心放回肚子里!”
邵明珠也连忙保证:“对对对!冯楠姐说得对!我回去主要是在志司工作,参与指挥,不像以前那样要冲锋陷阵了。安全方面,你大可放心!”
在冯楠的劝慰和邵明珠的保证下,刘念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但眼中的忧虑并未散去。她低下头,小声嘟囔着,带着浓浓的不舍:“说得好听……子弹又不长眼……指挥部就没挨过炸吗?你上次……” 她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邵明珠心中一阵酸楚,他蹲下身,握住妻子冰凉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郑重地、一字一句地承诺道:“念念,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加倍小心,保护好自己!为了你,为了我们这个家,我也一定会平安回来!” 他的目光坚定而温柔,“等我从朝鲜回来,也许……战争就真的结束了。到时候,我天天陪着你,好不好?”
刘念看着丈夫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深情的承诺,眼泪又涌了上来,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恐慌,多了几分理解和无奈。她知道,丈夫是军人,军令如山,更何况是彭老总的命令。她更知道,丈夫的心,有一大半早已飞回了那片他为之浴血奋战的土地。她能做的,不是拖后腿,而是支持。
她反手紧紧握住邵明珠的手,用力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坚定:“嗯……我信你。你……你一定要小心!”
“放心吧!” 邵明珠重重点头,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冯楠看着这对夫妻,欣慰地笑了,打趣道:“这就对了嘛!念念,咱们得支持明珠的工作!他在前方打胜仗,咱们在后方把家照顾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她起身给两人续上茶,“来来来,喝茶喝茶!离明年一月还早呢,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不说这些了!”
小院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下来,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平静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新的征途,已在远方召唤。邵明珠的目光再次投向西方,那里,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正在等待着他的归来。而他的肩上,除了军人的职责,更多了一份对家庭的深沉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