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日之绝地枪王 > 第60章 军民鱼水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熊瞎子涧”的新营地,在李顺和一众青壮年的努力下,已经初具规模。

三栋足以容纳所有人的、坚固的木楞房拔地而起,彻底解决了众人遮风避雪的问题。老村长张大爷,甚至还带着女人们,在溪边垒起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熏肉房,将上次缴获的那半扇猪肉,用松柏枝细细地熏着,以备不时之-需。

家,是有了。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队长,咱们的粮食……不多了。”

这天傍晚,负责掌管后勤的老村长张大爷,将杨汝成拉到了一间堆放物资的木楞房里,指着角落里那几袋已经瘪下去大半的米面口袋,满脸的忧色。

“队伍里,现在是三十六口人,半数都是能吃的青壮年。上次缴获的粮食,看着不少,但这么多人张嘴吃饭,一天就要消耗掉一大截。再加上那些新来的‘下河套’的乡亲,都是饿坏了的身子,更得吃点干的。”

“我算了一下,”老村长拿起一根木炭,在墙上划拉着,“照这么个吃法,不出十天,咱们就得断粮。”

杨汝成看着那几袋所剩无几的粮食,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

人多,是力量。但人多,也意味着更大的消耗。

“打猎呢?”他问道,“让赵三他们,组织人手去山里打猎不行吗?”

“试过了。”老村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这大雪封山,天寒地冻的,林子里的活物,也都钻进洞里猫冬了。赵三他们,带着人,在山里转悠了两天,除了几只瘦得皮包骨头的兔子,连根毛都没打着。还差点因为追一只狐狸,闯进日本人的巡逻区。”

“日本人,把这片山,看得太死了。”杨汝成缓缓地说道,“他们这是想把我们,活活困死、饿死在这里。”

“谁说不是呢。”老村长将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孩子,咱们得早做打算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弟兄们要是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杀鬼子报仇?”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了杨汝成的心上。

就在这时,新加入的刘老四,从外面走了进来,神色,显得有些焦急和不安。

“队长,张大爷。”他对着两人,欲言又止。

“老四,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的。”杨汝成看出了他的异样。

“是……是关于我们村的。”刘老四咬了咬牙,还是开口了,“今天下午,我……我偷偷跑回了‘下河套’附近,想看看情况。结果……”

他顿了顿,眼眶,一下就红了。

“日本人……那帮畜生,因为我们跑了,就拿村里剩下的人出气!他们把村子给围了,不准任何人进出!还挨家挨户地抢粮食!稍微藏了一点米糠的,就……就当场给打个半死!”

“什么?!”杨汝成和老村长,齐齐一惊。

“村里……村里已经有好几家的老人和孩子,都快饿死了啊!”刘老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杨汝成,重重地磕了个头,“队长!我求求您!您救救他们吧!他们……他们都是无辜的啊!再不想想办法,我们村,就真的要没了!”

这个消息,让本就压抑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

当天晚上,一场紧急的会议,在最大的那栋木楞房里,召开了。

所有义勇队的骨干成员,都围坐在火塘边,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他娘的!这帮日本畜生,简直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赵家老三听完刘老四的哭诉,一拳狠狠地砸在了地上,震得火星四溅,“队长!还商量个屁!咱们现在就杀回‘下河套’!跟那帮狗娘养的,拼了!大不了,就是个死!”

“拼?你拿什么去拼?!”木匠李顺立刻反驳道,“‘下河套’离镇子那么近,日本人肯定在那里布下了重兵!我们现在就十几杆枪,冲过去,跟飞蛾扑火有什么区别?!”

“那你说怎么办?!”赵家老-三红着眼睛吼道,“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咱们的乡亲,被日本人活活饿死吗?!他们可都是因为投奔咱们,才遭的这个罪!”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李顺也急了,“我只是说,不能冲动!得……得想个万全之策!”

“万全之策?等你想出万全之策,村里的人,骨头都凉了!”

“你……”

“都住口!”

杨汝成一声暴喝,制止了这场即将失控的争吵。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在那几个代表着村庄和道路的符号上,来回移动。

“赵三哥说的,有道理。乡亲们,是因为我们才受的难。这个忙,我们必须帮。”

“但是,李顺哥说的,也没错。硬冲,就是送死。不但救不了人,还会把我们自己,都给搭进去。”

他抬起头,看着众人。

“我们是狼,不是熊。打仗,要用脑子。”

他指着地图上,枫树镇的位置。

“镇子里,日本人的守备队,至少有一个中队。他们的粮仓,更是防守严密。我们,啃不动。”

他又指了-指“下河套”村。

“村子,现在肯定已经被日本人围得像铁桶一样,我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粮食送进去,也不可能。”

“那……那这不就成了个死局了吗?”王家二小子,有些泄气地说道。

“不。”杨汝成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手指,从镇子,划向了村子,最终,停留在了两者之间那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上。

“我们不打镇子,也不进村子。”

他的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狡黠的光芒。

“我们,打它的……补给线。”

“补给线?”众人,都有些不解。

“你们想,”杨汝成解释道,“日本人,把‘下河套’的粮食都抢光了。那他们,总得给那些驻守的伪军和他们自己的士兵,吃饭吧?他们的粮食,从哪里来?”

“从……从镇子里运过去?”李顺,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没错!”杨汝成重重地点了点头,“日本人,狂妄自大,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敢在离镇子这么近的地方,动他们的运输队!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围点打援?”老村长张大爷的眼睛,亮了。

“不,是‘围点掏食’。”杨汝成纠正道,“我们的目的,不是杀多少人,是抢粮食!只要能把粮食抢到手,再想办法,送到乡亲们的手里,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这个计划,大胆,却又充满了可行性。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队长!你就下命令吧!这次,俺保证,绝不冲动!”赵家老三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杨汝成点了点头,“这次行动,我们不求多,只求精!我,赵三,王二,李顺,还有栓子!我们五个,组成行动队!其他人,留守营地,由张大爷统一指挥!”

“是!”

……

第二天,傍晚。

枫树镇通往下河套村的土路上,一辆满载着米面的大车,在两个伪军的押送下,正“吱呀吱呀”地,艰难前行。

“他娘的,这鬼天气,真是能冻死个人。”一个伪军,缩着脖子,对手里的哈着白气,“你说,咱们哥俩,这是造了什么孽?大冷天的,还得干这种苦差事。”

“行了,你就少抱怨两句吧。”另一个伪军,显然是个老油条,“能捞着这个差事,就偷着乐吧。至少,不用去山里,跟那个‘鬼魂’玩命。我听说啊,前几天,警察局的王大锤,带了三十多号人进山,结果……就他一个,被人刻了一脸的字,给扔回来了。剩下的,连个尸首都找不着。”

“嘶……真……真有这么邪乎?”

“那还有假?所以啊,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地,送完这趟粮,回去喝口热酒,才是正事。”

两人正说着,丝毫没有注意到,在他们前方不远处,一棵横倒在路中央的大树,已经悄无声息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晦气!这又是哪个缺德的干的!”

两人骂骂咧咧地,放下手里的枪,走上前,准备合力,将那棵大树,给挪开。

然而,就在他们的手,刚刚碰到树干的那一刻。

“嗖!”

“嗖!”

两支淬了毒的弩箭,如同两条无声的毒蛇,从路边茂密的草丛里,闪电般地,射了出来!

“噗嗤!”

“噗嗤!”

两个伪军,连哼都没能哼出一声,便捂着自己的脖子,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杨汝成和赵家老三,从草丛里,一跃而出。

他们迅速地,将两具尸体,拖进路边的沟里,又将那辆满载着粮食的大车,拉进了旁边一片隐蔽的小树林。

做完这一切,杨汝成对着树林深处,学了几声布谷鸟叫。

很快,刘老四和栓子,便赶着几头早就准备好的毛驴,从林子里,走了出来。他们手脚麻利地,将大车上的粮食,分装到了毛驴的背上。

半个时辰后,下河套村的村西头,一处早已废弃的打谷场旁。

村里的老族长,正带着几个村民,借着微弱的月光,焦急地,等待着。

“来了!他们来了!”

一个负责望风的年轻人,兴奋地,从远处跑了回来。

很快,杨汝成和刘老四,便牵着几头驮满了粮食的毛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杨……杨队长!”老族长看到那几袋沉甸甸的粮食,激动得,老泪纵横,“您……您真是我们村的救命恩人啊!”

“老人家,快别这么说。”杨汝成将缰绳,交到了他的手里,“我们都是中国人。乡里乡亲的,理应互相帮助。”

“可是……可是,”老族长看着他,满脸的担忧,“您这么做,日本人……日本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他们会报复的啊!”

“报复,也要让他们,有那个本事才行。”杨汝成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些虽然面黄肌瘦,但眼中,却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的乡亲们。

“老人家,我今天来,不光是给你们送粮食的。”他的声音,变得无比郑重,“我也是来,求你们,帮我们一个忙。”

“队长,您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的,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在所不辞!”

“我不需要你们上刀山,下火海。”杨汝-成缓缓地说道。

“我只需要你们,从今天起,当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日本人什么时候出城,出了多少人,往哪个方向去了。镇子里的汉奸,又跟哪个日本人,勾勾搭搭。”

“这些,就是我们最想知道的。”

“我们是水里的鱼,但这水,不能是死水。只有你们,这些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才能让这潭水,活起来。”

老族长看着杨汝成那双在黑夜中,亮得惊人的眼睛,没有丝毫的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

“队长,您放心。”

“从今天起,我们整个‘下河套’,就是您,最忠心的,眼睛和耳朵!”

“这片林子,就是我们,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