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楚风云传 > 第308章 奴隶(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放心,答应你李家的事情我不会反悔的。无论高丽的天如何变,你李家都是高丽最大的世家。”

李敏伟听后满意地笑了笑:“我相信楚公子的为人。不知公子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楚逸辰道,“你只需按原计划配合李家收购粮食,其他的不用管。

另外,若是有什么异变的话,最好早些通知我。” 楚逸辰盯着李敏伟的眼神缓缓说道。

李敏伟听后道:“我们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放心吧,我不会拿我的前途和我李家的未来胡来的。”

楚逸辰听后微微一笑道:“希望你不要耍什么花样,你知道我的手段的。好了,既然没什么事情,我就先走了。

哦对了,这些东西留给你,方便你拉拢一些人。” 说完,楚逸辰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扔在李敏伟的书桌上,发出一阵 “丁零当啷” 的声音。

李敏伟疑惑地打开布袋,等看清布袋里的东西后,嘴巴瞬间张大。

“啊,这么多。” 看着布袋里四五十个五彩斑斓的琉璃珠,李敏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半晌,李敏伟才回过神来。只是等他回过神时,发现楚逸辰三人早已不见踪迹。

李敏伟瞬间冷汗直流,喃喃道:“看来我李家只能死心塌地跟着他了。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想到金喜志这几年对李家的打压,若是不反抗,李家迟早会被金喜志覆灭,随后他坚定道:“哼,富贵险中求,你金喜志不仁,就不要怪我李家不义。”

次日清晨,一行百人护卫着几辆马车,驶出高丽京城,向着全州城缓缓而去。

一路晓行夜宿,三日后终于抵达全州城。

悦来酒楼内,掌柜见到楚逸辰后连忙躬身:“欢迎公子回来,房间已经备好。另外,家主今夜在府中恭候公子。”

楚逸辰微笑道:“有劳掌柜的。”

入夜时分,楚逸辰三人换上黑衣,再次从后门进入李府,来到李敏镐的书房。

李敏镐连忙起身相迎:“楚公子一路辛苦。”

“李家主客气了。” 楚逸辰落座后,笑着说道:“听说李家主已经准备了两千名奴隶,不知是真是假?”

李敏镐听后顿时一惊,心中暗道:最近收购奴隶几乎都是暗中进行,而且今天傍晚才堪堪凑齐两千人。

这个楚公子怎么会这么快知道?知晓此事的都是他最亲信的人,难道自己身边已经被收买了?可这些人都是他精心培养的,按理说不会背叛。

他越想越心惊,一时间也想不明白楚逸辰是如何得知的。他本还想留些奴隶组成私军,看来是瞒不住了。

于是开口道:“楚公子消息真是灵通。今天刚刚收齐两千名奴隶,其中近一千名是上等奴隶,目前安置在全州城外二十里处李家的一处奴隶基地中。”

楚逸辰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其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敏镐道:“粮食已收购十万担。另外,我已联系开州朴家、通州权家,他们也愿意加入我们,共同抵制朝廷的打压,现在正帮我全力收购粮食和奴隶。”

“这两家可靠吗?” 楚逸辰有些担心。

李敏镐道:“他们两家的情况和我李家差不多,也是被朝廷重点打压,若是不反抗,不出几年也会被覆灭,所以绝对可靠。”

楚逸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李家主既认为他们可靠,那便好。告诉他们两家,我的承诺绝不会变。对了,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那些奴隶。”

李敏镐闻言一愣,下意识看了眼窗外漆黑的夜色,眉头微蹙道:“楚公子,如今天色已晚,城外山坳偏僻难行,不如明日一早我再带您过去,如何?”

楚逸辰点头同意。

随后两人又闲谈了一会。楚逸辰便告辞离开。

次日清晨,李敏镐带着几名护卫出了全州城,约莫一个时辰后,拐进一条狭窄的山道。山道两旁是陡峭的山壁,李基林在前方引路。

众人顺着山道又行进了一炷香时间,来到一处山谷前。

“什么人?止步!” 从山谷入口的几棵大树后突然冒出四个人,对着楚逸辰一行人喊道。

李敏镐从马车内探出头来,喊道:“是我!”

守卫立即躬身行礼,放行入内。

“公子,这里便是我李家的奴隶基地。” 李敏镐对着楚逸辰道,“为防意外,此处常年驻守着五百护卫。”

楚逸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木棚,隐约能看到棚内蜷缩的人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淡淡的汗臭。

这时,一名身着灰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了上来,对着李敏镐躬身行礼:“家主。”

“基林,这位是楚公子,快带我们去看看新收的奴隶。” 李敏镐介绍道,“这位是李基林,负责打理此处事务。”

李基林连忙对着楚逸辰拱手:“小人李基林,见过楚公子。” 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上下打量着楚逸辰,显然没想到家主会带这么年轻的人来这种地方。

“李管事不必多礼,带路吧。” 楚逸辰语气平淡,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

李基林不敢怠慢,领着众人来到最东侧的几座木棚前。他从怀中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其中一座木棚的锁,对着里面喊道:“都起来!”

棚内的奴隶们被惊醒,纷纷从地上爬起,低着头不敢言语。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身形瘦弱,脸上满是麻木与恐惧。

“楚公子,这些便是近日收来的两千名奴隶,您过目。” 李基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叠泛黄的羊皮卷,双手递到楚逸辰面前,“这是他们的奴籍,上面记录着姓名、籍贯、年龄和入奴缘由。”

楚逸辰接过奴籍,随手抽出一张翻看。只见那纸卷约莫巴掌大小,用粗糙的麻纸制成,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

奴籍

姓名:王二

籍贯:朔州云县

年龄:三十五

入奴缘由:逃兵,被贬为奴,期限:终身

字迹潦草却清晰,右下角还按着一个模糊的红泥手印。楚逸辰又翻看了几张,格式大致相同,只是入奴缘由各异,有的写着 “偷盗”,有的写着 “犯官家眷”,还有的写着 “流民”。

“这奴籍看似简单,却是管束奴隶的关键。” 李基林在一旁解释道,“只要握着这奴籍,便意味着这些人的生死荣辱都在我们手中。

他们若是听话还好,若是敢反抗,只需将奴籍交给官府,便能定他们一个‘叛主’之罪,最轻也要受剥皮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