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5章 刮骨疗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中午,退朝后。御案之上摆放着堆积如山的奏疏,绝大部分是六部及诸寺监根据他严旨呈报的部门详情——官员名册、钱粮账目、职责清单、历年积弊自陈……字字句句,如同将帝国华丽袍子下的虱子与脓疮,赤裸裸地摊开在他的面前。

他先看的户部,虽然户部的总账目已经看过了,账目混乱,尚在预料之中,但现在看到各地府库的亏空数额,以及“暂借款”、“待核销”等名目下的糊涂账,触目惊心。许多款项的流向,最终都指向一些模糊的“应奉”、“捐输”,或是直接消失无踪。赵佶的脸上阴沉的仿佛可以凝出水来。

接着是工部。河工款项被层层克扣,治水工程偷工减料;军器监之前的账目更是糊涂,原料采购价虚高,成品数量对不上,损耗大得惊人;就连宫中日常修缮,也充斥着以次充好、虚报工料的勾当。

吏部的官员名册冗长无比,许多官职明显重叠或闲散,但俸禄照发不误。考课记录大多流于形式,充斥着“勤谨”、“老成”等空洞评语,难见实绩。

刑部的积案卷宗堆积如山,许多案件因涉及权贵或程序繁琐而久拖不决。

礼部的各种祭祀、典礼开销巨大,且多有虚耗。

兵部……除了已知的军备废弛,在武官升迁、军功核实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人情请托和贿赂公行。

“砰!”

赵佶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掌重重拍在坚硬的紫檀木御案上,震得笔架上的御笔跳动,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混账!一群国之蛀虫!!”

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他知道官僚系统腐败,却没想到糜烂至此!这已不是简单的“冗”的问题了,而是从根子上开始烂了!整个帝国机器,在许多环节几乎停止了有效运转,变成了一个吞噬民脂民膏、滋养贪官污吏的巨大怪物!

侍立在殿角的小太监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直接瘫跪在地,浑身抖如筛糠,连头都不敢抬。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赵佶粗重的呼吸声和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良久,赵佶才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声音冰冷得如同数九寒冰:“传李纲,即刻入宫!”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李纲便匆匆赶到,他官袍整齐,脸上带着凝重。进入殿内,感受到那几乎凝滞的压抑气氛和官家身上未曾散去的怒意,他心中一沉,知道定然是那些奏报引发了龙颜震怒。

“臣李纲,叩见陛下。”

“李卿,平身。”赵佶的声音依旧冰冷,他将工部和户部的几份最不堪的奏报推到御案边缘,“看看!这就是朕的六部!这就是朕的股肱之臣!”

李纲上前拿起,快速翻阅,越看脸色越是难看,额角青筋微微跳动。他虽知弊政甚多,但如此系统、如此赤裸地呈现在眼前,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心惊和耻辱。

“陛下……”李纲放下奏报,声音沉痛,“臣……臣亦知积弊已深,却不想竟至如此地步!此皆臣等辅佐不力之罪!”

“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赵佶打断他,目光锐利如鹰,“脓疮既已挑破,唯有刮骨疗毒!六部之中,以户部、工部关乎国计民生与军备打造,最为紧要,亦是最为糜烂!此二部主官,唐恪庸碌无能,李邦彦结交内侍、心思不正,已难堪大任!朕欲即刻罢黜此二人!”

李纲心中一凛,官家这是要动真格的了,而且直接从要害部门开刀!

“陛下圣断!此二人确已不称职。”李纲表示赞同,但随即提出现实问题,“然,户部掌天下钱粮,工部掌百工营造,职位至关紧要,接替之人,需得既清廉干练,又通晓实务,方能稳住局面,推行新政。不知陛下属意何人?”

赵佶沉吟片刻,他脑中快速闪过近期观察和皇城司汇报的一些人选:“户部侍郎张克公,此次清查账目颇为得力,为人精明,不畏繁巨,可权知户部事,主持改革。另,朕观御史台有位年轻御史,名叫沈文韬,出身商贾之家却苦读入仕,于钱谷算术颇有天赋,且风闻其操守尚可,可擢为户部侍郎,辅助张克公。”

李纲想了想,张克公的能力他已见识,那个沈文韬他也有印象,确实是个务实敢言之辈,虽出身可能微有争议,但此刻用人之际,顾不得许多了。“陛下识人之明,臣无异议。”

“至于工部……”赵佶继续道,“职责更为专业。原将作监少监苏启明,朕记得他主持修建的几处宫观、桥梁,皆省时省费,质量上乘,为人也还算本分。可擢为权知工部事。另,军器监赵士祯,虽非进士出身,但于器械制造兢兢业业,近日改进弩机亦见其心,可兼职工部侍郎,专司军器、火药作及日后可能的新工坊之协调。”

启用技术官僚!李纲立刻明白了官家的用意。工部之事,非纯然文人能理清,必须有懂行之人。苏启明和赵士祯,确是合适人选。

“陛下思虑周全,如此安排,既能稳住两部局面,又能切实推动实务,臣附议。”李纲躬身道。

“好!”赵佶下定决心,“明日早朝,朕便颁旨!李卿,此乃新政关键一步,势必引来诸多攻讦与非议。你要做好准备,与张克公、苏启明等人紧密协作,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户部、工部焕然一新,至少,要保证军改与开源之策的钱粮、物资供应!”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李纲肃然应命,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感受到一股参与开创历史的豪情。

看着李纲退出的背影,赵佶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罢黜两部主官,如同斩断两条吸附在帝国命脉上的蚂蟥,必然会引来疼痛和反扑。但他别无选择。

他走到窗前,望向漆黑无星的夜空。刮骨疗毒,痛彻心扉,但唯有如此,才能祛除沉疴,获得新生。为了这个帝国的未来,他愿意承担这“暴君”之名,行此雷霆手段。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轻声自语,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