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50章 小年惊雷 邸报昭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四,小年。

汴京城里早已弥漫开浓浓的节庆气息。家家户户洒扫庭除,祭拜灶神,空气中飘荡着麦芽糖和糕点的甜香,孩童们穿着新棉袄在巷弄里追逐嬉闹,清脆的炮仗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年中最具烟火气、最富温情的日子之一。

然而,与往年小年不同的是,今年一份由朝廷明发、加急印制的特刊《邸报》,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这份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汴京,京城有名的茶肆内,几个茶客围坐,桌上摊开一份刚得到的邸报,一人正大声念着:

“……振武军士卒石锁,幽州攻城,奋勇先登,左掌为滚木所摧,指断其三,血染征袍,犹自酣战不退,直至城破!授‘忠勇铜符’,三等伤残退役,荣归故里河北东路河间府清池县……”

念到这里,茶客们纷纷点头,面露敬佩之色。

“好汉子!”

“这才是真爷们!”

念报之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愤怒:“然!其归家不过三日,妻王氏集市受本地豪强郑彪当众调戏羞辱!石锁持刃理论,郑彪竟纠集恶仆,围殴重伤,辱骂之言,不堪入耳!称其‘残废丘八’,‘朝廷赏钱非人物’!其妻羞愤投井,幸得救,然神智已昏!”

“嘭!”一个粗豪的茶客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乱跳,“直娘贼!还有没有王法!”

“这郑家畜生!该杀!”

念报者继续念道:“当地县衙,畏郑家势,竟以‘互殴’定论,拖延不办,反斥石锁持械寻衅!”

“狗官!”众人齐声怒骂,茶肆里一片哗然。

最后,念报者声音激昂,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快意:“皇城司密探查知,上达天听!陛下震怒!旨意:郑彪,斩立决!郑胥,绞监候!清池县令、主簿,革职流放三千里!恶仆皆严惩!抄没家产,补偿苦主!另,陛下口谕:‘为国流过血之人,不容轻侮!朕之承诺,非空言!’ 严令各州县,彻查此类情事,发现即严办!”

茶肆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杀得好!”

“陛下圣明!”

“就该如此!看以后谁还敢欺辱咱当兵的!”

而在河北西路,真定府大营,一群刚操练完的士卒围在识字的老兵周围,听着他逐字逐句地念邸报。当听到石锁战场断指犹战时,众人感同身受,神情肃穆。当听到石锁归家受辱、官府不公时,许多年轻士兵气得脸色通红,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妈的!老子们在前面拼死拼活,家里婆娘竟被如此欺辱!”

“这狗日的郑彪,该千刀万剐!”

直到听到皇帝亲自下旨,将郑彪斩首、郑胥绞监候、狗官流放时,人群瞬间沸腾了!

“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给咱们做主了!”

一个络腮胡子的队将猛地站到高处,挥舞着邸报,声嘶力竭地吼道:“弟兄们都听见了吧!陛下没忘了咱们!咱们流的血,陛下记着呢!咱们的家人,陛下护着呢!往后,谁还敢说咱当兵的低人一等?!”

“万岁!万岁!万岁!” 整个军营都回荡着发自肺腑的、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军心士气在这一刻凝聚到了顶点。

在江南东路,江宁府衙门内知府与一众属官正在准备小年祭祀,一份加急邸报送达。知府看完,额头瞬间冒出冷汗,连忙召集所有官员。

“都看看!都给本官仔细看看!”知府指着邸报,声音带着后怕,“清池县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陛下对军功士卒之维护,态度之坚决,尔等可看清了?!”

他环视噤若寒蝉的属下,厉声道:“立刻!马上!给本官去查!府内所有退役官兵,抚恤可曾足额发放?家眷可曾被地痞骚扰?田产可曾被豪强侵占?若有丝毫怠慢,不等皇城司来拿人,本官先扒了你们的皮!”

“是!是!卑职等立刻去办!”众官员慌忙应声,再无半分节日前的懈怠。

而在西军某驻地内,一群来自不同军伍的老兵聚在一起,听着邸报的内容。他们大多身上带伤,沉默地听着。当听到最后皇帝的处置和口谕时,一个独眼老兵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把脸,哑着嗓子对同伴说:“值了……老子这只眼,丢得值了!”

旁边一个瘸腿的老卒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红着眼圈,重重地点头。

在这一天,从汴京到边疆,从城市到乡村,这份小小的邸报,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大宋。它不仅仅宣告了一桩冤案的昭雪,更传递了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皇帝的意志不容挑战,新政的权威不容置疑,军人的尊严不容亵渎!

军队的忠诚与凝聚力空前高涨,地方官吏的懈怠与枉法行为为之一肃,民间对军人的看法也开始悄然改变。这个发生在小年日的“邸报惊雷”,其影响之深远,远超一场战役的胜利。它用血与泪的事实,和皇帝毫不留情的铁腕,再次向世人宣告:这个帝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它的规则与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