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9章 状元及第,此情永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来暑往,春秋几度。小城似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刘玉兰的坟墓,选在城郊一处清幽的山坡上,墓碑由张文亲手题写。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墓旁结庐而居,守足了三年。三年来,他除了定期祭扫,便是埋头苦读。那间简陋的草庐之中,夜晚常有一灯如豆,映照着他清瘦而坚毅的身影。

他将对玉兰的无尽思念与悔恨,全部化作了求知的动力。玉兰生前曾鼓励他求取功名,实现济世安民的抱负,如今这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信念。每一页书卷,每一笔文章,都仿佛是在完成对玉兰的承诺。他不再是为光耀门楣而读,更不是为了个人前程,而是为了告慰那早逝的芳魂,为了践行他们曾经共同憧憬过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三年的守墓生涯,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心灵的洗礼和学识的沉淀。他的文章,褪去了早年的浮华,变得愈发沉郁顿挫,深刻有力。

三年期满,张文告别了玉兰的坟墓,也告别了留下他无数悲欢的小城。他背负着行囊,也背负着一段沉重而凄美的往事,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

科考之路,艰险异常。然而,心怀执念的张文,却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与才华。乡试、会试,他一路过关斩将,成绩斐然,其文章备受考官赏识,称其“文风沉雄,有古君子之风,更兼关切民瘼,非寻常腐儒可比”。其名渐显于士林。

终于,大比之期至,殿试之上,张文面对天子策问,从容应对,引经据典,纵论天下大事,提出的见解既秉承圣贤之道,又切中时弊,充满经世致用的智慧。仁宗皇帝览其试卷,龙颜大悦,御笔亲点其为本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金榜题名,琼林赐宴,跨马游街……昔日蒙冤受屈的穷秀才,如今成了万众瞩目的新科状元郎!荣耀、掌声、赞美、追捧,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多少权贵欲招其为婿,多少同僚为其设宴庆贺。

然而,在这人生的巅峰时刻,张文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婉拒了所有提亲,谢绝了大部分无谓的应酬。每当夜深人静,他独处之时,总会拿出身边珍藏的一件旧物——或是玉兰曾用过的一枚棋子,或是她绣的一方已泛黄的手帕,默默凝视,良久无言。他的眼中,有追忆,有伤感,却再无当初的崩溃与绝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融入骨血的思念。

他践行了当年的誓言,终身未娶。将全部精力投入仕途,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屡有政绩。他仿佛是将两个人的生命合而为一,加倍努力地去实现他们曾经共同的理想。在许多个清风明月的夜晚,他都会独自斟上一杯酒,对着南方——那小城的方向,遥遥祭奠。玉兰,成了他内心深处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记,一段无法与人言说的温柔与伤痛。

他的故事,也随着他的显达而渐渐流传开来。人们钦佩他的才华,称颂他的政绩,更唏嘘他那段至死不渝的深情。那桩陈年的冤案,那个枉死的女子,以及这位情义深重的状元郎,共同构成了一段凄美传奇,在世间久久传诵。悲剧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但在张文的坚守与成就中,似乎也获得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