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0章 美满姻缘的延续(全文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美满姻缘的延续(全文完)

时光荏苒,如同枫桥镇外日夜不息的大运河,悄无声息地流淌而过。转眼间,已是七八年光阴。

当年的陈记杂货铺,早已旧貌换新颜。铺面扩大了一倍不止,货架崭新,货物种类繁多,从南来的糖果、北来的干货,到精巧的苏杭刺绣、时兴的胭脂水粉,一应俱全,琳琅满目。镇上的居民,甚至邻近村落的人,都乐意来此采买,只因这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在镇子另一头相对繁华的街市,一间挂着“陈记杂货分号”匾额的新铺子也已然开业一年多,生意同样兴隆。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陈阿福的勤恳踏实,更离不开林婉娘的聪慧经营。她仿佛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心思活络,善于与人打交道,又将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二人,一个主外,联系货源,搬运货物;一个主内,掌管账目,调度经营,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家道也日渐殷实。

他们如今已不住在杂货铺狭小的里间,而是在镇东头置下了一处带着小院的三间瓦房。院子里种着花草,养着鸡鸭,充满了生活气息。林婉娘先后为陈家生下了一儿一女。大的是个儿子,取名陈安,今年六岁,虎头虎脑,眉眼间有几分陈阿福的憨厚,却比父亲机灵,已经开始启蒙认字。小的是个女儿,取名陈宁,年方四岁,粉雕玉琢,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活泼可爱,是全家人的开心果。

每日清晨,陈阿福先去两个铺子巡视一番,安排事宜。林婉娘则在照料好儿女起居后,也会去总铺坐镇,处理账务,接待客人。午后,她多半会回家,督促儿子功课,陪伴女儿玩耍。陈安虽年幼,却已懂得在铺子里帮些小忙,搬些轻便货物,像模像样地学着招呼客人;陈宁则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母亲身后,奶声奶气地学着认货品名字。

这般和乐融融、夫贤子孝的景象,早已成为枫桥镇一段佳话。当年那场带着几分“荒唐”色彩、始于“醉酒”的姻缘,如今再被人提起,已不再是猎奇与非议,而是充满了传奇和赞美的色彩。人们称之为“酒肆风流”,言语间满是羡慕与祝福。都说林婉娘有胆有识,慧眼识珠,陈阿福憨人有憨福,娶了个旺夫兴家的好媳妇。就连当初极力反对的林老汉,如今也常抱着外孙、外孙女,乐得合不拢嘴,早已将当年的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对女婿也是越看越满意。

一个夏日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夫妻二人,坐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架下乘凉。石桌上摆着几样小菜,一壶清茶。陈安带着妹妹在院子里追逐萤火虫,清脆的笑声洒满庭院。

晚风拂面,带来阵阵清凉。陈阿福看着身边容颜依旧秀美、更添几分成熟风韵的妻子,又看了看院子里嬉戏的一双儿女,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幸福。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忽然想起往事,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

“婉娘,”他转过头,目光温柔地看着妻子,“有时候静下来想想,还是觉得像做梦一样。你说,当初你要是没那个胆子,假装醉倒在柳树下,咱们俩,现在会是什么光景?”

林婉娘正拿着蒲扇,轻轻为跑过来歇息的女儿扇风,闻言抬起头,眼波流转,横了丈夫一眼,那眼神中带着几分当年的狡黠,更多的则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坦然与深情。

“后悔了?”她故意板起脸。

“怎么会!”陈阿福连忙摆手,语气认真,“我是后怕!怕你当时要是没成功,或者我要是没那么傻乎乎地把你带回去,岂不是错过了天底下最好的娘子?也错过了安儿和宁儿这两个宝贝。”

林婉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伸手轻轻打了他一下:“贫嘴!”她收敛笑容,目光望向远处天边绚丽的晚霞,声音柔和而坚定,“有什么好怕的?为了自己的幸福,冒点风险,值得。若是重来一次,我还会那么做。只不过……”她顿了顿,转头看着丈夫,眼中满是笑意,“可能会换个地方‘醉’,你那杂货铺的床,实在太硬了!”

陈阿福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妻子是在打趣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林婉娘也抿着嘴笑,脸上飞起两朵红云,一如当年那个大胆的少女。

笑过之后,陈阿福握住妻子的手,感慨道:“是啊,为了幸福,值得。婉娘,这辈子能娶到你,是我陈阿福最大的福气。”

“能嫁给你,也是我林婉娘的福气。”林婉娘回握住他的手,十指紧扣。

他们夫妻二人,因着自身的经历,深知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家道宽裕后,也时常做些善事。每逢灾年,会施些米粥;见到孤苦老人,会悄悄接济一些银钱;铺子里也常年备着些免费的凉茶,供过往的脚夫、路人解渴。这些善行虽小,却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与爱戴,“陈善人”、“林娘子”的称呼,在镇上传开。

夜色渐深,繁星满天。陈安和陈宁玩累了,趴在父母膝头沉沉睡去。陈阿福和林婉娘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相视一笑,眼中是历经岁月洗礼后,愈发醇厚深沉的爱意与默契。

当年的“意外”邂逅,看似荒唐,实则暗含机缘。是林婉娘不顾世俗的勇气,打破了命运的枷锁;是陈阿福心底的良善,接住了这份勇敢。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共同经营出了这份“醉”有应得的美满姻缘。

这枫桥镇上的“酒肆风流”,最终流淌成了岁月长河中,一段平淡却悠远、温暖而动人的传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