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燕山深处,夜凉如水。

“愚公工程处”的临时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像一块铁。

着烟,脚下的烟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马振邦坐在主位上一根接一根地抽

在他面前,那名来自德国的盾构机专家汉斯,正摊开着一份刀头磨损分析报告,脸上的表情比死了爹还难看。

“马总工,恕我直言,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物理定律的问题。”

汉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这里的花岗岩,莫氏硬度超过了7.5,内部还含有大量的石英晶体。我们的‘钢铁穿山甲’,是为挖掘沉积岩和变质岩设计的,用它来啃地球的骨头,就像用牙签去戳钢板,完全是自杀行为。”

“我计算过了。”汉斯推了推眼镜,指着报告上一个刺目的数字,“就算我们不计成本,每前进一米就更换一套全新的刀头,想要挖到一千米的深度,也至少需要……八十年。”

“八十年……”

在场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基建专家,他们参与过无数个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超级工程。

但“八十年”这个时间单位,还是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人生有几个八十年?

“补天”计划等得起八十年吗?

“德国佬就这点本事?”一个脾气火爆的来自铁道兵的老团长猛地一拍桌子,“他们的机器不行,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爆破!用炸药,给它炸开一条路!”

“不行!”一名地质专家立刻反驳,“这里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系丰富。大规模爆破极易引发塌方和透水事故!到时候别说挖隧道,我们所有人都得被活埋在这里!”

“那怎么办?就干看着?”

“要不……向总师求援吧?”有人小声提议。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马振邦身上。

马振邦缓缓抬起头,将手里那半截烟狠狠地摁在烟灰缸里。

“求援?”

他冷笑一声。

“总师把‘太阳’的设计图都画出来了,我们连给他挖个坑都挖不好,还有脸去求援?”

“我们这支队伍叫‘愚公’!

“愚公移山,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死磕精神!”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墙边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里拿出了一卷图纸。

那卷图纸,是陆云在临走前塞给他的。

当时陆云只说了一句:“如果机器不好使了就打开看看。”

马振邦“哗啦”一声,将图纸在巨大的会议桌上展开。

图纸的标题,写着一行充满了暴力美学的文字:

【超高频脉冲震荡破岩技术·实验型设计方案】

下面是一个造型极其诡异的钻头结构图。

它没有传统的刀盘,而是一个由无数个微型线圈和能量传导管组成的,如同蜂巢般的复杂矩阵。

旁边标注着它的工作原理:

“通过聚焦高频脉冲能量,引发岩石内部晶体结构共振,使其在原子层面自行崩解、粉碎。”

“这……这是什么?”汉斯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晶体共振?原子崩解?这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

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参数声音都在发抖。

“看这里!要求脉冲频率达到三百赫兹!还需要一个能瞬间产生数万焦耳能量的脉冲电源!最离谱的是这个,聚焦能量用的……是相位共轭激光器?我的上帝,这东西只存在于理论物理学家的梦里!”

“马总工!”汉斯激动地看着马振邦,“我承认陆总师是一个天才,但这份图纸太不切实际了!它所要求的每一个零件都超越了我们现有的工业水平!我们根本不可能把它造出来!”

是啊。

一份来自未来的图纸,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连图纸上的一个螺丝都造不出来。

然而马振邦却笑了。

他看着那份在所有人眼中都“不切实际”的图纸,就像看着一件稀世珍宝。

他转过头,看着那群垂头丧气的中国专家和工程师。

“各位。”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德国朋友说得没错,这份图纸确实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

“但是,谁告诉你们我们要一比一地把它完美复刻出来了?”

他猛地一拍图纸,发出一声巨响。

“总师给我们的,是思想!是原理!”

“我们没有相位共轭激光器,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发光的东西吗?”

“我们没有脉冲电源,难道我们就不能自己想办法攒一个吗?”

他环视着一张张错愕的脸,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

“在座的,都是在共和国最艰苦的年代,用算盘和锉刀造出原子弹、氢弹的老家伙!”

“我们什么时候,指望过别人施舍最先进的设备了?”

“别人有别人的阳关道,我们有我们的独木桥!”

他指着那份图纸,又指了指身后那片堆满了各种废旧零件的仓库。

“现在,我命令!”

“把那台报废的59式坦克的发动机给我拆了!当动力源!”

“把所有能找到的大功率探照灯,都给我集中起来!当激光器!”

“所有电工,跟我一起,用手工缠线圈,给他攒一个‘脉冲发生器’!”

“今天,我就要让德国朋友开开眼!”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

“什么叫……土法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