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天炎丹尊 > 第600章 地脉微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药园之事,如同心头一根尖刺,让林昊坐立难安。魔踪逼近,尚可挥剑斩之,但这地脉灵气无形无质,药草枯萎之势又非人力强行可以逆转,这种无从着力的感觉,更令人焦灼。

在尝试了数种常规的蕴灵阵法、调集擅长土木功法的长老前去勘察却均收效甚微后,林昊心中的无力感愈发深重。周霖每日传来的讯息,都预示着情况在缓慢而坚定地恶化。那象征着宗门生机的药圃,正一点点失去光彩。

最终,他还是站到了供奉殿那尊古炉之前。殿内檀香依旧,却似乎驱不散他眉宇间的愁云。

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那般盘坐倾诉,而是肃立炉前,深深三拜,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恳切:

“师祖,弟子林昊,再遇难解之困,恳请师祖指点迷津。”

他详细描述了药园出现的异常:三叶青芝如何失水枯黄,赤阳参怎样失去灼热活力,以及其他药草生长迟缓、药性减弱的具体症状。他转述了周霖关于地脉灵气“活性”与“滋养之力”流失的判断,也提及了宗门长老勘察后对外力干扰可能性不大的初步结论。

“此乃宗门根基之患,若药园持续衰败,丹药难以为继,弟子恐宗门未战先衰。弟子才疏学浅,于地脉灵气、草木枯荣之道所知有限,恳请师祖慈悲,示下探查或缓解之法。”林昊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说完,他便垂首静立,心中忐忑。他不知道师祖是否会对这等“琐事”感兴趣,也不知状态不佳的师祖,是否还有余力关注地脉之事。

时间一点点流逝,古炉沉寂,唯有烛火噼啪。

就在林昊心中希望渐渐黯淡之时,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意念波动,如同涓涓细流,缓缓从古炉中流淌而出,直接汇入他的识海。

这一次,并非具体的影像或法诀,而是一连串精准而简短的询问:

“**土壤色泽?触之何感?湿燥如何?**”

“**灌溉之水,源出何处?水质清浊?水温几何?**”

“**病株与健株,根系对比,详述。**”

“**药圃周边,三丈内,草木长势,有无异常?**”

“**近日天象,可有骤变?风雨雷电之频次、强度,与往年同期相比。**”

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药草生长的最基础、最细微的环境要素,没有任何高深莫测的术语,却如同一位经验无比丰富的老农,在抽丝剥茧地排查病因。

林昊先是一怔,随即精神大振!师祖回应了!而且,这询问的角度,与他之前和长老们只盯着“地脉灵气”这宏观概念截然不同!师祖是在引导他,从最根本的细节入手!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凝聚神识,将自己所知、以及从周霖那里了解到的一切细节,尽可能详尽地反馈回去:

“回师祖,患病药圃土壤,颜色较往常略显灰白,触之有些板结,不如以往疏松肥沃。湿度……因近日并无大雨,略显干燥,但弟子已令药农增加灵雨灌溉频次,效果不显。”

“灌溉之水,引自后山‘碧波潭’,此潭乃山泉汇聚,水质向来清冽甘甜,水温四季冰凉,未曾发现异常。”

“病株根系……据周主管言,活力大减,须根萎缩,颜色暗淡,而邻近一些未受影响的金盏花等普通药草,根系虽亦不算旺盛,但尚属正常。”

“药圃周边三丈,弟子亲自查看过,杂草生长似乎……较往年更为茂盛一些?但不确定是否与此事相关。”

“天象方面,近半月来,确有两场雷雨,较往年同期稍显频繁猛烈,但均在正常范畴之内……”

林昊一边反馈,一边在心中暗自惭愧。身为宗主,他平日关注的多是宗门大事、修行功法,对这些看似基础的农耕细节,确实知之甚少,观察远不如师祖这般细致入微。

在他反馈完毕后,古炉内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合、分析这些信息。随后,新的指引传来,依旧简洁:

“**取病株根系下三尺深处土壤,与百丈外健壮古木下同深土壤,各一份,以玉盒封存,置于炉前。**”

“**取碧波潭源头水、流经药圃之水,各一瓶,同置。**”

“**详绘药圃地形图,标注病株分布、水流走向、周边山势。**”

林昊眼中闪过明悟之色!师祖这是要“亲眼看”,“亲手察”!虽然师祖无法离开古炉,但以其通天手段,或许能通过土壤、水样乃至地形图,感知到寻常修士无法察觉的细微差异!

“弟子遵命!这便去办!”林昊毫不迟疑,立刻退出大殿,亲自前往药圃。

他找到愁容满面的周霖,并未多解释,只说是需用秘法勘察。他亲自下到药田,在几株濒临枯萎的三叶青芝根部,小心翼翼地下挖三尺,取出颜色灰白、略显板结的土壤,用上好的寒玉盒封装。又飞到百丈外一处山林,在一棵生机勃勃的千年铁杉树下,取同深处的黝黑肥沃土壤作为对比。

接着,他飞往后山碧波潭源头,取回清澈的泉水;又在流经药圃的溪流中段,取了一瓶水。最后,让周霖绘制了最详细的药圃地形图。

当他将两份土壤、两瓶水、以及那张详尽的地形图恭敬地摆放在古炉前的祭坛上时,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安静地退到一旁,屏息等待。

只见古炉表面,那一道焦黑的纹路,再次亮起了微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明显、持久。一股无形却浩瀚的神念,如同水银泻地般,温柔地笼罩了那几样物品。

土壤在玉盒中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扰动,水样在瓶中泛起细微到极致的涟漪,而那幅地形图,上面的线条似乎也隐隐流动起来。

林昊能感觉到,一股难以形容的、蕴含着对天地万物至深理解的力量,正在细致入微地探查着这些样本中蕴含的每一点信息——土壤的颗粒结构、蕴含的微量元素、水中的灵气粒子活性、乃至地形引动的微弱气场变化……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终于,古炉的微光渐渐敛去,那股浩瀚的神念也如潮水般退回炉内。

一段比之前清晰许多,带着一丝了然与凝重意味的意念,缓缓流入林昊的识海:

“**地脉无大恙,然灵气活性确被 巧妙的抑制。非外力强行污染,乃‘汲灵阴蕨’之孢子,随雷雨播散,侵入灵泉上游,微量滋生,其性阴寒,善汲灵气活性,虽不伤灵脉根本,却如蛀虫,损草木生机。周边杂草得普通地气,反受益。**”

“**根治需清除上游阴蕨。暂缓之法:以‘烈阳草’灰烬,混合‘硫磺石’粉,撒于病株周围土壤,中和阴寒;灌溉之水,曝晒三日,方可使用。**”

意念到此为止,并未多言。但林昊已是浑身剧震,茅塞顿开!

原来如此!根源竟是一种名为“汲灵阴蕨”的微小妖植孢子!此物阴险,不直接掠夺灵气总量,却专门吞噬灵气的“活性”,难怪地脉探测不出大问题,而依赖高品质灵气的药草却率先遭殃!雷雨频繁,正是其播散的契机!周边杂草因所需灵气活性不高,反而长得更茂盛!

这其中的关窍,若非师祖凭借无与伦比的见识和细腻入微的洞察力,从土壤、水质、病株分布等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恐怕宗门上下想破头也找不到真正原因!

“弟子明白了!多谢师祖指点迷津!”林昊激动万分,再次深深拜下。

他立刻起身,带着样本和地图,快步冲出供奉殿,直奔药园而去。他有预感,困扰宗门多日的药园之忧,终于见到了解决的曙光!而师祖这番“地脉微察”,所展现出的不仅是丹道,更是对天地自然、万物生克至理的深刻理解,再次让林昊感受到了那如渊似海的智慧。

这一次,他不仅找到了药园危机的答案,更学会了一种面对复杂问题时,沉下心来,从最基础、最细微处入手的思维方式。这无声的教导,或许比那具体的解决方法,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