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勤政殿内,龙涎香的气息缭绕在空气中,皇帝李昭正批阅奏折,眉宇间隐约透着一丝疲惫。

窗外春雨淅沥,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尚宫苏玉瑶疾步走进殿内,她站在门内看了一眼坐在龙书案后面的皇上,迟疑了一下。

李昭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墨汁在奏折上晕开一小片红色。

他并未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玉瑶你定是有要事要奏吧!”

知苏玉瑶者莫过于皇上,苏玉瑶的一举一动,李昭不用看,单用耳朵闻都能察觉得到。

苏玉瑶款款近前,一袭湖蓝色官服衬得她肌肤如雪。

她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谨慎。

“微臣参见陛下。”

她盈盈下拜,声音如珠落玉盘。

“玉瑶免礼。”

李昭放下朱笔,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锦盒上。

“这么晚了你捧着锦盒,可是有要事?”

苏玉瑶环顾四周,李昭会意,挥手示意侍从退下。

待殿内只剩二人,苏玉瑶才上前几步,将锦盒呈上。

“陛下,这是安插在平王府的宫女采篮冒死送出的密报。”

她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不安。

“事关重大,微臣不敢耽搁。”

李昭眉头微蹙,接过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封密信,还有一枚印章。

他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脸色逐渐阴沉。

“平王果然敢做大不韪之事。”

他手指微微颤抖,将信纸重重拍在案几上,眼中怒火闪烁。

李昭语气沉重的道:“他要与倭国勾结,意图里应外合?这可要成了千古罪人啊!”

苏玉瑶轻咬下唇道:“据密报所言,平王已与倭国使者秘密会面三次,约定在秋收时节,倭国从东南沿海登陆,而平王则在京中发动兵变。”

李昭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雨幕中朦胧的宫灯。他背对着苏玉瑶。

他声音低沉:“秋收时节?李晌这是要收大兆的秋啊!”

李昭顿了顿眸光一闪问道:“你可确定这密报属实?平王毕竟是朕的皇弟啊!”

李昭虽然了解平王为人,但还是不敢相信,平王真的会谋反,尤其是勾结番邦来造大兆的反。

其实不是李昭不相信,而是他从心底里不愿相信罢了!

因为这不仅是反他这位皇帝,更是反李家的祖宗。

这江山是李家几代人打下的,流了多少热血,埋了多少忠骨,数都数不过来。

苏玉瑶上前一步,目光坚毅的道:“微臣不敢妄言,那采篮是微臣的心腹,她是断然也不会说谎的,还有这枚印章……”

她指向锦盒中的印章。

“这印章是倭国国主赠予平王的信物,上有倭国皇室徽记。”

李昭转身,拿起印章仔细端详。那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玉。

上面雕刻着精致的樱花图案,四周确实刻着倭国皇室的菊花纹章。

李昭的眼神逐渐冷峻,脸色如寒冰般冰冷。

苏玉瑶声音轻柔却坚定的道:“陛下,平王近年来暗中结交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又私养死士,其心已昭然若揭,陛下若不早做决断,恐酿成大祸。”

大殿内突然静谧得落针可闻,李昭在痛心中思考。

他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此事还有谁知晓?”

苏玉瑶回道:“除了眼线采蓝和微臣,再无第三人。密报是方才通过密道送入皇宫的,由微臣直接接到手中,臣妾直接来见陛下,未敢泄露半分。”

雨声渐大,敲打着窗棂。似乎在预示着若处理不当,天下就可能有变动。

李昭走回案前,将密信和印章重新放入锦盒,合上盖子。

“玉瑶你做得很好!此事朕会处理。你先回紫宵阁休息,朕想独自待一会儿,对了,切记不可走漏风声。”

他声音平静,眼中却暗流涌动。

苏玉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恭敬行礼。

“微臣告退。”

待苏玉瑶离去,李昭独自站在殿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锦盒。

他想起儿时与平王一同在御花园玩耍的情景,那时他们兄弟情深,谁能想到今日竟会走到这一步?

此刻,李昭的心里只有痛心,兄弟相残,无异于自断手足。

“陈三石。”他忽然唤道。

“奴才在。”太监总管陈三石应声进入殿内。

“传密旨,召锦衣卫指挥使文泰来即刻入宫。”

李昭声音冷冽,叮嘱道:“切记,不要惊动任何人,若走漏风声,你拿狗头来见朕。”

陈三石狗眼偷瞄一眼皇上,此刻皇上的脸面如铁青,惊得陈三石脖子一缩,菊花一紧。

他颤声道:“奴才明白。”

夜深了,雨仍在下。

李昭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已有了决断。

无论平王李晌是否真有不臣之心,他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他不能有丝毫犹豫。

与大兆的江山社稷相比也别说是兄弟,即便是自己的骨肉都要靠边站。

三日后,每年一次的春猎大典如期举行。

皇家猎场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李昭身着戎装,高坐观礼台上,目光不时扫过场中众人。

对别人李昭不太关注,他只把一人放在眼中,这人便是平王李晌。

平王李晌一身银白猎装,英姿勃发,正与几位武将谈笑风生。

他眉目间与李昭有三分相似,以往内敛今日却多了几分张扬之气。

苏玉瑶坐在李昭身侧,轻声说道:“陛下今日气色甚好!”

虽然苏玉瑶不会射猎,却也要应一下景。

故而今日她着了一身杏黄色骑装,显得格外精神。

李昭微微颔首,他压低声音道:“春猎乃国之大典,朕自然欣喜,安排妥当了?”

苏玉瑶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微臣已命人盯紧了平王的一举一动。倭国使者团中混入了我们的人,只要平王李晌有所动作……”

她的话未说完,场中忽然传来一阵欢呼。

原来是平王策马入场,表演骑射之术。

只见他纵马飞驰,连发三箭,箭箭正中百步外的靶心。

“平王殿下好箭法!平王神勇无比,平王真乃草原人口中的哲别。”

群臣纷纷喝彩,奉迎之声不断。

李昭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眼中却无半分笑意。

“朕的弟弟,果然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