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山的晨雾刚被朝阳驱散,议事坛广场中央的地脉全图石碑前便聚满了人。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围着石碑,踮着脚尖伸出小手,数着上面如同星辰般的金色标记,清脆的讨论声在广场上回荡。他们身后跟着几位桃花村的村民,手中捧着竹篮,里面装着刚从自家灵田采摘的新鲜灵草——这是村民们特意带着孩子来的,想让晚辈亲眼看看修真界的地脉全貌,从小在心里种下守护的种子。
苏清寒与墨渊恰好从联合学堂走来,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相视一笑。“当初提议镌刻这张地脉图时,只想着把守护成果记录下来,方便后人查阅。”苏清寒放缓脚步,指尖轻轻拂过石碑上流转的金色灵纹,“没想到现在倒成了修真界的‘启蒙地’,连村落的孩子都来这里认识地脉。”墨渊的目光落在孩童们满是好奇的脸上,眼中带着柔和的笑意:“信念本就该从小培养。他们是修真界未来的守护者,现在种下的这颗种子,将来定会在时光里扎根,长成能庇护山河的参天大树。”
就在这时,林小满抱着一卷竹简匆匆赶来,额角还沾着些许墨渍,显然是刚从书房整理完资料。“苏长老,墨尊上!上月的《地脉监测月报》整理好了!”她将竹简展开,上面用墨笔详细记录着各地地脉节点的监测数据:灵脉谷的灵气浓度稳定在每立方丈七十五单位,深海灵渊的核心节点能量波动幅度小于百分之三,迷雾高原新发现的灵草群落已形成初步生态循环……每一组数字旁都标注着监测人姓名、时间与具体位置,严谨得没有半分疏漏。“更让人惊喜的是,南疆苗寨刚传来回信,阿珠改良的灵蛊预警术已经在周边五个村落推广开了!”林小满语气难掩兴奋,“不少村民都学会了用灵蛊卵感知地脉异动,上个月还成功提前预警了一次小型地脉偏移,及时避免了灵田受损。”
苏清寒接过竹简,逐页仔细翻阅,指尖在“南疆苗寨”的记录处轻轻停顿:“阿珠这孩子悟性极高,能将苗寨世代相传的蛊术与地脉守护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偏远地域的守护之路,这份创新难能可贵。”她抬头看向墨渊,眼中带着提议的神色,“我们应当把她的经验收录到《地脉守护全书》的修订版中,再配上灵蛊培育的简易图谱,让更多缺乏高阶法器的村落能借鉴这种低成本的预警方法。”墨渊点头赞同,补充道:“还可以正式邀请阿珠来联合学堂担任客座讲师,让她面对面把灵蛊预警术教给新弟子。口述教学比文字记录更直观,能让技法传承得更完整。”
当日午后,护世盟的传讯塔突然亮起淡蓝色光芒,一枚来自极北冰渊的传讯符快速飞来,落在苏清寒手中。符纸上的字迹带着明显的冰晶寒气,内容却令人振奋:驻守修士在冰渊西北边缘发现了一处成片的冰属性灵草群落,这些灵草不仅能自主吸收天地灵气滋养地脉,其叶片还能入药,炼制出抵御极寒的丹药,对长期驻守冰渊的修士帮助极大。苏清寒与墨渊商议后,决定带着陈默、李薇等四名新弟子一同前往查看——既为确认灵草特性,也想借此机会让新弟子实地学习灵草与地脉的共生关系,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
飞舟穿越云层向极北飞去,舱内,新弟子陈默捧着《地脉守护全书》,不时指着其中“灵草与地脉关联”的章节,向苏清寒请教:“长老,书中说每种灵草都与特定地脉绑定,可这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为什么像冰灵草只能在极北生长,换了南方雨林就活不成?”苏清寒放下手中的地脉图,笑着用比喻解释:“这就像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灵草也有自己的‘灵气偏好’。极北的冰灵草适应了纯净、寒冷的冰属性灵气,就像习惯了清淡饮食的人突然吃重油重盐的食物,自然难以适应。”她指着窗外掠过的雪山,继续说道,“你们这次去考察,要重点观察灵草生长环境的灵气类型、温度、土壤特性,把这些细节都记录下来。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正是解开灵草与地脉共生之谜的关键,也是未来人工培育灵草的基础。”
飞舟抵达极北冰渊时,驻守修士早已穿着御寒法袍在冰原上等候。跟着他们来到灵草群落所在地,眼前的景象让众人眼前一亮:一片泛着淡蓝色微光的灵草覆盖在平整的冰面上,叶片薄如蝉翼,在寒风中轻轻颤动却不结冰。灵草群落中央,几枚巨大的冰魄源晶散发着柔和的蓝光,灵气在灵草与晶核之间缓缓流转,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生态循环。“我们给这种灵草取名‘冰蓝苔’。”驻守修士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一片叶片,“经过测试,它们能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杂质,相当于给地脉周边的灵气做‘净化’。用叶片炼制的‘御寒丹’,能让修士在零下五十度的环境中减少三成灵力消耗,以后驻守冰渊就不用频繁更换御寒法器了。”
墨渊取出地脉探测仪,将探头贴近灵草根部的冰层,屏幕上的数据快速跳动。他一边记录一边解释:“这些冰蓝苔的根系能深入冰层,直接吸收地脉中的冰属性灵气,同时又会将自身转化的温和灵气反哺地脉,形成良性互动。”他转头对新弟子们说,“我们要在灵草群落周围布设三层防护圈:外层用冰晶石划定范围,中层设置简易预警符,内层禁止任何人踏入,防止人为破坏这份共生平衡。”陈默、李薇等弟子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搬运冰晶石,有的绘制预警符阵,动作虽略显生疏,却格外认真,不时相互提醒着细节,将学堂学到的阵法知识一点点落到实处。
在冰渊停留的两日里,众人不仅完成了灵草特性的全面考察与防护圈设立,苏清寒还特意将冰蓝苔的人工培育方法拆解成简单步骤,手把手教给驻守修士:从冰层厚度的选择,到灵气浓度的控制,再到病虫害的预防,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离开时,陈默站在防护圈外,望着成片的冰蓝苔在寒风中闪烁微光,语气满是感慨:“以前总觉得地脉守护就是修复破损节点、监测能量波动,今天才知道,还要研究灵草与地脉的共生关系,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原来守护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由这么多细致的小事组成的。”
返回两界山后,苏清寒与墨渊用三日时间,将冰蓝苔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图文并茂的报告,补充到《地脉守护全书》的“灵草篇”中。与此同时,来自修真界各地的好消息如同雪花般传来:东海桃花岛的渔民们,利用潮汐珠的能量与简易聚灵阵,在海边建立了灵鱼养殖区,既提高了灵鱼产量增加收入,又避免了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西域断云峰的驻守弟子,将耐旱聚灵草的种子分发给周边沙漠部落,指导他们在绿洲边缘种植,如今已有上千亩沙漠长出了绿色,周边地域的灵气浓度较往年提升了一成;南方雨林的修士们,还在瘴气沼泽的旧址上建立了灵草培育基地,培育出的清灵草已能批量供应,有效缓解了低阶修士净化轻微戾气的需求……每一条消息,都诉说着修真界蓬勃的生机与长久的繁荣。
夜幕降临,两界山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清晰地横跨在夜空。苏清寒与墨渊并肩站在议事坛的露台上,望着远方村落闪烁的灯火,听着护世盟的青铜钟声在夜空中缓缓回荡,穿透云层,传遍四方。“你看,”苏清寒轻声开口,声音被晚风轻轻托起,“我们当初守护地脉,只是想结束战乱、恢复安宁。如今却看到,这份守护早已超出了地脉本身,还滋养了这片天地的生机,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墨渊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夜的微凉,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这份和平是无数人用信念与汗水换来的,自然需要一代又一代地守护下去。但我从不担心未来——你看那些年轻弟子,那些村落百姓,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守护。只要这份信念不灭,薪火代代相传,修真界的山河就会永远无恙,属于这片天地的新篇章,也会永远续写下去。”
月光如水,洒在两界山的每一寸土地上,照亮了地脉全图石碑上的金色灵纹,也洒在每一位守护者的心中。他们深知,守护的旅程从无终点,但只要每个人都心怀敬畏与信念,携手同行,修真界的未来就会永远充满光明,永远繁荣昌盛,直到千秋万代,直到地脉永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