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福缘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灵离去后,阿石在院中伫立良久,心潮起伏,直到夜露浸湿了衣衫,才感到一丝寒意。他回到屋中,看着那面已变得如同寻常废铜的锁灵镜,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有将其丢弃,而是仔细擦拭干净,用那块厚布重新包好,郑重地放入了唯一一个带锁的木箱底层。这面镜子,是他人生转折的见证,也是他与那位名唤白灵的狐仙之间一段奇缘的信物。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香甜,再无叹息惊扰,无噩梦缠身。三年来,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安宁与希望。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阿石便已醒来。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去准备砍柴的工具,而是依照记忆中白灵所指的方向,朝着后山西北处行进。他脚步轻快,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一丝忐忑。三里山路,对于惯于山行的他而言不算什么,但寻找那片特定的紫竹林与灵泉,却需要仔细辨认。

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林,绕过几处险峻的岩石,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果然,一片青翠欲滴的紫竹林出现在眼前。这里的竹子与寻常绿竹不同,竹竿呈现出一种深沉的紫褐色,在晨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竹林间雾气氤氲,空气格外清新湿润,吸入肺中,令人神清气爽。

阿石循着潺潺的水声深入竹林,越往深处,灵气越发浓郁,甚至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不多时,一眼山泉出现在竹林深处。泉眼不大,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汇成一洼浅潭,潭水清澈见底,可见几尾银色的小鱼游弋。而在泉眼旁的几块湿润的岩石上,他看到了白灵所说的赤芝。

那并非成片生长,而是零星散布,约有五六株。每一株都形态优美,芝盖如同红漆般鲜艳夺目,表面有着云朵般的环纹,芝柄则是深褐色,显得十分坚实。它们静静地生长在岩石上,汲取着灵泉的精华与日月的光华,散发着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异香。阿石虽不识宝,也知这绝非凡品。

他谨记白灵的告诫,不敢有丝毫贪念。他仔细观察,选择了一株形态最完整、色泽最饱满的赤芝,小心翼翼地用带来的小木铲,连同根部的一点岩石一起撬起,再用早已备好的柔软苔藓和芭蕉叶仔细包裹好,放入背篓中。他对着剩下的赤芝和灵泉恭敬地拜了三拜,心中默谢天地滋养与白灵指点,这才转身离开。

他没有回家,径直背着这株赤芝去了石门镇。他没有再去那家“恒通当铺”,而是寻到了镇上最有名、也最讲信誉的“仁心堂”药铺。

药铺的掌柜是一位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却透着正气的老者。当阿石将用苔藓芭蕉叶包裹的赤芝取出,放在柜台上时,老掌柜的眼睛顿时瞪大了。他戴上专用的手套,拿起一个放大镜,凑近了仔细端详,又凑到鼻尖闻了闻那独特的香气,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神色。

“这……这是上品的赤芝啊!看这色泽,这纹路,这香气……至少是五十年以上的珍品!”老掌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阿石,“小伙子,这赤芝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阿石早已想好说辞,镇定地回答:“回掌柜的话,是小子前几日在深山砍柴时,偶然在一处悬崖峭壁上发现的,费了好大力气才采到。”

老掌柜将信将疑,但看阿石衣着朴素,面容憨厚,不像说谎,而且这赤芝品相极佳,确是野生无疑,便也不再深究。他沉吟片刻,伸出五根手指:“小伙子,这株赤芝,老夫出五十两银子,你可愿意割爱?”

五十两!阿石只觉得耳朵“嗡”的一声,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以往他辛苦砍柴一年,除去吃喝,能攒下二三两银子已是极好。五十两,足够他买下几十亩好田,或者盖起一栋宽敞的青砖大瓦房!

他强压住内心的狂喜,努力让自己显得平静些,点了点头:“掌柜的厚道,小子愿意。”

老掌柜见他爽快,也很高兴,当即命伙计取来五锭雪白的官银,每锭十两,沉甸甸地交到阿石手中。阿石接过银子,手指都有些发抖,他将银子紧紧揣在怀里,仿佛揣着一团火,烧得他浑身滚烫。

怀揣巨款,阿石没有立刻挥霍。他先去了米铺,买了足够吃上大半年的上等白米和精细面粉;又去布庄,扯了几匹厚实耐磨的棉布和一块颜色鲜亮、适合姑娘家做衣裙的细软绸缎;还给巧儿买了一支漂亮的银簪,给王婆婆称了几斤上好的烟丝。最后,他雇了一辆牛车,将采购的东西拉回了清溪村。

回到那间破旧的土坯房,阿石看着怀里的银锭和满车的物品,恍如隔世。他没有迟疑,立刻请来了村里的泥瓦匠和木匠,付了丰厚的工钱,请他们帮忙修葺房屋。屋顶的茅草换成了结实的青瓦,墙壁用石灰重新粉刷,开裂的地方用泥砖补好,连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也换成了厚重的松木门。屋里的旧家具大多换成了新的,还添置了衣柜、饭桌和几把椅子。原本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在几天之内,就变成了一间明亮、坚固、温馨的瓦房。

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阿石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碗里是香喷喷的白米饭,偶尔还能吃上肉。他换上了新衣,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不再是那个面黄肌瘦、愁眉苦脸的穷樵夫。

但他没有忘记根本,也没有忘记白灵的叮嘱。每隔七日,他依旧会去那片紫竹林,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株赤芝,卖给仁心堂。每次,他都以同样的理由搪塞老掌柜的询问,而老掌柜得了这等稳定的极品药材来源,也不再过多追问,每次都以五十两左右的公道价格收购。阿石的积蓄,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

他的变化,自然也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众人纷纷猜测,阿石是走了什么大运。阿石对外只说是前些日子砍柴时救了一位被蛇咬伤的游商,那游商感激,赠了他一大笔钱财。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村民们大多淳朴,见阿石日子变好,也都替他高兴,只有少数人心中存疑。

阿石更没有忘记苏巧儿。他时常带着点心、布料或是新奇的小玩意儿去苏家村看望她。巧儿见阿石脱困,日子越过越好,打心眼里为他欢喜。两人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阿石会将镇上听来的趣事讲给巧儿听,巧儿则会为阿石缝制新衣,打理家务。月光下,溪水边,常常能看到他们并肩散步的身影。阿石看着巧儿温柔的笑脸,心中那份原本因贫困而压抑的情愫,愈发清晰和强烈。一个想要娶巧儿为妻,给她安稳生活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扎根。

然而,阿石并未被财富冲昏头脑。他始终牢记白灵“不可贪心”的告诫,每次只采一株赤芝,绝不妄动其他。他也记得自己贫困时受到的帮助,时常接济村里的孤寡老人,王婆婆家更是他常去送米送油的地方。他的善良和谦卑,赢得了村民更多的尊重。

这一日晚饭后,阿石坐在修缮一新的院子里,仰望着满天繁星。夜风拂面,带来远处稻花的清香。他从怀里掏出那支给巧儿买的银簪,在月光下细细摩挲,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他想起了那个月圆之夜,想起了白灵离去时那感激的眼神,想起了玄清道长的点拨,想起了巧儿赠与青丝时的信任。

“知足常乐……”他低声念着这句老话。如今的生活,是他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这一切,皆源于他一时的不忍和善念。他对着星空,默默地在心中说道:“白灵姑娘,谢谢你。爹,娘,你们放心,儿子会好好过日子,永远做个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