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皇子殿下做事稳重……”

“若无绝对把握,他不会胡乱尝试……”

宋濂的思维不由发散起来。

三年前,大皇子失踪,杳无音信。

陛下登基后又不不设太子。

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他与其他老臣一样,忧心如焚,日夜盼着储君归来,安稳人心。

可大皇子归来,停留一日便又匆匆离去,朝堂中那些压抑许久的微词,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就连他自己,也曾私下里抱怨,希望大皇子能早日收心,回到东宫,潜心学习圣人治国之道。

然而,这几日的光景,却将一切都颠覆了。

先是那“千里窥天镜”,陛下在朝会时,让满朝文武一一尝试,无不为之震撼。

紧接着,马皇后多年难愈的肺疾,竟被大皇子献上的“仙药”所治愈。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陛下的默许甚至推动下,飞速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大皇子朱标的声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

那些曾经的质疑与不满,顷刻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神化与崇拜。

宋濂不是蠢人,他看得分明。

这是陛下在为大皇子铺路,用这些凡人无法理解的“仙术”,为储君之位,浇筑一道最为坚固的堤坝。

宋濂心情复杂,

他有些不想看到朱标成功制冰。

若是真的做到了,那大皇子殿下再次离宫,去寻那位神秘的“高人”,便再也无人敢于置喙。

大明储君,岂能常年流连宫外?

可他的内心深处,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却在嘶吼。

他更希望朱标成功!

只要成功了,大皇子殿下未来便不再仅仅是大皇子,他会被赋予一层神圣的光环!

储君之位,将稳如泰山,再无人能够动摇!

宋濂的心中五味杂陈,最终,他只是叹息一声,站在殿外,默默注视着殿内的一切。

大本堂内,皇子们一双双眼睛,都凝聚在朱标身上,震惊、怀疑、好奇,种种情绪交织。

“大哥,你……你可别是拿我们寻开心?”

朱标笑了笑,从容不迫地吩咐侍立一旁的太监:

“去把我准备的东西拿来吧。”

太监领命,跑出殿外取来了几件东西。

都是些看起来寻常的物件,

一个包了棉布的小木盆,一个温酒用的锡壶,还有一袋“白盐”和一个小木棍。

这些东西,与“仙术”两字,显得格格不入。

皇子们的疑虑更深了。

朱标不以为意,他先是拿起之前的食盒,将里面的冰水都倒进木盆。

然后,拎起锡壶,从木盆舀了半壶冰水。

“你们都确定一下,这壶里是水还是冰。”

皇子们随手接过,互相传送锡壶检查,都确定是水。

虽然很冰凉,但里面是完完全全的水,没有一丁点的冰。

朱标取回锡壶后,将其平稳放入木盆,

又拿过“白盐”,全部倒入木盆的冰水中。

最后,朱标拿起小木棍,开始在木盆与锡壶的夹层中,快速搅拌起冰水。

皇子们面面相觑。

搅拌水,不是会让水的温度变高吗?

皇子们虽然疑惑,但却不敢打扰,只是死死盯着木盆。

一圈,两圈,三圈……

大殿内,静得只剩下小木棍划过盆壁的“沙沙”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忽然间,朱棣大喊起来:

“结冰了!”

“壶里面真的结冰了!”

其他皇子也是瞪大眼睛,不由自主地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不可思议地盯着木盆中央的那个锡壶。

只见锡壶的内壁上,已经形成了一层白色透明的冰晶!

殿内的空气仿佛被抽干,各种粗重的呼吸声,与小木棍的搅拌声交织在一起。

朱标的神情依旧平静,仿佛眼前这违背常理的一幕,不过是吃饭喝水般寻常。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弟弟震惊的脸庞,嘴角不由露出笑意。

小家伙们,被吓到了吧!

父皇前几天第一次看,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又搅拌了好一会儿,朱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取出了锡壶。

“你们看看吧……”

“是不是结冰了?”

皇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锡壶,围拢锡壶,看着里面晶莹的冰块。

还有人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

坚硬!

寒冷!

是真的冰!

在这暖阳春日,在这大本堂之内,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壶里的清水,变成了一块坚冰!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已经超出了皇子的认知,颠覆了他们十几年来的世界观。

如果说,之前的“霹雳甘霖露”只是新奇的饮品,那么眼前的“霜盐凝冰术”,就是真正的神迹!

仙术!

这两个字,雷鸣般地在所有皇子的脑海中炸开。

他们再看向自己大哥的眼神,已经有些变了。

那不只是兄弟间的亲近与审视,而是带上了一丝凡人仰望神明般的敬畏与狂热。

大殿外,宋濂的整个身子都靠在了冰冷的廊柱上,才勉强没有瘫软下去。

他看不清锡壶,但看到诸多皇子的表现,也知道结果了。

宋濂原本原本怀疑,这是某种变戏法的手段。

比如偷偷将壶里的水换成冰块。

但是,宋濂明白,

真是如此的话,大皇子殿下绝对不会对那位“高人”如此崇拜。

唯一的解释,就是那“霜盐凝冰术”,

确实是实实在在把水变成了冰!

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怪力乱神”,就活生生地发生在了他的眼前。

由他最看重,也曾最忧心的大皇子殿下,亲手施展了出来。

那个所谓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难不成……当真是九天之上的真仙?

宋濂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

可紧接着,一个更加荒谬,更加无法理解的疑惑,涌上了他的心头。

倘若那“高人”真是仙人,拥有如此改天换地、颠倒四时的大神通。

那他……

为何要叫大明的储君,去做农民工匠甚至商贾之事?

让一国储君,未来的天子,去学习这些东西?

一个真正的仙人,眼界会如此之低?格局会如此之小?

宋濂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

眼前的一切,既是天大的幸事,又仿佛隐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这位大皇子殿下,究竟是为大明请来了一位护国真仙,还是……引来了一个无法预料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