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身世之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黄昏,夕阳将盐馆的屋檐拉出长长的影子。刘生早早打发走了伙计,独自在后院收拾出一间较为整洁的厢房。他特意换上了新洗的青布长衫,心情既期待又忐忑。

当最后一抹晚霞即将隐入西山时,婉娘如约而至。她依旧穿着那身青衫素裙,发间的红绒球在暮色中格外显眼。刘生将她引至收拾好的厢房,点上油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她姣好的面容。

“委屈姑娘暂住在此了。”刘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屋子虽然收拾过,但仍显简陋,墙壁上还有斑驳的水渍。

婉娘却毫不介意,反而含笑致谢:“公子说哪里话,能得片瓦遮头,已是万幸。”她的目光在屋内流转,最后落在窗边的一盆水仙上,“这花养得真好。”

刘生有些惊讶:“姑娘好眼力,这水仙是前日才从市集买来的,尚未开花呢。”

婉娘笑而不语,纤指轻抚花苞,说也奇怪,那水仙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绽放,顿时满室清香。刘生看得目瞪口呆,婉娘却淡然道:“看来这花与我有缘。”

二人对坐灯下,婉娘开始细细讲述自己的身世。她说自己本是书香门第之女,祖上曾出过翰林,家道中落后父母相继病逝,她便寄养在外婆家。起初舅母待她尚可,后来因家计日窘,便时常苛待于她。

“近日舅母竟要将我许配给城中六旬富商为妾,”婉娘眼中含泪,更显得楚楚可怜,“那富商已有三房妾室,我宁死也不愿受此羞辱,只得趁夜逃出。”

刘生听得义愤填膺:“天下竟有如此狠心的舅母!姑娘放心,在此安心住下便是。”他犹豫片刻,又道:“只是盐馆人来人往,白日里还需姑娘尽量不要出门,免得被人看见,多有不便。”

婉娘点头称是:“公子思虑周全。白日里我便在这屋中读书习字,绝不外出。”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书,书页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刘生瞥见书皮上写着《玉台新咏》四字,不禁讶异:“姑娘也读此书?”这是前朝诗集,寻常女子很少涉猎。

婉娘轻笑:“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公子若感兴趣,不妨共赏?”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姿态优雅得仿佛出自书香门第的闺秀。

然而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刘生渐渐察觉一些异常。婉娘对当朝市井生活似乎十分陌生,提到最近市集上流行的衣饰吃食,她都一脸茫然。但当问及古籍经典,她却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有一次,刘生说起盐馆近日新到的海盐来自长芦盐场,婉娘竟问道:“长芦盐使司还是张大人主事么?”刘生一愣,长芦盐使司早在二十年前就已裁撤,现在的盐官都是盐课提举司派任的。但他转念一想,婉娘久居深闺,不知外界变化也是常理,便未深思。

夜色渐深,油灯噼啪作响。婉娘的面容在灯光下愈发显得朦胧美丽。刘生为她安排好起居事宜,嘱咐道:“盐馆有个老仆,是本村人,我每晚都让他回家住宿,早间再来。姑娘只要夜间不点灯,便不会被人发觉。”

婉娘一一应下,忽然问道:“公子这般相助,不知该如何报答?”

刘生连忙摆手:“姑娘说哪里话,助人于危难,本是应当。”

婉娘凝视着他,眼神深邃:“世间因果,皆有报偿。他日必当回报公子今日之恩。”这话说得有些蹊跷,但刘生只当是寻常客套,并未在意。

离开厢房时,刘生回头望了一眼。婉娘独自站在窗前,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银边。那盆水仙开得正盛,幽香阵阵,但刘生莫名觉得那香气中带着一丝诡异的甜腻。

回到自己房中,刘生久久不能入睡。他总觉得今日之事有些古怪,却又说不出了所以然来。婉娘的谈吐举止,时而如深闺淑女,时而又像看破红尘的方外之人。更奇怪的是,她似乎对盐馆的环境十分适应,全无寻常女子独处陌生之地的惶惑不安。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声,刘生起身查看,只见一道黑影掠过院墙,转瞬即逝。他揉揉眼睛,再看时院中空无一物,唯有月光如水,树影婆娑。

“大概是野猫吧。”刘生自语道,重新躺回床上,却不知为何,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但想到婉娘那含羞带怯的模样,这点疑虑又很快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