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什么区别?”赵砚川问完。

方胜利和丁玉大气都不敢出,看看他,又看看张勤。

张勤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她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面前的桌面。

放在膝盖上的手,攥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

那只攥紧的拳头,慢慢地,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松开了。

张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她抬起头,重新看向赵砚川。

“你确定,要和我一起搞研究?”

赵砚川愣住了。

他以为会是一场争吵,甚至掀桌子走人。

“我……”他嘴唇动了动,刚才那股劲儿散了。

“回答我。”张勤说。

“……确定。”赵砚川下意识地回答。

“好。”

张勤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从现在开始。”

“我们之间,之前的一切,到此为止。”

“从下一秒起,我们是合作者。”

赵砚川看着她伸出的手,整个人都僵在那里。

他迟疑了几秒,终于也伸出手,握住。

两只手握在一起。

不带任何温度。

“好。”赵砚川说。

方胜利和丁玉看着这一幕,脑子有点不够用。

这就……完了?

张勤松开手,直接拉开旁边的椅子坐下。

动作干脆。

“说正事。”

她敲了敲桌子。

“既然是合作,那就拿出合作的态度。”

“课程怎么安排?科研时间怎么保证?”

赵砚川也迅速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

他也拉开椅子,在张勤对面坐下。

“课程方面,我已经跟系里协调好了。”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课程表。

“‘栋梁班’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旁听计算机系所有课程,不受限制。”

“学分单独计算,期末统一考核。”

张勤拿过课程表看了看,点点头。

“科研呢?”

“这才是重点。”赵砚川的表情严肃起来,“我们的项目,地点不在学校。”

“在哪?”

“京市西郊,701研究所。”赵砚川说,“那里有国内最好的硬件实验室。”

“保密级别很高,进去之后,不能随意出入。所有通讯设备都要上交。”

张勤眉头都没皱一下。

“没问题。”

“我们的人员构成。”赵砚川继续说,“我这边,除了我,还有七个人。”

“都是从国外一起回来的,技术可靠。”

“你那边呢?”

“我们班,二十五个学生。加上两位带队老师,一共二十七人。”张勤回答。

赵砚川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

“三十五人的团队,足够了。”

“最后一个问题。”张勤看着他,“项目方向。”

“当然是软件。”赵砚川立刻说,“我们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编译软件,摆脱国外的技术封锁!”

“不。”张勤摇头。

“什么?”赵砚川一愣。

“先搞硬件。”张勤说。

“为什么?”赵砚川皱起眉,“硬件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太大了!芯片、架构,那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应该扬长避短!”

“没有好的硬件,再好的软件也跑不起来。”

张勤的声音不大,却一个字一个字砸在他心上。

“就像没有好发动机,造不出先进的飞机一样。”

“软件是血肉,硬件才是骨骼。”

“骨头都立不起来,谈什么血肉丰满?”

赵砚川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可是……硬件从哪儿开始?指令集?架构?”他问出一连串难题。

“我有一些想法。”张勤说,“关于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架构。”

“具体的,到了研究所,我会拿出一个完整方案。”

“到时候,我们再讨论。”

赵砚川看着她,沉默了。

他本来是项目负责人。

现在,他却成了被说服的那一个。

“好。”

最终,他点了点头。

“硬件优先。”

“我听你的。”

——————————

回去的路上。

秋日的阳光透过路两旁的白杨树,洒下斑驳的光影。

方胜利和丁玉老师走在张勤两边,一路都没说话。

今天的冲击,对他们来说太大了。

“勤勤……”丁玉老师终于忍不住开口,“你……你真的就这么信他了?”

“不信。”张勤回答得很干脆。

“啊?”

“我相信吴校长,相信苏院士。”张勤看着前方的路,“他们敢让赵砚川来负责,就说明这个人能用。”

“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不重要。”

“只要他能干活,能把项目往前推,就行。”

丁玉老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张勤没再说话。

她看着脚下的路,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命运这东西,真是个喜欢恶作剧的混蛋。

她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从h省滨州张家庄那个小地方挣脱出来,想要摆脱过去的一切。

结果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那个她最不想见到的人,成了她接下来要并肩作战的伙伴。

她本以为,自己来京科大,是来学习屠龙之术的。

没想到,上的第一课,是教她如何与“恶龙”共舞。

张勤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