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的前三天,是属于跳水的比赛日。
游泳馆里,十米跳台和三米跳板区域成了绝对的焦点。
每一次起跳、翻转、入水,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伴随着清脆的“咚”、“啪”声。
以及随之而来或大或小的水花和裁判亮出的分数。
看台上,观众的惊叹、惋惜、欢呼声此起彼伏。
而在游泳队的适应训练区,气氛则截然不同。
没有喧哗,只有器械摩擦的轻微声响和教练偶尔发出的指令。
胡翔俊带着队员们进行着紧锣密鼓的体能训练。
杠铃片被沉稳地举起、放下。
“核心收紧!动作到位!呼吸控制!”
胡翔俊的声音落在每个队员耳中。
李翔海咬着牙,将最后一组深蹲完成,放下杠铃时,双腿微微发颤。
汗水浸透了训练服的前胸后背。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看向旁边同样气喘吁吁的陈锋。
两人相视苦笑了一下,这种高强度的体能储备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应对即将到来的残酷赛制。
“记住。”胡翔俊召集所有队员围成一圈,手里拿着赛程表,语气凝重:“这次世锦赛,预赛和半决赛在同一天进行。上午预赛,晚上半决赛。中间间隔只有几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天要游两枪!”一个队员低声接口。
“没错!”胡翔俊目光扫过众人:“而且是全力以赴的两枪!对你们的体力储备、恢复能力、意志力都是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参加多个项目的队员,更要做好体能分配。”
他将教练组加了标注的赛程表分发下去,上面详细列出了每个队员参赛项目的时间、分组、预估对手情况以及教练组制定的初步战术。
“认真看,记在心里。预赛怎么游?目标是什么?半决赛怎么调整?对手的强项弱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队员们拿着赛程表,神情专注,有人用笔在上面快速标注着,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肃穆和紧张。
战术叮嘱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从出发反应到转身细节,从途中节奏到冲刺策略,教练们事无巨细,一一强调。
队员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看着一张张紧绷的脸,胡翔俊沉默了几秒,忽然话锋一转,脸上的严肃褪去几分:“行了,该说的都说了。别一个个绷得像上刑场似的,比赛嘛,尽力就好。我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时候,才十八岁。”
队员们一愣,都抬起头,好奇地看向胡指,难道有什么黑历史不成?
“结果呢?”李翔海忍不住第一个发问。
“结果?头一回参加大赛,那自然是...”胡翔俊笑了笑,语气带着点自嘲:“预赛,一轮游了。成绩惨不忍睹,谢教练下来拍着我肩膀说:‘小子,你这哪是来比赛,是来世界舞台泡澡来了吧?’”
“噗……”
不知是谁先笑出了声,随即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压抑的气氛瞬间被打破,李翔海也咧开了嘴,他实在难以想象现在这位冷面严厉的胡指,当年也有这么菜的时候。
“所以啊。”胡翔俊收起笑容,但眼神温和了许多:“别给自己太大包袱。第一次站上世界舞台,紧张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把训练的东西打出来,积累经验。这次不行,还有下次。明白了吗?”
“明白!”队员们齐声回答,声音里多了几分轻松和信心。
第四天,游泳比赛日终于拉开帷幕。
巨大的游泳馆内气氛陡然升温,观众席座无虚席,各种语言的加油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泳池在灯光下呈现出深邃的幽蓝,八条泳道如同八条通往荣耀或失落的赛道。
李翔海今天没有比赛。
他换上了统一的红色代表团运动服,跟着胡翔俊坐到了观众席靠前的位置。
胡翔俊是来观察对手、收集信息的,而李翔海的任务则要比我们胡指简单一些,适应比赛氛围。
“注意看。”胡翔俊低声对他说:“看顶尖选手的出发反应,转身技术,途中节奏控制,还有他们在高强度竞争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你接下来比赛要面对的。”
“嗯。”李翔海点头,目光紧紧锁定在泳池起点处。
那里,参加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的各国选手已经站上了出发台。他很快找到了华夏队的身影。
崔嘉树是第四棒,神情平静,正做着最后的拉伸。
发令枪响!比赛瞬间爆发!
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各国选手你追我赶,竞争激烈。
水花飞溅,呐喊震天。
李翔海的心也跟着揪紧了。华夏队的前三棒发挥得不算差,但对手实力强劲,,三棒交接后,华夏队的排名……滑落到了第四位。
“第四了……”李翔海身边的队友小声嘀咕,语气里带着担忧。
李翔海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拳头,目光紧紧追随着第四棒出发台上的崔嘉树。
崔嘉树入水!
她的动作依旧流畅有力,划水频率极快,每一次蹬腿都带着强烈的爆发。
但差距已经拉开,她奋力追赶着。
李翔海甚至能看到她紧绷的肌肉线条。
她追回了一点距离,但前面领先的队伍实力太强,最终,华夏队以预赛第六名的成绩,勉强挤进了决赛的门槛。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李翔海心里有点堵。
他看向池边,崔嘉树正从泳池里爬上来,水珠顺着她的短发滴落。她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平静地和队友们击掌,然后走向华夏队的休息区。
中午吃饭时,李翔海端着餐盘,在餐厅里找到了崔嘉树,她正和她的主管教练吴军坐在一起吃饭。
“嘉树姐!”李翔海走过去。
崔嘉树抬起头,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看到李翔海,笑了笑:“小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