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210章 圣人驾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半月过去。

骊山庄园正式竣工,仆役与丫鬟已先行前往清扫打理。

墨韵率领墨家人完善各处细节。

公输仇则陪同圣人与秦渊一同验收。

姜昭棠本就对秦渊相关的事物极感兴趣,此前见了庄园的效果图与功能区分布,更是满心期待。

是以验收当日,他与崔贵妃携千牛卫一千人,仪仗浩荡地驾临骊山。

这般阵仗下,秦渊这位主人家反倒只能暂居其后,今日的核心人物是大华的天子。

“你这庄园,既有山居的野趣,又含宫殿的规整,亦藏南方房寨的实用,究竟是如何将三者糅合,却仍保协调统一的?”

“陛下,臣将此中门道,称作建筑美学。”秦渊躬身回道。

姜昭棠沉吟片刻,缓缓道:“你且展开讲讲。”

秦渊抬手指向庄园外的骊山:“陛下以为,骊山之景美否?”

“自然是风光壮丽,令人心旷神怡。”姜昭棠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这美从何而来?为何能让人有此感受?陛下可曾深思过?”秦渊追问。

姜昭棠微微一怔,随即摇头:“朕,未曾细想。”

秦渊颔首,继续说道:“骊山之美,在于其自然肌理的和谐。

山势有起伏而非平直,缓处可容溪流蜿蜒,高处能揽云霞入怀,高低,陡缓之间,自有恰到好处的分寸,这便是天地赋予的秩序之美。

臣设计此庄园,便是以这份自然秩序为根基。

说它似山居,是因臣采用了本地松木为梁,青石为墙。只因褪去常见的鎏金重彩,让建筑材质与山间草木有岩石相融,所以不显突兀。

说它似宫殿,是因梁柱的规制,屋檐的弧度皆遵循礼制,既保庄重气象,又不失大气格局。

秦渊顿了顿,不知想到了什么,躬身道:“当然,请陛下明鉴,臣严格按照工部要求的规制,并未有丝毫违制之处。

姜昭棠笑了笑道:“知道了,继续讲。”

“说它似南方房寨,是因臣在檐角增设挑檐以避雨,院中留设窄巷以通风,兼顾实用之能。

三者能相融,关键在于取其精要,去其偏颇。

秦渊指向屋檐下的木雕:“譬如这些纹饰,未用繁复的雕纹,免得失了山野意趣,亦未如纯然山居般素净无饰,而是刻以骊山特有的青松、溪流,既呼应周遭景致,又添雅致之韵。

实则是从三种风格中,提炼出与自然协调,不失规整,兼顾实用的共性,再将其统一整合。”

姜昭棠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木雕纹样随山势走向延展,与远处的松林流水隐隐呼应。

连屋檐的高度都似循着山的坡度调整,立于院中抬眼,既无屋顶压顶的局促,亦无空旷失依的虚浮,只觉妥帖自然。

“至于协调之感,核心在于不越界,木梁的粗细,不超旁侧树干之壮,石墙的厚度,不遮观山之视野,院中花池的形制,亦随山势起伏,非刻意雕琢方正圆形。

恰如人着衣袍,需长短合宜,肥瘦适度,方能衬得身形舒展。

这庄园,便是依骊山的脉络量体裁衣,让建筑成为景致的延伸,而非割裂之物,是以观感和谐。”

一旁的崔贵妃轻声附和:“臣妾方才亦觉,此处观山视野通透,却又无烈日灼晒之扰,原是屋檐巧妙遮挡日光,却未阻隔景致,这大概就是平原侯所说的,妥帖之处。”

姜昭棠恍然大悟,再看庄园时,只觉建筑与山峦浑然一体。

山为骨,园为衣,衣不掩骨,反衬骨之挺拔。

他颔首赞道:“你这说话倒是暗合丹青之妙,其美非堆砌而来,需顺其肌理,握准分寸,方能令人心生舒畅。”

“陛下明鉴。”秦渊躬身应道,“世间之美,无论山川、书画,亦或建筑,终究以和谐为要,视物时不扰心,居处时不烦忧,便是美之真谛。”

姜昭棠似笑非笑道:“朕一直想问一个问题,你的师门……是不是什么都懂一些?”

“陛下谬赞,这些也是臣闲来无事,总结的一些心得。”

“你不必如此自谦,也不必小心翼翼,朕说过,少年就应该恣意洒脱一些,你该明白,为何你能琢磨出来,别人就算用一生的时间都不能在学问的细致处有所突破,这便是聪明人的得天独厚之处。”

“只要你对这个国家有用处,朕便会娇纵一些,比如说这座庄园后面的这一片荒林,朕明明没有给你,但你却私自开发使用了,朝中有人弹劾你侵占皇家土地,但朕却觉得没什么,万一平原侯拿这块地是有什么重要的用途呢,肯定是有规划的,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跟朕说而已。”

秦渊咽了口唾沫,拱手道:“臣,打算在此地建立一座工坊。”

姜昭棠目光变得空远,淡淡道:“什么工坊如此珍贵,需要让你占用皇家土地?五百八十多亩,这面积真的不太小,你觉得呢?”

“臣打算研制一个让马蹄不再磨损的东西。”

姜昭棠闻言笑了笑,缓缓道:“先前甘州刺史曾献过马蹄木涩,说是能减马蹄磨损,可钉上之后,马儿跑不了多远就疼得直尥蹶子,木头本身也不耐用。后来换成铁掌,却又动不动就脱落,再加上如今冶铁量有限,根本没法铺开用。”

“陛下,这些问题,臣或许都能解决。”秦渊语气笃定道。

“哦?平原侯打算从哪处下手?”姜昭棠眼中掠过一抹亮光,侧过头看他。

秦渊却话锋一转:“陛下若是信臣,待臣真研制出合用的法子,可否将这片荒林赏给臣?”

姜昭棠抬手,在他脑门上不轻不重地弹了个脑瓜崩,冷哼一声:“先正面回朕的话——你到底能解决哪几桩问题?”

秦渊捂着脑门,无奈地直起身:“其一,改马蹄铁的形状,让它贴合马蹄、不易脱落;其二,改良冶铁的法子,提一提效率;其三,再想办法增加铁掌本身的坚固度,免得轻易磨坏。”

“你还能改良冶铁术?”姜昭棠唇角微勾,随即无奈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调侃,“倒是大言不惭。难不成你鬼谷里炼出来的铁,能比工部军器监的更结实?”

“陛下不妨赌一赌——臣要是真研制出来了,又当如何?”秦渊眼里闪着亮光,追问一句。

姜昭棠顺着他的目光,指了指荒林旁那片长势正好的农田,失笑摇头:“若你真能成,一片荒林算什么?旁边这六百亩良田,也一并赏你。”

“陛下此言,当真?”秦渊声音都亮了几分。

“君无戏言。”姜昭棠似笑非笑道。

“那好!臣必不叫陛下失望!”秦渊拱手,语气掷地有声。

“那便给你个期限.......三个月?”姜昭棠问道。

“足矣。”

“可若三个月后,你造不出来呢?”姜昭棠话锋微转,“那便将此地交回,再去宗正府领三十大板,这事就算了了。”

秦渊闻言,只尴尬地笑了笑,拱了拱手,没再接话。

一旁的滕内侍听着这话,蓦地低笑一声,心里却早已转过千回百转。

这哪算什么正经处罚?往重了说是欺君之罪,往轻了说,妄求皇家土地而无果,也该论个侵占之过,流放都不为过。

圣人素来眼里容不得沙子,可到了平原侯这儿,却偏偏留了这么大的转圜余地。

这分明是有意护着,这份恩宠,旁人可羡不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