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166章 光语密码的妙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声谷的糖纸草能“说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光网总部。周明带着团队驻扎下来,日夜破解光粒振动的频率密码。半个月后,第一台“光语转换器”诞生了——巴掌大的机器,一端连着光带,另一端接耳机,能把光的振动直接转成清晰的声音。

“试试这个。”周明把转换器递给失明的小男孩,“调到你熟悉的频率。”

男孩戴上耳机,正好山民在不远处喊:“阿木,回家喝药啦!”转换器里立刻传出清晰的声音,比他靠叶片听的模糊振动清楚百倍。他笑着点头:“是张奶奶的声音!比光抖的感觉更真切。”

秦老拿着转换器,对着糖纸草念秦晓日记里的段落,耳机里竟传来近似秦晓语气的声音——那是机器根据文字情绪模拟出的语调。老人听得老泪纵横:“像……真像小丫头在身边说话……”

火狐也来凑热闹,对着糖纸草“嗷呜”叫了两声,转换器里传出奶气的“饿啦”,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它歪着头看转换器,仿佛在想自己的叫声怎么变了样。

光语转换器很快在光网覆盖区推广开。住在深山的采药人再也不用怕喊山听不清,对着糖纸草报平安,山下的家人就能通过转换器收到清晰的声音;孩子们在光带旁唱歌,远在城市的老师戴着耳机就能听出谁跑调了,还能通过光带回一句“再来一遍”。

林羽在札记里画了幅漫画:光带像条闪光的电话线,一头连着山里的糖纸草,一头接着城市的转换器,两个小人隔着光带笑盈盈地挥手。旁边写着:“原来距离从来不是问题,光会把声音折成小包裹,一路跑着送到呀。”

这天,周明调试机器时,突然收到一串陌生的光振动——不是山鸣的声音,节奏急促又规律,像某种求救信号。他赶紧切换频道,发现信号来自三十里外的断崖谷。

“是那边的探矿队!”周明脸色一变,立刻通知救援队,同时通过光带回传:“我们马上到,报位置!”

光带很快传来回应,振动频率里带着明显的慌乱,却清晰传递出坐标。等救援队赶到断崖谷,果然看到探矿队的帐篷挂在半山腰,队员被碎石困住动弹不得。

“多亏了糖纸草的光语,”被救的队员后怕地说,“手机没信号,喊破喉咙也没人应,还好记得往光带上挂了片糖纸草叶子……”

秦老站在回声谷的光带旁,看着那些跳动的光粒,突然明白:光网不只是传递光亮,更是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牵挂网。就像秦晓当年说的,“光走到哪里,家就到哪里”。

火狐蹭了蹭老人的裤腿,对着光带叫了一声,转换器里传出清晰的“安全啦”,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宣告——这张由光和声音织成的网,会把每个角落的故事,都牢牢接住。

断崖谷的救援让光语转换器名声大噪。周明趁机给机器加了个新功能——紧急信号自动识别。只要光带检测到急促、混乱的振动频率,就会触发警报,在所有联网的转换器上显示求救坐标,像给光网装了个“千里眼”。

“这才是光网该有的样子。”周明调试着警报系统,屏幕上的光网地图闪烁着绿色的安全点和红色的预警区,“既能传甜言蜜语,也能救急解难。”

阿念把救援事件画成连环画,贴在《星草札记》里。其中一页画着火狐对着糖纸草叫,旁边的转换器跳出“救命”两个字,救援队的直升机正顺着光带飞来。她特意给火狐的灯牌加了圈红光,像在给它颁“紧急联络员”勋章。

回声谷的山民开始用糖纸草办“光语对歌会”。每到月圆夜,他们就对着光带唱山歌,光带把歌声传到云雾山、黑风谷,甚至城里的科技馆。城里的孩子们用转换器接收到,就跟着调子学唱,光带里的振动混着童声和山歌,像场跨越山海的合唱。

有次对歌会正热闹,光带突然传来阵奇怪的振动——不是歌声,也不是求救信号,而是断断续续的“咔嗒”声,像有人在用石头敲光带。周明的仪器显示信号来自断云谷方向,那里的栗光草刚接入光网不久。

“是栗光草在‘说话’吗?”阿念好奇地问,翻译机对着光带,屏幕跳出串乱码,夹杂着“栗子”“落了”“收”等字眼。

断云谷的山民第二天发来消息:昨夜下了场暴雨,栗子熟了满地,他们忙着捡栗子,没空对歌,就用石头敲光带报喜,没想到光网真的“接”到了。“光带连敲石头都懂!”山民在转换器里笑得爽朗,“明年栗子丰收,我们敲个‘栗光进行曲’给你们听!”

失明的小男孩跟着光语对歌会学唱山歌。他的嗓音清亮,虽然看不见光带的振动,却能凭着转换器里的声音,准确跟上节奏。有次他唱到“光粒甜如蜜”时,回声谷的糖纸草突然集体亮了起来,光带里的振动变成金色,像在给歌词加特效。

翻译机说这是“情感共鸣”——当歌声里的甜与光粒的甜频率一致,就会触发光带变色。“你的声音里有糖。”周明笑着对男孩说,“比光粒糖霜还甜。”

火狐成了对歌会的“气氛组”。它总在山民唱歌时跑上光带,尾巴扫过光粒,激起圈圈光纹,像在打节拍。有次它追着只萤火虫跑,不小心撞歪了糖纸草,光带里的歌声突然变调,山民们笑作一团,说“狐狸也想唱两句”。

秦老把秦晓留下的旧笛子找了出来。笛子是竹制的,吹口处还留着淡淡的牙印。他对着光带吹起年轻时教秦晓的调子,光粒随着笛声流动,在山谷里画出条金色的音波,云雾山的牵星草听到,竟跟着音波摇晃,像在伴舞。

“晓丫头当年总说,笛声能让草跳舞。”老人放下笛子,光带里的振动还在延续,仿佛笛声没停,“现在光帮她实现了。”

周明的实验室里,新的光语密码还在破解中。他发现糖纸草不仅能传声音,还能记录气味——山民把野花香凑近光带,光粒就会带着花香的分子振动,传到黑风谷时,秦老一闻就说“是晓丫头种的紫茉莉”。

“下一步,让光网传味道。”周明在黑板上写下计划,旁边画着个巨大的冰淇淋,“以后城里孩子想吃光粒蛋糕,不用邮寄,光带传个‘甜香味’过去就行。”

阿念觉得这主意太棒了,立刻用翻译机问光结行不行。光结的回应带着个流口水的表情:【建议先传牵星草蜜的味道——测试成功,明年蜜节加餐。】

光带里的振动还在继续,有歌声,有欢笑,有报喜的敲石声,偶尔夹杂着火狐的叫声。林羽望着窗外流动的光,突然明白所谓“光语”,从来不是冰冷的密码,是万物的心跳——山民的、草木的、狐狸的、甚至远方某个孩子的,都被光串成了线,在风里,在夜里,轻轻跳动,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