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 > 第30章 茶苗枯死与舆情暗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茶苗枯死与舆情暗战

初春的青云市,市委大院里的雪松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林静云站在办公室窗前,指尖轻触微凉的玻璃。周烈凌晨送来的加密简报显示,李国华的秘书连续三天深夜出入省城某网络科技公司,而这家公司最近承接了青云市多个单位的宣传业务。

通知宣传部,九点召开网络舆情分析会。林静云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她注意到简报最后附了一份网络热度分析报告,显示青云茶业近期的搜索量异常攀升。

会议室内,春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会议桌上。李国华提前到场,正与宣传部长低声交谈。见林静云进来,他笑着抬头:正好在说网络宣传的事。今年溪云谷春茶上市,需要加大推广力度。

宣传要实事求是。林静云从容落座,特别是农产品推广,要避免过度包装,更要防范虚假宣传。她翻开笔记本,我建议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溪云谷茶叶进行质量认证。

这时办公室送来急件:省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对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查。文件特别提到要防止个别地区为追求政绩而进行虚假宣传。

省里的通知很及时。李国华将文件推至桌面中央,我建议对溪云谷茶叶率先进行抽查,既是响应省里要求,也能为产品正名。

林静云敏锐地察觉到,这份文件的出台时间点颇为微妙——正是溪云谷春茶即将上市之际。她沉着回应:抽查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建议采取飞行检查方式,不提前通知,不搞形式主义。

会后,林静云直接让司机开往溪云谷。春日的茶山绿意盎然,王老伯正在茶园里检查新芽长势。林书记,您来得正好!老人兴奋地指着一片新茶,今年春茶长势特别好,预计产量能增加三成。

但就在林静云蹲下查看茶苗时,发现部分茶苗的叶片出现了异常枯斑。这是怎么回事?她轻声问道。王老伯脸色顿时凝重:前几天还好好的,就这两天才出现的问题。已经请了农技站的技术员来看过,说是可能感染了新型病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行的周烈发现茶园周边有几个陌生人在拍照,行为鬼祟。林静云立即指示:请农业局派专家会诊,同时注意保护现场,未经允许不得外人进入。

返程途中,周烈汇报新发现:有网络水军正在一些论坛预热青云茶叶农药超标的负面话题,而雇佣水军的Ip地址指向省城那家网络科技公司。

三天后,问题突然爆发。一则题为《网红茶叶背后的真相》的帖子在多个网络平台发酵,配图正是溪云谷茶园里出现枯斑的茶苗。发帖人自称是良心茶农,声称溪云谷茶叶农药超标,并暗示当地政府包庇问题。

立即启动舆情应对预案。林静云在紧急会议上部署,第一,请农业局公布正在进行的检测流程;第二,邀请媒体和消费者代表参观茶园;第三,对网络传言依法追查源头。

但李国华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检测,反而会让人以为我们真有问题。我建议冷处理,等风波自然平息。

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冷处理。林静云坚决否定,越是回避,越会让人怀疑。我们要主动透明地公开信息。

她亲自带队再访溪云谷。这次,她特意邀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同行。检测结果显示,茶苗枯斑是由于气温骤变引发的生理性病害,并非农药超标。王老伯也站出来澄清:我们茶园从来不用高毒农药,这些都有采购记录可查。

然而,网络攻击却升级了。新的帖子开始人身攻击,称林静云与茶叶经销商存在利益输送。更棘手的是,有自称内部人士爆料,称溪云谷项目获得政府补贴存在违规操作。

周烈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网络账号与李国华侄子经营的一家公关公司有关联。而这家公司近期资金流动异常,有多笔大额资金从省城某企业转入。

是时候反击了。林静云在深夜的办公室里沉思。她让办公室整理溪云谷项目完整的补贴发放记录,同时请审计局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春茶上市当天,林静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透明品鉴会。邀请媒体、消费者代表、茶叶专家共同参与,现场随机抽样送检,全程网络直播。检测结果当场公布:各项指标合格,部分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周烈配合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了造谣的网络账号。调查显示,这些账号与一家被查处过的网络水军公司有关联,而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李国华侄子的商业伙伴。

李国华开始表现出不安,在常委会上主动提出:要加强对干部亲属经商行为的管理。但林静云注意到,他说话时眼神闪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桌面。

就在舆情逐渐平息时,新的危机又出现了。有举报信称溪云谷项目征地过程中存在违规,并附上了所谓的。但林静云一眼就看出,这些所谓的证据文件格式与当年使用的格式不符,明显是伪造的。

举报信提到的征地时间,当时那片地还是荒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农户搬迁林静云在调查会上指出破绽,而且文件使用的公章格式也是错误的。

王老伯带着几位老茶农来到市委,递交了联名信:我们愿意用身家性命担保,溪云谷项目每一步都公开透明。老人们朴实而坚定的话语,让在场的干部动容。

随着调查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伪造证据的是一名被开除的前村干部,他承认受人指使,而指使人正是李国华秘书的远房亲戚。

这件事要依法处理,但也要注意分寸。林静云在案情分析会上强调,重点是查清事实,教育干部,不是搞扩大化。

春末的阳光温暖和煦,溪云谷的茶园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新茶上市后供不应求,网络上的负面声音也逐渐消散。但林静云知道,这场舆情暗战背后,是更深层次的较量。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应对舆情不能简单封堵,而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这场风波让她更加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既要敢于直面问题,也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