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701研究所,硬件实验室。
这里成了“猎人”小组的临时技术据点,灯火通明,空气里全是松香和速溶咖啡混合的焦苦味。
巨大的实验台上,铺着两份手抄资料。
一份是“生命合金”的材料配比。
另一份,是“龙芯”的核心架构图。
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工整得像印刷品。
一个负责材料学的专家戴着白手套,举着放大镜,额角的汗快要滴下来。
“张总工,”他抬起头,嗓子发干,“‘钇’元素的配比,从0.012%改成0.021%。常规冶炼看不出区别,可一旦进入超高压锻造,晶体结构会瞬间崩溃。成品,就是一堆废铁。”
张勤没作声,看向另一边。
赵砚川指着架构图上一片复杂的逻辑门阵列:“按照你的思路,植入了一个硬件后门。平时正常运算,可一旦接收到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芯片会立刻锁死。没有密钥,就是块昂贵的石头。”
张勤的视线在两份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杰作”上扫过,大脑飞速推演。
每一个陷阱,每一个漏洞,每一个可能引起怀疑的细节。
“不够。”她忽然开口。
所有人都望向她。
“太完美了,”张勤指着资料,“完美得像个陷阱。一个急着换钱跑路的天才,拿出来的东西,不该是这样。”
她拿起一支笔,在“生命合金”配比表的空白处,故意写错一个化学式的下标,然后重重划掉,在旁边写上正确的。
又换了支红笔,在“龙芯”架构图的边缘,潦草地演算了几行公式。
最后,她端起桌上冷掉的茶杯,手腕一斜。
几滴茶水,溅在图纸角落,晕开一小片褐色的印记。
“这样,”她放下杯子,“才像一份从实验室里,慌不择路偷出来的东西。”
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愣住了。
他们忽然明白,自己是在和一个何等恐怖的对手……不,是队友合作。
整整三天,张勤几乎没合眼。
她把这两份假的资料,打磨得比真的还真。
——————
第三天,下午。
家属院三楼。
张勤刚喝完一碗鸡汤,电话就响了。
还是那个时间,那个声音。
“小勤表妹,是我,林归桥。上次的咖啡馆,三楼有个包间。我父亲,也想见见你。”
“好。”
张勤挂断电话,走进房间,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连衣裙,将两卷图纸塞进帆布包。
出门。
李霄的吉普车已等在胡同口。
一路无话。车子停在咖啡馆对面的老位置。
“他们加了人,”李霄盯着三楼的窗户,“窗边一个,包间里至少两个。”
“我知道。”张勤推门下车,“放心。”
服务员领她上了三楼,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
包间里烟雾缭绕。
林归桥依旧是那副精英做派。他旁边,坐着满脸堆笑的“表舅”林耀辉。
看到张勤,林耀辉立刻站起来,热情得夸张。
“哎呀!小勤!快来快来!让表舅好好看看!”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眼神像在给货物估价,“瘦了!在学校肯定吃了不少苦!”
张勤没理他,径直走到茶几前,拉开帆布包,把两卷图纸放在桌上。
“东西,我带来了。”她开口,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林归桥和林耀辉的呼吸,同时停顿。
林归桥伸手去拿。
张勤的手,按住了图纸。
“我的条件,怎么样了?”她抬起脸,直视林耀辉。
两人对视一眼。
“没问题!”林耀辉一拍大腿,脸上的褶子挤成一团,“六千万!美金!我和你表哥商量过了,就按你说的办!”
他搓着手,眼睛放光:“我们已经把你的新方案,连同这两份技术的价值,一起报上去了!上面非常重视!小勤啊,你可真是咱们家的财神爷!”
张勤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们。
她忽然指着桌上的图纸,扯出一个嘲讽的弧度。
“你看,这么重要的东西,根本用不着死人。”
“出点钱,不就都解决了?”
这句话,像根针,扎进了林归桥的心里。
他想起了那些为了获取情报而牺牲的同伴,他们的“信仰”,在眼前这个只认钱的女孩面前,显得廉价又可笑。
他心里最后一丝警惕,瓦解了。
他现在,只想尽快完成这笔交易,拿到那五百万美金,然后远走高飞。
“小勤,你放心。”林归桥开口,自己都没察觉到语气里的急切,“你提的条件,我们都答应。”
“钱呢?”张勤追问,“什么时候到?”
“数额太大,需要时间。”林耀辉解释,“上面要调动资金,还要安排渠道运到港市。”
“要多久?”张勤皱起眉,一脸不耐烦,“我马上要进新的项目组,全封闭管理!你们要是拖太久,我就出不去了!到时候,别说我,‘栋梁班’那帮人,你们一个也别想带走!”
这番话,让两人都紧张起来。
“最多五天!”林归桥当机立断,“五天之内,一定给你准确消息!”
“好。”张勤点头,“我等你们。”
她松开按着图纸的手,向后靠在沙发上,端起茶杯。
“东西你们可以拿走了。”
“赶紧送出去,越快越好。”
那口气,像在催促两个给她打工的下属。
林耀辉和林归桥压下心头的不快,小心翼翼地拿起图纸,放进一个特制的金属手提箱。
“那……小勤,我们就先走了。一有消息,马上联系你!”
张勤“嗯”了一声,眼皮都没抬。
两人拎着手提箱,快步离开。
门关上。
张勤放下茶杯,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的一角。
楼下,那两个行色匆匆的背影,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迅速消失。
她慢慢放下百叶窗,包间重归昏暗。
鱼,带着最致命的鱼饵,游向了深渊。
而她,只需要等待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