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 第272章 来自169号的绝密问卷!周李二人迎来大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2章 来自169号的绝密问卷!周李二人迎来大考!

秦月荣观察着张勤,第一次,用一种脱离工作的视角。

“169号,你这个问题,跨界了。”秦月荣的分析本能被触发,“从心理学角度,礼物是‘情感共鸣’的载体;从社会行为学……”

“说人话。”张勤直接打断。

她的大脑拒绝接收这种模糊的理论。

秦月荣停顿一秒,迅速切换了语言系统。

“你想送什么,取决于你想让他知道什么。”

“表达关心,送他缺的。”

“表达欣赏,送他爱的。”

“表达爱意,”秦月荣顿了顿,“送他独一无二,只属于你们的。”

张勤的眉头皱得更紧。

一堆废话。

她不知道他们缺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爱什么。

至于“独一无二”,这个变量根本无法定义。

“荣姐。”她换了个称呼。

“嗯?”

“你结婚了?”

秦月荣那万年不变的脸上,竟真的浮现出一抹笑。

“是,孩子都上幼儿园了。”

张勤彻底愣住。

“你先生是做什么的?”

“大学同学,”秦月荣的声线里有了温度,“他留校当了老师。”

张勤听完,身体向后靠倒在沙发上,呼出一口长气。

“好吧。”

“你不具备参考价值。”

秦月荣的笑意僵在脸上。

“为什么?”

“初始模型太简单。”张勤的语气,是在评判一份实验报告,“同学,知根知底,有共同记忆作为情感基础。变量太少,不适用于我的情况。”

青梅竹马,日久生情。

这种标准范式,对她眼下的修罗场,毫无借鉴意义。

“那……”秦月荣保持着专业,“您觉得,什么样的人,具备参考条件?”

张勤没回答,视线飘向门口。

那里,戳着一尊沉默的雕塑。

徐明。

秦月荣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瞬间了然。

她没说话,但一个专业的建议自动生成。

“或许,您可以问问他。”

“男人,了解男人。”

张勤的眼睛亮了。

对!逻辑闭环了。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仰头看着那堵沉默的人墙。

“徐明同志。”

“在。”徐明目不斜视。

“问个私人问题。”

“请讲。”

“如果一个……你喜欢的女孩,想送你礼物,让你高兴。你希望收到什么?”

徐明沉默了。

他那张被风霜雕刻的脸上,第一次出现类似“宕机”的表情。

足足十秒。

“不知道。”他吐出三个字。

张勤:“……”

秦月荣扶住了额头,感觉这个话题即将走进死胡同。

“但是,”徐明又补了一句,“只要是她送的,什么都行。”

张勤一怔。

这个答案,完全超出了她的逻辑范畴。

“为什么?”她下意识追问,“万一送的东西,你用不上呢?”

“用不用得上,不重要。”徐明的回答平铺直叙,“重要的是,她送了。”

“这代表,她心里有我。”

张勤的心,被这句话,不轻不重地撞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

“那如果,”她换了个角度,“我想送一份他真正喜欢,也用得上的东西。但我不知道他喜欢什么。”

“问。”

徐明只说了一个字。

“问?”

“对。”徐明终于侧过头,看了她一眼,“直接问。他喜欢什么,缺什么。”

“男人没那么复杂。”

“你问,他说,你送。他会更高兴。”

“因为这代表,你不仅心里有他,还很在乎他。”

说完,他又转回头,恢复成一尊没有感情的安保设备。

张勤站在原地,脑子里却有惊雷炸开。

问。

直接问。

这是最高效,最精准,错误率最低的办法!

她为什么要把一个简单的数据采集,变成一个复杂的心理学猜谜?

她转身,快步走回书桌。

“秦助理!”

“在。”

“准备两份信纸,信封,加急。”

这一次,张勤再无犹豫。

她拿起笔,在第一张信纸上,写下“李霄同志”。

然后,她开始罗列问题。

【1.日常伙食偏好:最喜欢的一道菜?最不喜欢的?】

【2.个人爱好:训练与任务之外。】

【3.个人尺码:常用衣物及鞋履。】

【4.近期需求:是否存在特别需要或想要的物品?】

写完,她拿起第二张信纸,写下“周怀瑾同志”。

同样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复制了一遍。

但在信的末尾,她停笔,重重添上一句。

【另:本次为纯粹的数据采集,旨在增进基础了解,不涉及任何情感测试。请务必提供真实答案,而非你预判后,我会喜欢的答案。】

写完,她长长吐出一口气。

完美。

她将两封信分别装好,递给秦月荣。

“一封寄京市,李霄收。”

“一封寄深市,周怀瑾收。”

秦月荣接过那两封信,看着张勤脸上那份完成了一次完美实验后的满足感,心情复杂。

她感觉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国宝级科学家,用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开启了她的恋爱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