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308章 大明皇家理工农医大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8章 大明皇家理工农医大学!

此刻,朱元璋的脸上,写满了什么叫“宕机”。

医科举?

考什么?望闻问切?还是背《汤头歌诀》?

那考上了算什么?医状元?医榜眼?医探花?

然后呢?授官?

授什么官?太医院院使?那不还是个大夫头子吗?

为了这么个官,让天下的读书人,放弃四书五经,改去钻研怎么给人开膛破肚?

这可能,吗?

李去疾见到朱元璋的模样,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看马大叔这表情,脑子都快烧冒烟了。我这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扯着蛋了?)

他正琢磨着怎么把话往回找补一下,比如“医科举就是个比喻,我的意思是重视人才”,给马大叔的脑子强行降温。

可就在这时,一只手,温柔而坚定地,拉了拉朱元璋的衣袖。

是马皇后。

她,在最初的震惊过后,那双总是带着温婉笑意的眸子里,非但没有任何迷茫或恐惧,反而闪烁着一种深思的光芒。

“当家的。”

她轻声唤道。

这一声,仿佛有种魔力,瞬间把朱元璋那飞到外太空的神魂给拽了回来。

朱元璋一个激灵,僵硬地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妻子,眼神里还带着一丝茫然和“我是谁我在哪儿”的恍惚。

马皇后没有直接去评价“医科举”这三个字是好是坏。

她的目光转向李去疾,微微欠身,语气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条理性。

“先生,您这个法子,听着石破天惊,但细想之下,却并非无迹可寻。”

嗯?

朱元璋和李去疾同时一愣。

马皇后柔声说道:“当家的,你忘了?朝廷的太医院,为了选拔医官,本就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她的话,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捅进了朱元璋那团乱麻似的脑子里。

“太医院每年,都会从各地的医户、以及举荐来的名医里,进行考核选拔,优胜者才能入职,成为医官,领朝廷俸禄。”

朱元璋的眼睛,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

对啊!

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太医院选拔医官,可不就是一种“考试”吗?虽然规模小,不成体系,但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业内的“科举”!

先生的提议,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在一个已有的,虽然简陋但所有人都默认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马皇后见丈夫的眼神恢复了清明,知道他已经跟上了思路,便继续不紧不慢地往下说。

“先生的想法,是想让天下最聪明的人来学医。可一步到位,开‘医科举’,与国之大典的科举并列,阻力太大。”

“但可以换个法子。”

她看着丈夫,提出了一个无比务实,又极具操作性的方案。

“可以先从太医院的考选制度上‘改制’。”

“就依着先生刚才说的,将考核分为‘器械’、‘药理’、‘外科’、‘内科’四门。”

“如此一来,这只是太医院内部的选拔规则变了,动静小,外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可以先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看看先生这法子,到底好不好用。若是真的好用,将来再把它推及天下,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轰!

朱元璋的脑子,被这番话彻底点亮了!

他激动地看着马皇后,嘴唇哆嗦着,一个“好”字正想要说出口。

谁知,马皇后的话还没完。

她的格局,显然不止于一个小小的太医院。

她顿了顿,想起了燧发火铳、水泥,又想到了昨晚的“电报机”、“迫击炮”。

她的声音依旧轻柔,说出的话,却让整个院子的份量,都变得沉甸甸的。

“而且,先生的学问,又何止医术一道?”

“万事万物皆有其理,探究其理,便为‘格物致知’。”

“医术,是救一人之性命。可先生造的水泥,能修筑千里长城,抵御外敌,救万民于水火;先生改良的火器,能让我大明将士以一当十,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四海!”

她抬起眼,看向李去疾,也看向自己的丈夫,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既然医术可以开科取士,选拔‘医才’。”

“那么,能造利器的‘工学’,能算田亩税赋的‘算学’,能让粮食增产的‘农学’,为何就不能开科取士,为我大明选拔实干兴邦的真人才呢?”

“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啊!”

……

死寂。

院子里,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医科举”是天雷,那马皇后这番“工学、算学、农学科举”,就是一颗在院子里引爆的原子弹!

朱元璋彻底傻了。

他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婆娘,那个平日里给他缝补衣裳,叮嘱他按时吃饭,在他杀人杀红了眼时柔声劝慰的女人。

他一直以为,她最大的优点是善良和贤惠。

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这个婆娘的脑子里,装的哪里是家长里短,分明是整个天下的经纬,是社稷江山的未来!

而另一边,李去疾的嘴巴,张得比朱元璋刚才还大。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再一次被刷新了。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大婶!你才是穿越来的吧?!)

(我就是想忽悠你们让皇上搞个医学院,方便以后给自己看病。)

(你倒好,直接给我快进到了“大明皇家理工农医大学”开始全国自主招生了?!)

(还他娘的是分专业录取的!)

(工学、算学、农学……好家伙,你这是要把整个大明的科技树,一个人全给点亮了啊!)

李去疾看着眼前这位气质温婉,言语间却透着无边魄力的马大婶,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马大婶……”

李去疾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和赞叹,说道:

“您的这份见识,这份格局,莫说是天下女子,便是当朝的那些王侯将相,满腹经纶的鸿儒大士,有一个算一个,绑在一起,都及不上您的一根手指头啊!”

这番话,没有半分虚伪,全是李去疾的肺腑之言。

而这番发自肺腑的盛赞,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比夸他自己是千古一帝还要受用!

“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了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

他上前一步,一把揽住自己婆娘的肩膀,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每一条皱纹里都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听见没!听见没!”

他得意洋洋地对着朱标朱棣几个小子炫耀,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这才是咱家的婆娘!先生都说了,满朝文武绑一块,都比不上你们娘!”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刚刚打了一场天大的胜仗,看马皇后的眼神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和炫耀。

马皇后被他这副模样搞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轻轻捶了他一下,嗔怪道:“当家的,当着先生和孩子们的面,没个正形。”

“这怎么就没正形了?先生夸你,咱高兴!”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

他心中的郁结,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换肺?解剖?

那些都是细枝末节!

只要有了自家婆娘和先生规划的这个“新科举”蓝图,大明还愁没有人才?还愁不能千秋万代?

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等这次中秋一过,回了京。

立刻就让李善长,按照今天这个路子,先拿太医院和工部开刀,搞一个章程出来!

院子里的气氛,一时间再次无比融洽,充满了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无限憧憬。

就在朱元璋已经开始畅想十年后,大明涌现出无数神医、神匠,舰队纵横四海,火炮踏平草原的壮丽景象时。

李去疾那带着笑意的声音,悠悠地响了起来。

他看着一脸兴奋的朱元璋,和一脸欣慰的马皇后,像是聊家常一样,随口问道:

“马大叔,马大婶。”

“您这个想法,确实非常美好。”

“可是……”

李去疾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

“这天下,终究不是咱们这一个小院子。”

“就算皇上会听取这个建议。”

“但天下的悠悠众口,尤其是那些寒窗苦读数十年,将‘之乎者也’刻进骨子里的读书人,他们会怎么看?”

“他们会同意,一群满身铜臭的‘匠户’、一群摆弄草药的‘医户’,通过另一条路,跟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官居他们之上,对他们指手画脚吗?”

李去疾摊了摊手,语气变得幽幽的。

“到时候,这非议,这奏折,怕是能把朝廷的房顶,都给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