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 第44章 正白旗整军待发 吴拜献策定突袭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正白旗整军待发 吴拜献策定突袭策

崇德元年冬月十三日巳时,正白旗营地内旌旗猎猎,五千精骑按十队分列,甲胄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多尔衮身着玄色镶白边亲王朝服,腰佩鲨鱼皮鞘佩刀,站在点将台上,身后立着吴拜、苏拜、图尔格、伊尔登、刚林、罗什、苏纳、锡翰、巩阿岱、穆里玛等白旗核心将领与文臣,皆是神色肃穆——三日后便是大军集结鸭绿江畔的日子,今日需敲定突袭江华岛的最后细节。

“都到齐了,便开始议事。”多尔衮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三日后随本王突袭江华岛,五千精骑需分为五队:吴拜率第一队为先锋,负责探查路径与夺取滩头;图尔格率第二队为左翼,防备朝鲜水军侧袭;伊尔登率第三队为右翼,保护粮草与渔船;苏拜率第四队为中军接应,随本王行动;刚林、罗什、苏纳负责记录战报与联络;锡翰、巩阿岱率第五队为后卫,防止退路被断。穆里玛、锡翰留守盛京,协助额娘处理王府事务,同时监视正黄旗动向,不得有误。”

“嗻!”众人齐声应下,吴拜上前一步,躬身道:“王爷,江华岛四面环海,朝鲜水军虽弱,但每日涨潮时会有巡逻船在汉江口游弋,若我们直接率骑兵渡海,定会被发现。末将有一计——可提前在鸭绿江畔征集朝鲜渔船,让士兵伪装成朝鲜渔民,趁涨潮时靠近江华岛滩头,待登陆后再突袭王宫。”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吴拜此计甚妙。渔船从何处征集?如何确保渔民不泄露消息?”

“末将已命人在鸭绿江南岸的朝鲜村落征集渔船,”吴拜道,“那些村落多为汉民与朝鲜杂居,汉民对朝鲜官府不满,末将许以‘归附大清后免三年赋税’,他们愿协助我们——渔船共征集了八十艘,每艘可载十人,足够五千精骑分批登陆。至于渔民,已安排他们暂居营地后侧,由苏纳率百人看守,待突袭成功后再放归,确保消息不泄露。”

苏纳立刻躬身补充:“王爷放心,看守的士兵皆是白旗老卒,绝不会让渔民擅自离开。且末将已让渔民画了江华岛滩头的地形图,标注了守军布防的薄弱处,可作为突袭参考。”

“好。”多尔衮点头,转向图尔格,“左翼防备朝鲜水军,需多少兵力?”

图尔格道:“朝鲜水军战船多为小型哨船,无红衣大炮,末将率五百骑兵,携带火箭与火铳,若遇巡逻船,可直接用火攻驱散,无需过多兵力。”

“需谨慎,”索尼忽然开口——他昨日奉皇太极之命,今日赶来协助多尔衮部署,此刻上前一步道,“王爷,朝鲜水军虽弱,但江华岛节度使具宏并非无能之辈,此人早年随朝鲜国王平定过倭寇,对水战尚有经验。且滩头定有守军驻守,若我们登陆时被发现,恐会陷入重围,需派死士先夺滩头,为后续部队开路。”

此言一出,帐内寂静片刻,图赖(正黄旗骁将,此次随多尔衮出征)立刻上前单膝跪地:“王爷,末将愿率两百死士为先锋,趁涨潮时首批登陆,夺取滩头后插起白旗,指引后续部队!”

多尔衮看着图赖,心中暗忖——图赖虽属正黄旗,但素来与皇太极心腹鳌拜不和,此次主动请战,怕是想借白旗军功摆脱正黄旗的排挤。他点头道:“图赖勇勐,可任先锋。但需记住,夺滩头时尽量减少伤亡,若遇顽强抵抗,可放火箭为号,本王会派苏拜率中军接应。”

“末将遵令!”图赖躬身应下,起身归队。

伊尔登此时开口:“王爷,粮草已备好,足够五千精骑十日之用,由第三队随身携带,但若突袭超过十日仍未成功,恐会断粮——需提前安排后续补给。”

“此事本王已有安排。”多尔衮道,“三日后多铎会随阿济格主力攻义州,本王已与他约定,若十日之内本王未派人联络,他便率镶白旗一部佯攻平壤,吸引朝鲜军注意力,届时朝鲜定会从江华岛调兵支援,我们便可趁机突袭;若十日之内成功,便派罗什快马通报多铎,让他按原计划配合阿济格攻义州。”

刚林提笔记录,抬头问道:“王爷,佯攻平壤的具体部署需写入战报吗?若被皇太极陛下知晓,恐会问责‘擅自更改计划’。”

“不必写入正式战报,”多尔衮道,“本王已写好密信,三日后亲手交给多铎,此事只需你我与多铎知晓,待事成之后再向皇上(皇太极)禀报不迟。”

正说着,营外传来侍卫通报:“王爷,豫亲王多铎前来送行,已到营门外。”

多尔衮心中一动,对众人道:“你们继续商议细节,本王去迎十五弟。”

出了营门,果见多铎身着宝蓝色亲王朝服,率博尔惠、罗硕(镶白旗梅勒额真)等心腹赶来,身后跟着十余名亲兵,抬着两箱绸缎与百坛酒——显然是为多尔衮送行。

“十四哥,”多铎快步上前,语气带着担忧,“三日后便要出征了,你此去孤军深入,若阿济格十二哥正面攻义州不顺,不能及时牵制朝鲜军,你那边可就危险了。”

多尔衮拍了拍他的肩,引着他走到营侧无人处,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十五弟放心,这是密信,你收好。若十日之内没有我的消息,你便率镶白旗两千骑兵,佯攻平壤——平壤守将金自点胆小怕事,你只需将红衣大炮架在平壤城外,虚张声势,朝鲜定会从江华岛调兵支援,届时我便可趁机突袭;若十日之内我派人联络,你便按原计划协助十二哥攻义州,务必拖住朝鲜主力。”

多铎接过密信,贴身收好,语气坚定:“十四哥放心,若真到了那一步,小弟定按密信行事,就算被皇上问责,小弟也替你担着!”

“好兄弟。”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你也要多加小心,正面攻义州是硬仗,李适此人虽为汉降将,却对朝鲜忠心耿耿,定会拼死抵抗,你与十二哥需多用计谋,少硬碰硬。”

“小弟明白。”多铎点头,又从亲兵手中接过一坛酒,递给多尔衮,“这是辽东最好的烧刀子,十四哥带在身边,出征时暖暖身子——待你突袭成功,小弟在义州为你庆功!”

多尔衮接过酒坛,笑道:“好,一言为定。你也早些回营整训,三日后鸭绿江畔见。”

多铎拱了拱手,转身离去,博尔惠、罗硕等紧随其后。多尔衮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忖——有多铎在正面牵制,此次突袭便多了几分把握,只是阿济格素来与自己有隙,需防他故意拖延攻义州,给江华岛守军反应时间。

返回点将台时,希福正站在帐外等候,手中捧着一份明黄色封皮的文书——显然是皇太极的密令。见多尔衮回来,希福躬身道:“睿王爷,陛下有密令,命奴才即刻交予您。”

多尔衮接过密令,展开一看,上面写着:“突袭江华岛若俘获朝鲜宗室,无论身份高低,不得擅杀,需妥善押回盛京为质,待朝鲜议和时作为筹码。另,不得擅自与朝鲜签订任何条款,需待主力攻克义州后,由希福、索尼共同主持议和,钦此。”

多尔衮看完,将密令递给刚林收好,心中冷笑——皇上果然是想拿朝鲜宗室当人质,还想掌控议和权,不让自己抢功。但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对希福道:“劳烦希福大人跑一趟,本王定遵陛下旨意,俘获宗室后妥善押回,议和之事也会等主力攻克义州后再议。”

希福躬身道:“王爷明白就好。奴才还需赶回阿济格贝勒营中传达陛下旨意,便先告辞了。”

待希福离去,刚林低声道:“王爷,陛下这是怕您抢了议和的功劳,还想借宗室人质掌控朝鲜——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若真俘获宗室,需先派人押往白旗营地,而非直接送回盛京,免得被陛下拿捏。”

“本王知道。”多尔衮道,“吴拜,你安排十名心腹亲兵,若俘获朝鲜宗室,由他们单独押解,先送往鸭绿江畔的白旗临时营地,由穆里玛留守的人接应,待议和时再由本王亲自押往盛京——皇上想拿宗室当筹码,本王偏要让这筹码握在自己手中。”

吴拜躬身应下:“王爷放心,末将定安排妥当。”

此时,图尔格、伊尔登、苏拜等将领已商议完突袭细节,图尔格上前道:“王爷,滩头夺占、水军防备、粮草补给等细节已敲定,还请您过目。”

多尔衮接过战报草稿,仔细翻阅——上面详细写着:涨潮时间为冬月十六日午时,首批登陆由图赖率两百死士乘二十艘渔船,登陆后夺取北侧滩头;吴拜率第二队随后登陆,控制滩头两侧高地;图尔格率左翼在汉江口巡逻,驱散朝鲜水军;伊尔登率右翼保护渔船与粮草;苏拜率中军随多尔衮登陆,直奔江华岛王宫;后卫锡翰、巩阿岱负责看守退路与渔民。

“可行。”多尔衮点头,将战报递给刚林,“按此定稿,分发各队将领,今日午后开始整训,重点演练渔船登陆与滩头作战,务必做到熟练无误。”

“嗻!”刚林躬身应下,转身去安排。

苏拜此时开口:“王爷,朝鲜渔民说,江华岛王宫周围有三百守军,具宏的节度使衙门设在岛西侧,若我们登陆后直奔王宫,具宏定会率军回援,需派一队人马牵制他的兵力。”

“此事交给图赖。”多尔衮道,“图赖夺占滩头后,派五十人佯攻节度使衙门,吸引具宏注意力,本王率中军直扑王宫,速战速决——只要俘获宗室,具宏便会群龙无首,不战自溃。”

图赖上前道:“王爷放心,末将定能牵制住具宏!”

伊尔登又道:“王爷,粮草虽够十日,但需防备朝鲜军断我们的退路,末将建议在登陆后,派两百人守住滩头,确保渔船不被朝鲜水军焚毁,以便撤退或接应。”

“有理。”多尔衮道,“便由巩阿岱率两百人守滩头,保护渔船,若遇朝鲜水军,用火铳与火箭反击,不得擅自撤离。”

巩阿岱躬身应下:“末将遵令!”

帐外传来马蹄声,侍卫禀报:“王爷,礼亲王世子岳托、贝勒萨哈廉前来探望,说奉礼亲王之命,送来了十门小型红衣大炮,支援突袭江华岛。”

多尔衮心中一动——代善这是在示好,想通过两红旗的支持,巩固与白旗的联盟。他对众人道:“你们继续整训,本王去迎接岳托、萨哈廉。”

出了营地,岳托、萨哈廉已在营门外等候,身后跟着数十名亲兵,押着十门小型红衣大炮——这是两红旗在攻克义州时准备的武器,此刻送来,显然是代善的刻意安排。

“十四叔。”岳托、萨哈廉上前躬身行礼,岳托道,“父王听闻十四叔要突袭江华岛,特命侄儿送来十门红衣大炮,虽不如攻城用的大型火炮,却可用于滩头防御与突袭王宫,希望能帮上十四叔的忙。”

“二哥有心了,替本王谢过他。”多尔衮拱手道,“这十门大炮来得及时,正好用于压制王宫守军,你们有心了。”

萨哈廉道:“十四叔客气了。父王说,此次征朝需速胜,白旗突袭江华岛是关键,两红旗定会全力支持。另外,父王让侄儿提醒十四叔,阿济格十二叔性子急躁,恐在攻义州时急于求成,若有需要,十四叔可派人与侄儿联络,侄儿会劝说父王从中调和。”

多尔衮心中了然——代善是怕阿济格故意拖延,影响突袭计划,所以让萨哈廉来传信。他点头道:“多谢你们提醒,本王会注意的。大炮便交给图尔格安排,你们也早些回营,三日后鸭绿江畔见。”

岳托、萨哈廉应下,转身离去。多尔衮看着那十门红衣大炮,心中暗忖——有了这十门炮,突袭王宫便更有把握,代善的支持也让他少了几分后顾之忧,此次征朝,定能成功。

返回营地时,已近午时,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营地内,五千精骑仍在整训,喊杀声与马蹄声交织。吴拜、图尔格正指挥士兵演练渔船登陆,图赖率死士在模拟滩头的土坡上冲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王爷,”刚林走来,手中捧着定稿的战报与密信,“战报已分发各队,密信也准备好了,三日后交给豫亲王。另外,穆里玛派人来报,盛京方面一切正常,正黄旗没有异动,阿巴亥太妃也已知道突袭计划,让王爷务必保重。”

“知道了。”多尔衮接过密信,贴身收好,“告诉穆里玛,守好王府,看好那些朝鲜渔民,不得出任何差错。”

“嗻!”刚林应下。

多尔衮走到点将台旁,看着下方整训的士兵,对身旁的图赖道:“图赖,三日后突袭,滩头是关键,你率死士登陆后,需在半个时辰内控制滩头,插起白旗——若超时,本王便会认为你已失利,派苏拜率中军接应,明白吗?”

图赖单膝跪地:“末将明白!半个时辰内,定将白旗插在江华岛滩头!若做不到,末将提头来见!”

“好。”多尔衮扶起他,“本王信你。此次突袭成功,本王会向皇上举荐你,让你脱离正黄旗,调入镶白旗,如何?”

图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素来受鳌拜排挤,若能调入白旗,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他躬身道:“若能调入白旗,末将定对十四叔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多尔衮点头,不再多言。此时,苏拜前来禀报:“王爷,粮草已装车,渔船也已检修完毕,三日后可准时出发。”

“好。”多尔衮道,“今日午后继续整训,傍晚歇息,明日一早拔营,前往鸭绿江畔与主力汇合。”

“嗻!”众人齐声应下。

夕阳西下,正白旗营地的整训仍在继续,喊杀声在冬日的旷野中回荡。多尔衮站在点将台上,望着远处盛京的方向,心中暗忖——皇上想拿宗室当筹码,阿济格想争功,代善想制衡,此次征朝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权谋的较量。但他有信心,凭借这五千精骑与周密的计划,定能突袭成功,为白旗挣得更大的话语权。

“十四哥。”多铎去而复返,不知何时又回到了营地,手中拿着一份朝鲜地图,“小弟刚从阿济格十二哥营中回来,他已同意三日后按计划攻义州,小弟特来告知你一声,让你放心。”

多尔衮接过地图,上面标注了义州守军的布防,显然是多铎从阿济格营中拿来的。他笑道:“辛苦你了,十五弟。有你在正面牵制,本王便可放心突袭江华岛。”

多铎拍了拍他的肩:“我们兄弟,说这些干什么!三日后见,十四哥保重!”

“你也保重。”多尔衮道。

多铎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暮色中。多尔衮看着手中的地图,又望向江华岛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三日后,鸭绿江畔,便是他扬名立万的开始。

最后,多尔衮对图尔格的叮嘱:“三日后登陆,务必记住,滩头要快,王宫要稳,宗室要活——这三点,便是突袭成功的关键,绝不能出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