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 > 第65章 阴雨测试证稳定 新茶品鉴引合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阴雨测试证稳定 新茶品鉴引合作

周四清晨的溪云谷,天空被一层薄雾笼罩,细密的春雨如牛毛般洒落,雨丝落在茶树鲜嫩的叶片上,迅速汇聚成晶莹的水珠,顺着叶脉滚落进松软的土壤里。林静云撑着一把透明雨伞,刚走到储能测试点,就看到张启山教授带着两名技术人员在设备旁忙碌——他们正用塑料扎带固定透明防雨棚,棚顶的弧形设计既能挡住斜飘的雨水,又不会遮挡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的视线,控制面板上跳动的参数在雨雾中依旧清晰可辨。

“林书记,您来得正好!”张教授抬起头,脸上沾着几点雨珠,手里握着一台黑色的湿度检测仪,“现在环境湿度已经达到85%,完全符合阴雨测试的预设条件。我们提前给电池加装了防水绝缘套,还将控制系统切换到‘防雨模式’,接下来重点监测两个指标:一是电池外壳的绝缘性能,避免雨水渗入导致短路;二是供电稳定性,看电流会不会因为湿度变化出现波动。”

技术人员按下启动键的瞬间,灌溉喷头缓缓从地面升起,水流穿过细密的雨丝,形成一道朦胧的水幕洒向茶园。林静云凑近控制面板,屏幕上的电流数据始终稳定在1.4-1.6A之间,电压也保持在220V的标准值,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波动。“目前来看,防水措施很到位,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张教授指着数据曲线,“我们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直到雨停,这样能更全面评估阴雨天气下的设备性能。”

周烈这时也撑着伞赶到了,他走到测试点旁,目光落在运转的设备上,不时点头:“比我预想中还要稳定,这种高湿度环境下还能保持正常供电,后续推广到其他乡镇的农田,应该不用太担心天气影响。”林静云笑着从包里掏出一份测试记录表递给他:“从昨天早上启动到现在,电池已经连续运行22小时,剩余电量还有18%,按这个消耗速度,完全能满足两天的灌溉需求,比最初预计的续航时间还长。”

两人正讨论着,茶农王老伯扛着锄头路过,看到雨中运转的灌溉设备,忍不住停下脚步,隔着防雨棚往里张望:“这机器下雨天也能正常用?以前拉电线灌溉,一到下雨天就怕漏电,只能停工。现在有了这小盒子,就算赶上梅雨季节,也不用担心茶园缺水了!”张教授闻言,笑着解释:“老伯您放心,这电池做了三层防水处理,就算雨水溅到上面也没事,以后灌溉再也不用看天气脸色了。”

上午十点,雨势渐渐变小,天空透出几分微光。林静云带着周烈前往位于山脚下的茶叶加工厂。刚走到厂区门口,浓郁的茶香就顺着风飘来——车间里,第一批春茶的烘干工作已经完成,几位工人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正将封装好的白茶礼盒整齐地码放在托盘上,每个礼盒上都印着溪云谷的茶园风景,显得精致又有特色。

赵厂长看到两人进来,立刻拿着一盒刚包装好的茶叶迎上来,脸上满是笑意:“林书记、周先生,这是用造纸厂的环保礼盒装的特级白茶,每盒200克,我们定价688元。昨天上海的收购商又打来电话,说尝了样品后特别满意,想追加50盒的订单,还说要把咱们的茶叶推荐给其他合作的茶商,帮咱们拓展上海的高端市场。”

周烈接过礼盒,小心地打开盒盖,一股清新的兰花香立刻扑面而来。他拿起几片茶叶凑近观察,茶叶条索匀整,色泽银白,表面还覆盖着细密的白毫。“品质确实好,比我去年在省里茶叶博览会上喝的特级白茶还要醇厚。”他用指尖捏起一片茶叶,感受着叶片的柔韧度,“这种品质在高端市场肯定很受欢迎,你们有没有考虑做线上推广?比如搞几场直播带货,让主播在茶园里现场采茶、制茶、品茶,直观展示茶叶的品质和种植环境,应该能吸引不少消费者。”

林静云眼前一亮,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让陈晓雨牵头,从茶农里选几个形象好、口才棒的年轻人,培训他们做主播。直播的时候,既能展示茶园的生态环境,又能让观众看到有机肥种植、环保包装的全过程,突出‘绿色有机’的特色,增加产品的吸引力。”赵厂长也连忙点头:“我这就去联系直播平台,争取下周就能开启第一场直播。”

下午两点,溪云谷传习所里举办了新茶品鉴会,邀请了本地十多家茶商和三家旅行社的代表参加。传习所的院子里摆着几张木质长桌,桌上铺着浅灰色的桌布,每个座位前都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和一小罐新茶。陈晓雨穿着一身淡绿色的传统茶服,头发挽成发髻,手里提着紫砂壶,熟练地为嘉宾们冲泡白茶。热水注入茶壶的瞬间,茶香四溢,茶汤倒入茶杯后,清澈透亮,入口清甜,回甘悠长。

“各位嘉宾,今天给大家品鉴的是我们溪云谷今年的第一批特级白茶,采用农业工程学院优化后的有机肥种植,茶多酚含量达到18.2%,氨基酸含量3.5%,比往年的茶叶品质提升了不少。”陈晓雨边倒茶边介绍,“大家可以细细品尝,感受一下它的香气和口感。”

嘉宾们端起茶杯,轻啜慢品,不时发出称赞声。一位来自市区的茶商放下茶杯,立刻对林静云提出合作意向:“我们店里主要做高端茶叶销售,今年想把溪云谷的白茶作为主推产品,首批先订200盒,后续根据销量再追加订单。另外,我们还希望能定制专属包装,在礼盒上印上我们店的logo,突出‘溪云谷有机茶’与我们品牌的合作特色,您看可行吗?”

旁边一家旅行社的代表也紧接着开口:“我们想针对新茶推出‘溪云谷新茶品鉴之旅’,行程包括茶园观光、采茶体验、制茶培训和新茶品鉴,还会安排游客入住村里的民宿,品尝茶香宴。下周我们就能组织第一批游客过来,预计每期接待30人,每月安排4期,您看这个方案怎么样?”

林静云看着热闹的品鉴会现场,对身旁的周烈小声说:“没想到一场小小的品鉴会能引来这么多合作意向,之前还担心新茶的销路,现在看来完全不用愁了。茶旅融合的路子,真是走对了。”周烈笑着点头:“这是因为你们的茶叶品质过硬,又有完整的绿色产业链支撑,才能吸引这么多合作伙伴。”

傍晚时分,林静云正和周烈在茶园步道上散步,手机突然响了,是高瀚打来的。“林书记,好消息!省农业厅刚才给我打电话,邀请咱们青云市参加下个月在省会举办的‘全省绿色农业博览会’,让我们展示有机肥生产、环保包装研发和储能技术应用的配套成果。”高瀚的声音里满是兴奋,“这可是个推广咱们青云绿色产业模式的好机会,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企业来合作,甚至可能争取到省级的产业扶持政策。我已经开始整理参展资料,下周就能拿出初步方案,您看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

“参展资料要重点突出‘产学研融合’和‘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这两个特色。”林静云叮嘱道,“把储能技术在茶园的测试数据、有机肥提升茶叶品质的检测报告,还有茶旅项目带动村民增收的案例都加进去,用真实的数据和案例说话,这样更有说服力。另外,再准备一些新茶样品和环保包装样品,让参会嘉宾能直观感受我们的成果。”

挂了电话,林静云与周烈继续沿着步道往前走。夕阳穿透云层,在天空中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映照在茶园里,将茶树染成温暖的金黄色。“这次回青云,感觉这里的变化比我想象中还要大。”周烈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新能源产业园,语气里满是欣慰,“从传统高耗能企业转型,到农业与新能源、旅游业融合发展,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你这一年多的付出,没有白费。”

林静云笑着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张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赵厂长、李厂长他们对企业转型的坚持,茶农们积极配合新技术推广,还有你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帮助,少了谁,青云的绿色发展都走不到今天。”

回到市区后,林静云在办公室里整理当天的合作意向——旅行社的“新茶品鉴之旅”合作方案、茶商的定制包装订单、线上直播的筹备计划,还有省农业博览会的参展方案,每一项都让她充满期待。她打开电脑,开始撰写参展资料的提纲,将青云市绿色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成果和社会效益一一梳理,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博览会上好好展示青云的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这种“产学研融合、全产业链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