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义愤填膺与直闯幽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帝爷含怒而动,神通何其广大?袖里乾坤之术,纳须弥于芥子,携数人穿越阴阳界限,不过瞬息之事。

那道璀璨金光,蕴含着武圣帝君的凛然正气与无上神威,不再是寻常遁光,更像是一柄斩开混沌、质问不公的利剑!它无视空间阻隔,直接从阳世的关帝庙大殿,贯入那虚无缥缈、法则迥异的阴司幽冥!

金光所过之处,幽冥界那亘古不变的灰暗与死寂被悍然打破!

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阴阳交界处的“黄泉路”。这条路,本是亡魂在鬼差引领下,通往地府的第一段旅程,路上挤满了浑浑噩噩、步履蹒跚的新死之魂。金光掠过,如同狂风席卷,路上的迷雾被驱散,无数亡魂被那沛然莫御的神威与生气激荡,发出惊恐的嘶鸣,队伍瞬间大乱。引路的鬼差更是吓得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金光毫不停留,瞬间掠过黄泉路,前方出现一条血黄色的滔滔大河,腥风扑面,河水中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在哀嚎。这便是着名的“忘川河”。河上有一座古老石桥,即是“奈何桥”。桥上,正准备喝下孟婆汤、忘却前尘的鬼魂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金光神威一冲,手中汤碗险些跌落,呆立当场。连桥头那常年熬汤、面无表情的孟婆,手中的动作都微微一顿,浑浊的老眼抬起,望向金光来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整座奈何桥,在这神威压迫下,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不堪重负。

金光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其目标明确——幽冥界的权力核心,十殿阎罗议政决断之所,森罗宝殿!

这股毫不掩饰、强横无匹的阳间神圣气息,如同在平静(或者说死寂)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整个幽冥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负责巡逻的牛头马面,手持钢叉铁链,感受到那令人心悸的气息,吓得怪叫连连,慌忙向后退避,不敢阻拦分毫。各司其职的判官们,无论是掌管赏善的,还是执掌罚恶的,纷纷从各自的官廨中惊起,走到廊下,面露惊疑不定之色,相互以神念询问:“何方神圣,竟敢如此强闯地府?”“好强的神威!是佛是道?所为何来?”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飞速传向森罗宝殿。

此刻,森罗宝殿之内,十殿阎罗之首,第五殿阎罗天子包拯(民间信仰中常将包公与阎罗王形象结合),正头戴冠旒,身着黑色龙袍,端坐于大殿正中的公案之后。他面色黧黑,额间月牙微光隐现,不怒自威。殿下两侧,文武判官、黑白无常、各司主事等阴神鬼吏肃立,气氛庄严肃穆。他们正在审理一批新到的亡魂,核定其生前功过,决定其轮回去向。

突然,包阎君猛地抬起头,那双能洞察阴阳、辨明忠奸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与惊讶。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庞大、熟悉而又带着冲天怒气的神圣气息,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逼近森罗殿!

“是关圣帝君!”包阎君心中一动,立刻明了来者身份。他与关帝虽分属阴阳,但同为正道神明,平日亦有往来,深知这位伏魔大帝的刚烈性情。观其来势,竟是毫无顾忌,直闯中枢,且怒气勃发,绝非寻常拜访!

“退堂!暂押众魂!”包阎君当机立断,一拍惊堂木,声音沉浑,打断了正在进行的审判。殿下鬼吏虽不明所以,但见阎君神色严峻,不敢多问,连忙将堂下亡魂带下。

包阎君迅速整理了一下衣冠,率领殿内一众重要的判官鬼吏,急匆匆步下丹墀,亲自出殿相迎。关圣帝君地位尊崇,神通广大,更兼此刻明显来者不善,由不得他不慎重对待。

他们刚出得殿门,来到那阴气森森、以骷髅头骨铺就的殿前广场,便见一道金光如天外流星,轰然坠地!光芒收敛,现出关帝爷那威严的丈六金身法相,周仓、关平虚影侍立,神光熠熠,将周围幽冥的灰暗都驱散了几分。他面色沉郁,丹凤眼中寒芒闪烁,左手虚按腰间(虽无青龙刀在手,但其气势犹胜刀锋),右手袍袖之中,显然收纳着那对母子魂魄与两名鬼差。

“不知帝君法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包阎君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态度颇为客气。他身后的判官鬼吏们也纷纷躬身行礼,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不知这位煞星为何突然驾临,而且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

然而,关帝爷此刻心中义愤填膺,哪有心情与他客套寒暄?他目光如冷电,直射包阎君,对周围的迎接阵仗视若无睹,开门见山,声震殿宇,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所有幽冥鬼神的心头:

“阎君!本帝今日此来,只为一事不明,要向你讨个公道!”

他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方才在我人间庙内,有一对逃难母子,妇人李氏,一生行善积德,敬畏鬼神,其子年幼,纯真无辜!二人不过因饥寒交迫,入我庙中避雨,为何便落得个‘阳寿已尽’,‘冻饿而死’的结局?还被鬼差当场勾魂,毙命于我神像之前!”

关帝爷踏前一步,神威如潮水般向前压迫,逼视着包阎君:“若行善不得善报,积德反遭横死,那天道何存?公理何在?世人若知此事,谁还愿行善?谁还肯积德?莫非你这阴司断案,只凭簿册一勾,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雷霆霹雳,在森罗殿前炸响!不仅道出了那对母子的冤屈,更是直指幽冥地府存在的根基——赏善罚恶的公正性!

包阎君身后的判官鬼吏们,何曾见过有人敢在森罗殿前如此质问阎君?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虽然他们本来脸色就不太好),低头屏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整个广场之上,鸦雀无声,唯有幽冥界的阴风,似乎也因这紧张的气氛而停滞了片刻。

包阎君被关帝爷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质问,弄得眉头紧锁。他深知关帝性情,若非确有疑点,绝不会如此冲动。而且,关帝提及那妇人行善积德,若属实情,如此判罚确实引人质疑。

他沉吟片刻,并未因关帝的态度而动怒,反而更加肃然,再次拱手道:“帝君息怒。帝君所言之事,本王已略有感知。然,阴阳有序,因果循环,复杂无比,非一言可尽。生死簿之记载,魂魄之勾决,皆非本王或任何一殿可独断专行,实乃依据天道运行之法则,累世因果之结算而定。”

他抬头,目光坦诚地看向关帝:“帝君既然心存疑虑,强携魂魄至此,口称不公。空口无凭,不若随本王前往一处所在,一切前因后果,自有分明。”

关帝爷冷哼一声:“何处?”

包阎君缓缓吐出三个字,带着一种洞彻因果的沉重:

“孽——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