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入口的晨光里,绵延数公里的车队正缓缓驶入收费口,轮胎碾过路面的嗡鸣与群众的呼喊声交织成一片滚烫的声浪。
围栏外,无数双手臂高高挥舞,有人举着连夜赶制的标语,红底白字上“致敬英雄”的字迹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有人捧着还冒着热气的保温桶,踮着脚尖试图把心意递得更远;
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孩童,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反复喊着“一路平安”。
车队里的战士们隔着车窗抬手致意,年轻的脸庞上满是动容,有人悄悄抹了把眼角,又挺直了脊梁,朝着人群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这段群众欢送的视频被路人上传到网络后,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全国范围的涟漪。
没有江岸市这般万人空巷的盛大场面,却有无数城市的群众用自己的方式接力这份热忱。
北到漠河的边防哨所,南至三亚的消防驻地,西抵喀什的武装部,东达舟山的海军码头,各地的公职单位门口,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身影。
他们大多“有组织、有预谋”,趁着岗哨换班的间隙,把塞满特产的包裹、贴着便签的零食往门卫室一塞,转身就往巷子里跑,脚步轻快得像偷了蜜糖的孩子,生怕被执勤人员“逮住”回赠。
一时间,社交平台被各类“投食名场面”刷屏:有大叔扛着整箱苹果冲进派出所,放下箱子就窜上电动车绝尘而去,只留下监控里模糊的背影;
有阿姨们组队给消防队送手工饺子,趁着消防员训练的空档,把保温箱堆在门口,还附上一张“不许送回来”的纸条;
更有学生们抱着攒了许久的笔记本,偷偷放在武装部的岗亭外,扉页上写满了对军人的敬意。
当然也有“失手被擒”的情况。
有个小伙子给驻地送刚炖好的羊肉汤,转身时被战士们笑着拦住,硬拉进了食堂。
原本只想“匿名投喂”的他,被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围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喝汤,最后撑得扶着墙出门,拍了段“被迫干饭”的视频发到网上,配文“早知道被逮到能吃这么好,我就光明正大来了”,引来数十万网友点赞调侃,评论区里满是“羡慕这种‘甜蜜的负担’”“这就是双向奔赴的爱啊”。
国内的欢乐氛围感染了外网。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视频被搬运到海外平台后,外国网友们纷纷留言追问:“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群众会主动给公职人员送东西?”
“我们国家的军队和民众从来没有这样的互动,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的国内网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科普+嘚瑟”的机会,在评论区里骄傲地解释“这是华夏军民鱼水情”
“我们的军人、警察、消防员一直守护着我们,我们也把他们当亲人”。
看着华夏网友分享的各类互动视频。
战士们帮老乡抢收庄稼、消防员救援后帮居民修补屋顶、警察背着迷路的孩子找家人。
外国网友们羡慕不已:“原来军队不只是战争机器,还能和民众这么亲近”
“这样的国家氛围太温暖了,真让人向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网很快又涌现出更多华夏公职人员与群众的互动集锦:暴雨中交警背着老人蹚过水洼、山区民警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消防员救下宠物后温柔安抚主人……
这些真实而温暖的瞬间,让外国网友们纷纷赞叹“华夏军人是真正的军人,可敬又可爱”
“这样的公职人员,值得民众的爱戴”。
国内网友刷着这些海外评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被认可”的爽快。
然而,群众的热情实在太过高涨,各地公职单位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有的派出所一天能收到几十箱零食,仓库都堆不下了;
有的消防队门口天天有人“蹲点投喂”,岗哨不得不增加巡逻频次;
甚至有武装部因为收到的特产太多,只能分发给周边的困难群众。
无奈之下,各地只能临时增加岗哨,一方面是为了引导群众有序表达心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拦截”过度投喂的物资,避免造成浪费。
与此同时,燕京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却格外严肃。
夜袭队的两位分队长徐天和梁泽,在江岸市事件结束后不久,就被紧急召回总部,参与一场为期三天的重要会议。
会议室里坐满了军委大佬,就连国家最高层的两位老人也亲自到场,足以见得这场会议的分量。
“江岸市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仅仅两支夜袭分队,已经无法覆盖全国的需求。从基地出发到事发地点,哪怕是最快的运输机,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在这几个小时里,异生兽足以造成巨大的伤亡。如果发生巨大化异生兽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徐天点头附和:“没错,江岸市的作战中,我们虽然最终解决了异生兽,但前期因为支援不及时,还是有群众受伤。如果全国每个城市都能有一支作战小队,就能第一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梁泽补充道:“而且参与江岸市战斗的战士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异生兽作战经验,他们可以作为核心力量,带动新组建的队伍快速形成战斗力。”
会议上,众人围绕夜袭队扩建的各项事宜展开了激烈讨论。
人员筛选标准、武器装备配置、基地建设规划、监测系统升级……
最终,高层拍板决定:在全军范围内筛选综合素质过硬、单兵作战能力突出或在特殊领域有专长的战士,优先为全国600多座核心城市组建夜袭分队,县乡镇的队伍则逐步补充;
国科院暂停其他非紧急项目,集中所有资源研发风暴枪,确保新组建的队伍能尽快配备先进武器;
生物研究中心加大投入,重点分析异生兽的特有波动,提升监测精度。
关于人员筛选,徐天和梁泽的建议被采纳:优先从参与江岸市战斗的作战小队中选拔骨干,这些战士经历过实战,熟悉异生兽的习性和作战技巧,将他们平均分配到各个城市的分队中,能有效保障新队伍的作战能力。
同时,原本的夜袭一分队、二分队也将扩编至5-7人,仍由梁泽和徐天担任队长,驻守燕京总部,作为机动力量,一旦出现巨大化异生兽事件或地方分队无法应对的情况,立即前往支援。
夜袭队的代号也重新进行了编排:梁泽带领的一分队为001,徐天带领的二分队为002,随后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的顺序,依次赋予各地分队代号003、004、005……直至覆盖全国所有核心城市。
每个城市的夜袭分队基地都在紧急筹建中,根据城市规模和重要性。
基地配置有所不同: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基地,除了作战小队,还配备了专业的监测组、情报组、医疗组、后勤组,总人数可达100人;
而中小型城市的基地,人员配置在30-50人左右,确保满足基本作战和保障需求。
这样的配置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能保证各分队的作战效率。
监测系统的升级也提上了日程。江岸市的人工安装式生命监测系统,显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耗费的人力物力太过庞大。
高层决定,由航天局牵头,紧急发射一颗专门的异生兽监测卫星,与天宫空间站配合,实现对全国范围内异生兽波动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同步给对应城市的夜袭分队。
就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推进夜袭队扩建工作时,林沐泽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梁泽多次拨打他的电话,听筒里始终传来“您所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提示音,就连总部的情报系统,也只能追踪到他大致的去向。
这段时间,他几乎都在国外。
情报显示,国外多个人烟稀少的地区,近期频繁出现动物变异的巨大化事件。
而每次事件发生时,都会有巨人现身,解决掉巨大化异生兽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梁泽心中满是担忧:变身巨人必然要消耗巨大的体力,甚至可能损伤身体机能,林沐泽在国外作战,有没有受伤?身体能不能承受?
直到一次与王紫龙通话,梁泽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王紫龙告诉他,林沐泽每次战斗结束后,都会前往他那里接受治疗。
上次见面时,王紫龙已经坦白了战神警备队的存在,而这个秘密,目前也只有梁泽、徐天等少数几人知晓。
另一边,凯黔市的林沐泽家中,楚南、刘指导、叶凡和蓝海棠,总会趁着周末的时间回来看看。
他们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把冰箱里的食材换了一批又一批,从春天的鲜笋到夏天的瓜果,再到秋天的板栗,却始终没能等到林沐泽的身影。
桌上的留言本翻了又翻,空白的纸页上,没有任何他留下的字迹。
后来,王紫龙也回到了清华大学,每次楚南他们回去,都会顺路带上他。
几人坐在客厅里,聊着各自的近况,聊着夜袭队扩建的消息,聊着国外出现的巨大化事件,话题总会不自觉地绕回林沐泽身上。
“他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蓝海棠轻声问道,语气里满是担忧。
叶凡摇摇头但没有说什么。
没有人放弃,就像当初约定好的那样,他们依旧定期回来打扫屋子,补充冰箱里的食物,仿佛在等待一个远行的家人,随时可能推门而入。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那种平静的状态,只是这份平静里,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而这份平静之下,夜袭队的扩建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的队伍正在组建,新的基地正在落成,新的监测系统即将上线,华夏大地,正悄然构建起一道更加强大的防线,等待着下一次挑战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