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知是突然下来的,李翔海刚结束一组水下腿训练,正趴在池边喘气,手机在防水袋里嗡嗡震动。

点开省队大群,@全体成员的红色标记格外醒目:“冠军赛前集训大名单公布”。

现在A标依旧有空缺,不够满额2人进奥运,所以组织有机会由b破A的几人进大名单带集训。

他划拉着湿漉漉的屏幕,心跳莫名加快,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李翔海”三个字赫然在列。

紧接着,余思悦的私聊信息就炸了过来:“海哥!!!我居然也进了!!!”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训练基地,坐落在京郊一片安静的园区里。

主训练馆巨大的玻璃幕墙在晨光中闪闪发亮,门口挂着鲜红的横幅。

“决战冠军赛,勇夺名额”。

李翔海拖着行李箱走进大厅,一眼就看到有人几个记者围着采访,少年兴奋得手舞足蹈,差点撞翻旁边的横幅,他赶紧拉着余思悦躲远了,他们两个人应付不来这场面

“安静!”一声中气十足的厉喝穿透嘈杂。

人群瞬间噤声。

集训总教练张振国站在主席台上,五十多岁,寸头,眼神锐利如鹰。

他目光扫过台下二十多名年轻运动员,男男女女看向彼此,有老对手,有新对手。

李翔海也看向周围,青运会的对手云长瑞也是在的。

“看看名单!看看你们项目后面标的字母!A标达标几人?b标几人?空着的项目又有几个?”

他指着投影幕布上的表格:“女子100蝶,100蛙,男子200蛙A标就一个人,男子200蝶,400混目前一个A标都没有!”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最后达标人数不够,你们的队友可能在奥运会孤军奋战,甚至某些项目根本没人能站上出发台!你们现在能坐在这里,不是来度假的,是来帮助队友,增加队伍厚度的。”

开营第一天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张教练的训话像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李翔海领到了厚厚一沓训练计划和个人分析报告,回到宿舍刚放下东西,手机就响了,是胡翔俊的视频通话请求。

“翔海,”屏幕里的胡指背景是熟悉的省队办公室,“看到名单了?”

“嗯。”李翔海点头。

“张振国教练是出了名的严,但也是真有本事。”

胡翔俊语气严肃:“我给你邮箱发了视频,晚上抽空看。好好学习学习,周末咱讨论讨论。”

晚上,李翔海打开平板,文件夹里是几十个精心剪辑的视频片段。

美国蛙王芬克在100蛙最后25米的冲刺分解动作,英国名将皮蒂200蛙转身后的水下腿细节,还有日本新星渡边一郎出发时的慢镜头分析……

每个片段都配有胡翔俊的标注:“注意蹬夹瞬间踝关节角度”、“水下腿频率与滑行距离的平衡点”、“此处核心收紧动作值得借鉴”。

“集训教练组对你的评价不错。”

胡翔俊在附加的语音留言里说:“尤其是你力量增长后技术还能保持稳定,张教练在内部会上提了一句。但记住,你现在是去冲击A标的,不是去交朋友的。训练场上,要认真一点。”

训练场上的节奏快得惊人。

清晨六点,天还没亮透,队员们已经在体能馆集合。

等慢跑热身后就组织空腹训练。

张教练的副手,负责男子蛙泳组的陈立冬教练,手里拿着秒表,:“李翔海,200蛙节奏游,目标分段:前100米1分01秒50,后100米1分10秒30。差0.5秒加一组400米混合泳。”

泳池被分割成不同区域。

李翔海在蛙泳专用道,隔壁是余思悦所在的混合泳组。

李翔海的训练围绕100蛙和200蛙展开,强度高得吓人。

水下腿训练要求他在25米内完成规定次数,差一次就重来。

出发练习精确到毫秒,反应时超过0.7秒就会被点名。

最折磨人的是变速游,200米距离内,每50米都要按指令切换不同配速,要求身体在乳酸堆积状态下保持精准控制。

“控制,控制!”陈立冬拿着扩音器站在池边吼,“你光水花大了,效率没跟上!”李翔海喘着粗气点头,下一组训练立刻开始。

隔壁泳道,余思悦的日子也不好过。

200米和400米混合泳的训练量更大,技术环节更复杂。负责混合泳的刘教练要求更苛刻:“余思悦!蝶泳段手臂入水点太深!蛙泳段是你的强项,但自由泳……”

他指着秒表:“最后50米自由泳比标准配速慢了1.2秒!加练五组25米自由泳冲刺,现在!”

余思悦累得几乎爬不上岸,但每次到了蛙泳段,他总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把前面落下的时间追回来一些。

李翔海训练间隙喝水时,常能看到余思悦在自由泳冲刺时龇牙咧嘴的狰狞表情。

张振国教练像鹰隼般巡视全场。

他很少亲自下场指导,但目光扫过之处,没人敢懈怠。

一次晨会,他特意走到蛙泳组区域,对正在拉伸的李翔海说:“翔俊传给我的训练数据我看了,你核心力量上得很快,水感也不错。但是,”他指了指李翔海的肩膀:“你的柔韧训练需要每天加半小时。”

集训营的日子在汗水和秒表中飞逝。

每周一次的队内测试,成了检验成果的战场。

李翔海的200蛙成绩在2分10秒80到2分12秒00之间来回波动,离A标始终差着一层窗户纸。

余思悦的400混则稳定在4分17秒左右,离A标4分15秒84越来越近。

“别急。”加练结束后,余思悦瘫在池边对李翔海说:“张教练不是说嘛,咱现在就像烧水,九十度到一百度最难熬。”

他抹了把脸上的水:“我自由泳都快被刘指骂开花了,但你看上周测试,最后50米不也快了点?”

李翔海点点头,拧开水瓶,继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