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八百铁骑,镇万界 > 第345章 大商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情报司的人马不断的深入,

各地隐藏的幕后推手一一被揪出来,三部六司制的实行趋于稳定,

就算是有别有用心之人也不敢多再放肆。

昭元二年,

大商逐渐恢复生息,虽不及江问天在位的时候,却也足以让百姓安居乐业,

民间对江浩然的赞誉更加的旺盛,

秋叶渐落,大商各地开始一年的耕种的收获,

田间到处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当家的”

“你看”

“今年的收成要比之前的多许多啊!”

“谁说不是呢?”

“这可是皇主的恩典”

“要不是皇主推行的犁杖”

“我们哪有这么多的收成?”

......

田地间到处都是对江浩然的赞颂,农民才知道江浩然之前强制推行的犁杖,肥料到现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更不用说一年的赋税减免。

往年庄稼收成减少,加之各种赋税,一大家一年的耕种下来,都不够来年的口粮,

如今免除一年赋税,

就算是仅此一年,当年的收成也足以让耕种田地的百姓接下来两三年吃饱喝足。

大商境内的商贾更是利用赋税减免的政策,大肆在大商境内游走,不断的将各地的奇珍异宝,相互转运售卖,

一年的时间,大商境内的经济快速回升,

各地的商业蓬勃发展。

其中当属九州商会,虽然因为镇岳军和罗刹军,九州商会差一点元气大伤,

不过在余野云和于正诚两人的配合下,九州商会隐隐约约快成为大商的第一商会,

大商四十州内,皆有九州商会的分会存在,

单独一个州的分会拉出来都能媲美一些商会的总部。

除九州商会外,最让江浩然意外的是当初进入淮州的禹州商会,

余野云透露禹州商会是九华会的下属势力,知道的时候江浩然想要将其压制。

岂料,

余野云透露一个更重要的消息,

在九华会退出大商皇朝后,玄武找到余野云,利用两人的印玺打开九华会密库,

才知晓九华会下属的有些势力,并不是真正属于它,他们仅仅是与九华会合作的状态,

禹州商会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江浩然会改变主意,让禹州商会活下去。

秋收即将结束,

大商各地传来喜报,

“皇主”

“各州传来喜报”

于正诚脸上的喜意怎么也止不住,

“说”

“今年各州粮食收成远比往年高许多”

“有些地方的收成甚至是之前的三倍之多”

江浩然也没想到仅仅是改变了一下种植方式,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在自己的预想中,秋收收获一倍以上都已经算是很好,没想到会有两倍乃至三倍,

看来大商境内的土地属实肥沃。

“皇主”

“要不我们稍微收一些赋税”

拒绝了于正诚的提议,

“不”

江浩然心中逐渐萌生一个想法,以后的每年赋税从零开始,

四年之后恢复到父皇时期的赋税。

于正诚有些愕然,

他以为皇主只会免今年的赋税,没想到会牵扯到以后四年?

“皇主”

“那国库该怎么办?”

目前的国库只能保持收支平衡,而这一切的收全部来源于九州商会和盐铁的赋税,

“大商都是我的”

“这一些时间朕等的起”

江浩然意已定,于正诚自然是不敢反驳,

“于叔”

“明日告知吏治部”

“秋收结束举行科举初试”

“是”

江浩然原本是打算在明年夏季举行科举,

奈何大商各地的官员在情报司的配合下,又出现大量的空缺,

大商最缺的就是治理基层的官员,

长时间的空缺很容易导致基层权利的滥用。

不得已,科举也唯有提前。

吏治部收到命令后,当即向下属吏治司下发文书,

一时间,

科举的消息如同满天飞雪传遍大商,无数翘首以盼的学子,欢呼雀跃。

从新皇即位后,他们就在努力的准备,如今到了实现的时候,

那些秋收的农户,此时也大力支持子嗣参加科举。

昭元二年九月,

大商境内全部秋收结束,同月吏治部对外正式宣布十月中旬举行科举,

科举考试之地为各州县域,

科举考试的地方让那些学子全部松了一口气,

淮州科举的情况他们也有所听闻,昂贵的住宿费用可不是大多数寒苦出身的学子能负担的起。

现在安排到县域,

大多数的学子只需要天还未亮早早赶路即可,所用的花销减少数倍。

只不过这样的安排让那些准备利用科举大肆揽一波的商人心痛不已,

公布后,

镇岳军和罗刹军各自出兵三十万,前往大商各地负责监考,

防止淮州科举考试当初的情形发生,

一同离开的还有科举考试的试卷。

江浩然没有通过吏治部将试题传达下去,他清楚,不管大商现在的官员有多么清明,其中还是有敢冒杀头风险的人在,

倒不如直接让两军士兵带着试题前去。

临近科举,

各地吏治司的门槛都快要被人踏破,

江州翰海府,

作为吏治司的司长,这几日王擎天可谓是精疲力尽,

每日都有人前来司衙拜访,一些是与王家有所牵连的家族,一些则是府城的其他官员,

这些人无一例外,想要知道此次科举的监考官是谁?

可王擎天自己也不清楚,

还有五天的时间就要举行科举,上级吏治部也没有告知自己监考官的人选。

偏偏那些前来询问的官员不那么想,

都以为自己是在推脱。

实际上自己不仅不知道监考官的人选,也不清楚科举试题的内容。

至于这些人询问监考官人选,王擎天也猜出一些,

无非是想要在科举中为自己的子嗣行方便,让他们能入朝为官。

但自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就算是知道,以王家如今的情况,也不敢透露出去,

自己坐在这个位置已经是皇主开恩,若是再行不轨之事,王家可能就要除名大商啊!

距离科举还剩三天的时间,

一队士兵进入府城,直奔吏治司。

见到他们的时候,王擎天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京都亲自下来抓人。

“王司长”

“我们奉命前来监考科举”

说罢,为首的士兵将一份密封好的文书交给王擎天,

“两日后”

“吏治司对外宣布监考官人选”

王擎天舒了口气,只要不是抓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