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96章 一块肥皂的灵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雍正七年正月,养心殿议事的间隙,江兰随众臣在偏殿暂歇。宫女端来铜盆与胰子,她伸手去取 —— 那胰子是内务府按旧例制的,青黑色的块状物硬得像块顽石,表面还沾着未磨匀的草木灰颗粒。沾水揉搓时,不仅起泡少,还带着股刺鼻的碱味,洗完手后,指腹的皮肤瞬间紧绷,连指纹都皱成了一团,稍一用力就泛出细小红纹。

“江侍读,您这手怎么了?” 旁边的李卫瞥见她反复搓手,不由问道,“莫不是胰子太糙,伤了皮肤?”

江兰苦笑着点头,指尖在铜盆沿蹭了蹭残留的胰子渣:“这胰子确实糙,之前在护理坊给学员洗手消毒,用它洗完,好几个姑娘的手都脱了皮。宫廷用的尚且如此,民间的胰子怕是更粗劣。”

正说着,苏培盛端着热茶过来,闻言插了句嘴:“江侍读有所不知,这胰子是按百年前的方子做的,用猪油加草木灰煮,火候稍差就硬得硌手。内务府每月要制两百块,宫里人用着都嫌糙,可没人敢改方子 —— 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江兰捧着热茶暖手,指尖的紧绷感还没消退。她突然想起穿越前在医学院实验室做的手工皂 —— 用橄榄油加氢氧化钠,再调些薰衣草精油,不仅起泡丰富,洗完手还润得很。清代虽没有氢氧化钠,但草木灰里含的碳酸钾就是天然碱;宫廷里不缺油脂,哪怕是过期的猪油,也比民间的杂油纯净。若是能按现代肥皂原理改良胰子,不仅能解决洗手伤手的问题,还能推广到护理坊,给学员和百姓做消毒清洁用。

议事结束后,江兰特意绕路去了内务府的御膳房。管事见是御前侍读来了,连忙迎上来:“江侍读可是要传皇上旨意?”

“并非传旨,” 江兰笑着说明来意,“听闻御膳房每月会处理一批过期猪油,不知能否给我些?我想试着做点东西,或许能改善宫里的胰子。”

管事愣了愣,随即笑道:“江侍读要这个?那东西留着也没用,每月都要倒掉几十斤。您要是要,我这就让人给您装十斤,用陶罐封好,保证新鲜 —— 都是没变质的,就是过了食用期,扔了可惜。”

没一会儿,两个小太监就抬着一陶罐猪油出来,油香混着淡淡的脂味,飘得满院都是。江兰谢过管事,又想起草木灰的事 —— 普通草木灰含碱量不稳定,得要按比例烧制的。她转身去找苏培盛,对方一听是为改良胰子,当即拍胸脯:“这事包在咱家身上!明天一早就给您送五十斤桑木灰,那是按宫里规制烧的,碱量足,还细,比外面的强十倍。”

回到自己的府邸,江兰把猪油罐和后续要用到的木盆、纱布、陶模都搬到西厢房 —— 这里原本是她存放护理资料的地方,如今暂时改成了 “肥皂试验间”。春桃帮着打扫时,看着满桌的东西,不由好奇:“姑娘,您要这些猪油和草木灰做什么?难不成要做新的胰子?”

“正是,” 江兰蹲下身,用木勺舀起一勺猪油,对着光看 —— 那猪油呈乳白色,虽过了食用期,却没有异味,“我想按新法子做胰子,让它不那么糙,洗完手也不脱皮。做好了,先给护理坊的学员用,若是好用,再想办法推广到宫里和民间。”

春桃眼睛一亮,连忙挽起袖子:“那俺帮您!俺在家时也帮娘做过胰子,知道怎么煮猪油。”

当晚,西厢房的灯亮到了亥时。江兰先按现代配方计算比例 —— 草木灰和猪油的重量比要控制在 1:3,碱量少了胰子会软塌,多了则伤手。春桃负责熬猪油,大铁锅里的猪油块慢慢融化,泛着细腻的油花,她不时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沫:“姑娘,这猪油熬到透明就行,再熬就焦了。”

江兰点头,将筛好的桑木灰倒进陶盆,加温水搅拌成糊状,静置半个时辰 —— 这一步是为了让草木灰里的碱充分溶解到水里。待灰水沉淀后,她用纱布过滤了三遍,只留下澄清的淡黄色碱液:“这碱液得够纯,不然做出来的肥皂还是会糙。”

将碱液缓缓倒入沸腾的猪油里时,锅里瞬间泛起细密的泡沫,股股油脂香混着碱味飘出来。江兰拿着长木勺不停搅拌,手臂酸了就换春桃,两人轮流着搅了一个时辰,直到锅里的混合物变成乳白色的糊状,像融化的奶酪一样浓稠,才关火。

“接下来要倒进模子里,等它凝固。” 江兰找来几个方形陶模,内壁刷了层薄油,将糊状混合物小心倒进去,“得等三天才能脱模,这期间不能碰,不然会变形。”

春桃趴在桌边,盯着陶模里的混合物,眼里满是期待:“姑娘,您说这新胰子真的会好用吗?要是成了,以后护理坊的学员洗手就不用遭罪了。”

江兰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还沾着点乳白色的膏体 —— 触感细腻柔滑,和之前的硬胰子截然不同。她笑着点头:“肯定会好用的,咱们等着瞧。”

接下来的三天,江兰每天都要去西厢房看两次。第一天,混合物凝固成了淡乳黄色的块状;第二天,表面变得光滑,用指尖轻碰,硬度刚好,不软不硬;到了第三天清晨,她小心翼翼地将陶模倒扣,一块块方形的肥皂从模子里滑出来 —— 每块都有巴掌大,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凑近闻,只有淡淡的油脂香,没有刺鼻的碱味。

“成了!真的成了!” 春桃激动地拿起一块,沾水揉搓,瞬间起了满手细密的泡沫,比宫里的胰子多了好几倍。洗完手后,她反复摩挲着指尖,惊喜道:“姑娘,这东西洗完手一点都不紧绷!比胰子好用一百倍!”

江兰也拿起一块试用 —— 泡沫细腻得像云朵,裹着皮肤时温和无刺激,冲洗干净后,手不仅不脱皮,还带着层淡淡的油脂膜,连之前因用胰子受损的细小红纹都淡了些。她心里一阵欢喜:改良胰子的第一步,总算成了。

当天上午,江兰就带着几块新做的肥皂去了护理坊。学员们正围着水盆洗手消毒,用的还是之前的粗胰子,一个个皱着眉搓手。玲儿见她来,连忙迎上来:“姑娘,您今天怎么有空来?”

“给你们带好东西了。” 江兰把肥皂递过去,“试试这个,比胰子好用,洗完手不脱皮。”

玲儿半信半疑地接过,沾水揉搓 —— 看到满手泡沫时,她眼睛都亮了,洗完手后,反复对比两只手:“真的不紧绷!比胰子软多了,还有股淡淡的香味!”

其他学员也纷纷围过来试,一时间,护理坊的院子里满是惊叹声。吴丫头洗完手,还特意去摸了摸之前脱皮的指腹:“江姑娘,这东西太好用了!以后给病患换药前洗手,再也不用担心伤手了。”

江兰看着学员们欢喜的模样,心里有了新想法 —— 这肥皂不仅能洗手,还能用于伤口消毒。她让玲儿取来一块猪肉模拟伤口,用肥皂水擦拭后,再涂防疮膏:“肥皂水泡过的伤口,细菌少了,药膏吸收得更好。以后护理坊给病患处理外伤,都用这个洗手消毒。”

下午,江兰又带着几块肥皂去了养心殿。胤禛正在看地方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你今日来得倒是早,可是有政务要奏?”

“回皇上,并非奏政务,” 江兰将肥皂递上前,“臣用内务府的过期猪油和草木灰,改良了宫里的胰子,您试试?”

胤禛拿起肥皂,入手温润,不像之前的胰子那样硌手。沾水揉搓时,泡沫细密地裹住手掌,洗完后,他看了看自己的手 —— 常年握笔的指腹有些粗糙,此刻却透着点润意,没有以往的紧绷感。

“这东西确实比旧胰子好用,” 胤禛不由称赞,“既不硬,又不伤手,你是怎么想到改良的?”

“臣之前在护理坊,见学员用旧胰子洗手脱皮,便想起家乡的制皂法子,” 江兰半真半假地解释,“用油脂加碱,控制好比例,就能做出软和的皂块。宫里的过期猪油和桑木灰都是现成的,做起来不费钱,还能废物利用。”

胤禛闻言,让苏培盛把内务府总管叫来,指着肥皂吩咐:“从今日起,宫里的胰子都按江侍读的法子做。另外,让御膳房每月多留些过期猪油,给护理坊送过去 —— 她们给百姓护理,更需要干净的皂块消毒。”

总管连忙应下,拿着肥皂去研究配方,临走前还特意问了句:“江侍读,这新胰子该叫什么名儿?总不能还叫胰子吧?”

江兰想了想,笑道:“就叫‘肥皂’吧,取‘温润洁净’之意。”

接下来的几天,内务府按江兰的配方试做肥皂。一开始,火候没掌握好,做出来的肥皂软得像泥;后来调整了熬煮时间,终于做出了和江兰做的一样的成品。第一批肥皂送到各宫时,妃嫔们都新奇得很 —— 娴妃用它洗手后,特意让人给江兰送了盒胭脂:“这肥皂太好用了,比江南的香膏还润,江侍读真是有心了。”

太后更是在慈宁宫召见江兰,握着她的手说:“兰丫头,你这肥皂做得好,哀家这双老手,用旧胰子洗完总脱皮,用这个就不会。你不仅会护理,还会做这些巧物,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江兰趁机提议:“太后,臣想着,这肥皂不仅能在宫里用,还能推广到护理坊和民间。护理坊用它给学员和病患消毒,能减少伤口感染;民间用它洗手,能预防传染病。而且做法简单,百姓自己在家也能做。”

太后点头赞同:“你说得对,好东西就该让大家都用上。哀家会跟皇上说,让内务府把配方传下去,再让地方官教百姓做 —— 这样既利民生,又能显皇上的仁心。”

没过几日,胤禛就下了旨意:内务府将肥皂配方誊抄后,发往各州县;地方官需组织工匠学习制作,鼓励百姓用猪油和草木灰自制;护理坊负责教百姓如何用肥皂消毒,尤其是在灾后和传染病高发期,要确保每户至少有一块肥皂。

旨意传到护理坊时,江兰正带着学员给肥皂装盒 —— 她们用粗布缝了小袋子,把肥皂装进去,上面绣着 “护理坊监制” 的字样,准备送给同善堂的贫困百姓。春桃拿着旨意,笑着说:“姑娘,皇上不仅推广了肥皂,还让咱们教百姓消毒,这可是把护理和民生又绑在一起了!”

江兰看着手里的肥皂,心里满是踏实。从改良胰子到发明肥皂,看似是件小事,却能解决洗手消毒的大问题 —— 护理坊用它提升消毒效果,宫里用它改善生活,百姓用它预防疾病,甚至能助力新政的传染病防治。这就像她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从护理冻伤,到设奖学金,再到成为御前侍读,每一件看似微小的事,只要能帮到百姓、助力新政,就有它的价值。

傍晚时分,江兰站在府邸的西厢房窗前,看着夕阳落在那排陶模上。春桃正在熬猪油,锅里的油花泛着暖光,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油脂香。她想起穿越前找不到工作时的迷茫,再看看如今 —— 不仅在清代站稳了脚跟,还能用现代知识改变这里的生活,让更多人受益。

苏培盛突然来送消息,说内务府按新配方做的肥皂,不仅宫里人用着满意,连外国使节都闻了名 —— 荷兰的范德堡使节特意托人来问,能不能买些肥皂带回荷兰,说 “这东西比欧洲的胰子好用,若是能在荷兰推广,定能受百姓欢迎”。

江兰笑着让苏培盛回复:“肥皂可以送,配方也可以给 —— 好东西不分国界,能让更多人用上干净的肥皂,也是件好事。”

苏培盛走后,春桃凑过来说:“姑娘,连外国使节都想要肥皂,您这可是把大清的好东西传到国外去了!”

江兰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有了新的期待。她知道,一块肥皂的灵感只是开始 —— 未来,她还能用现代知识改良更多东西,从护理工具到民生用品,从医疗技术到政务方法,一步步推动这个时代的改变。而这,正是她作为穿越者,最想实现的价值 —— 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个时代的百姓更安康,让胤禛的新政更稳固,也让自己的人生,从 “卷王之路” 走向 “变革之路”,真正成为一个能影响时代的人。

西厢房的灯一直亮到深夜,锅里的猪油还在熬煮,陶模里的肥皂渐渐凝固。那淡淡的油脂香,混着窗外的月光,飘得很远 —— 仿佛能飘到江南的护理分坊,飘到西北的军营,飘到荷兰的商船,飘进每一个需要洁净与温暖的百姓家里。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