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黑水镇有个叫岳老六的汉子,四十来岁,是个走南闯北的货郎。他年轻时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家道中落,便做起了这小本买卖。岳老六为人实在,从不缺斤短两,镇上人都愿意光顾他的生意。
这年秋天,岳老六往北边山里走了趟货,回来时已是霜降时节。路过镇外乱葬岗时,天色将晚,忽见一只黄皮子蹲在路中央,前爪合十,对着他不住作揖。岳老六知道这关外地界,黄皮子最是邪性,不敢怠慢,便从货担里取出一块芝麻糖,恭敬放在路边。
“仙家若是饿了,这点心意请笑纳,莫要为难我这粗人。”
那黄皮子竟似听懂人言,叼起芝麻糖,又作了个揖,这才窜入草丛不见了。岳老六松了口气,加快脚步往家赶。
谁知当晚睡到半夜,岳老六忽然浑身发冷,迷迷糊糊中见一黄衣老者立于床前,拱手道:“承蒙日间款待,老夫特来答谢。我看你眉间带煞,三日之内必有大祸,若想避祸,明日午时可去镇东头柳婆婆家求一道保命符。”
岳老六惊醒,只觉冷汗涔涔,回想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他素知柳婆婆是镇上出名的香头,专司与保家仙沟通,想来这梦非同小可。翌日一早,他便备了厚礼,前往柳婆婆家。
柳婆婆已年过七旬,却是耳聪目明。她听完岳老六讲述,闭目捻香,半晌才道:“你这是遇着黄仙了,它既肯指点你,是段善缘。只是你这灾祸非同一般,寻常符咒怕是抵挡不住。”
“求婆婆救命!”岳老六连忙跪下。
柳婆婆叹了口气:“也罢,我请胡三太爷示下吧。”
说罢,柳婆婆净手焚香,口中念念有词。不一时,她浑身颤抖,再睁眼时目光炯炯,声音也变得洪亮有力:“岳家小子,你前世曾为县衙师爷,冤枉了一个叫周云生的书生,致其冤死狱中。如今他怨气未消,修成鬼仙,要来索命哩!”
岳老六听得目瞪口呆:“这...这从何说起?我今世才三十有五,怎会有前世冤债?”
“轮回之事,岂是你能知晓?”柳婆婆(实为胡三太爷附体)捻须道:“那周云生生前痴恋张家小姐,却被你诬陷与贼人勾结,功名革除,含恨而终。如今他怨魂不散,已修得神通,三日后子时必来取你性命。”
岳老六磕头如捣蒜:“求太爷救命!”
胡三太爷沉吟片刻:“冤孽宜解不宜结。我与你一道符,可保你七日无恙。这七日内,你需找到周云生后人,好生补偿,再请高僧超度,或可化解这段恩怨。”
说罢,柳婆婆身体一震,恢复原状,依言画了道符交给岳老六。岳老六千恩万谢,回家后将符贴在门楣上。
当夜无话。第二日岳老六正要出门打听周家后人,却见镇上张员外家管家来买杂货,闲谈中说起他家老爷近日得了个怪病,浑身冰冷,胡言乱语,请了多少郎中都看不出病因。
岳老六心中一动,问道:“敢问管家,贵府上可曾听说过一位叫周云生的书生?”
管家讶然:“岳老板怎知此人?那是老太爷在世时的事了。听说那周生才学出众,本与我家姑奶奶有情,后来不知怎的吃了官司,病死狱中。姑奶奶因此终身未嫁,二十年前就过世了。”
岳老六暗惊,又问:“可知周生可有什么后人?”
管家摇头:“周生家中早已无人了。倒是姑奶奶墓旁有个无碑小坟,据说是周生的衣冠冢,年年清明还有远亲来祭扫。”
岳老六谢过管家,心中已有计较。当夜他备了香烛纸钱,悄悄来到镇外坟场。月明星稀,秋风萧瑟,他按照管家指点,果然在张家祖坟一侧找到个小小坟包,荒草萋萋,甚是凄凉。
岳老六摆上祭品,焚香祷告:“周公子在上,小人岳六无知,前世冒犯尊驾,今日特来赔罪。望公子大人大量,放下仇怨,早登极乐。小人愿年年供奉,超度公子...”
话音未落,忽然阴风骤起,吹得纸灰乱飞。岳老六抬头一看,只见坟前不知何时立着个青衫书生,面白如玉,目似寒星,正冷冷盯着他。
“虚伪小人!你以为几句好话,些许纸钱,就能抵我十年寒窗、夺妻之恨、性命之仇么?”书生声音冰冷,岳老六只觉浑身血液都要凝固了。
“周、周公子明鉴,前世种种,小人实在不知啊...”岳老六牙齿打颤。
周云生冷笑:“你自然不知,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便想将前世罪孽一笔勾销?天下哪有这般便宜事!”
说罢袖袍一拂,岳老六只觉天旋地转,再睁眼时,竟置身于一间古色古香的厢房内。窗外明月皎洁,院中海棠正艳,与方才荒坟景象判若两地。
“这是...”岳老六正惊疑间,忽听环佩叮当,一名绝色女子推门而入,见到他慌忙万福:“岳师爷怎在此处?若让人看见,小女名声尽毁矣。”
岳老六不知所措,却听自己开口说话,声音竟变得尖细:“张家小姐不必惊慌,那周云生勾结江洋大盗,证据确凿,已被拿下大狱。小姐金枝玉叶,何苦为他守节?”
岳老六大惊,心知这是附体感应,自己正经历前世场景。他想开口辩解,却控制不了这具身体。
张家小姐泪如雨下:“岳师爷休要胡说!周郎品行,我最清楚不过,定是有人陷害...”
“小姐莫要执迷不悟!”岳师爷(岳老六)冷笑道:“周云生已画押认罪,功名革除,秋后便要问斩。知府大人念小姐年幼无知,不予追究,已答应将小姐许配给刘通判家公子...”
场景忽变,岳老六又见自己(岳师爷)在狱中,对着一个遍体鳞伤的书生阴笑:“周云生,识相的就早点画押,也少受些皮肉之苦。要怪就怪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张家小姐也是你能高攀的?”
那书生抬起头来,虽满面血污,目光却如寒冰:“岳师爷,我周云生对天发誓,便是做鬼也不放过你!”
岳老六只觉心痛如绞,想要开口,却再次天旋地转。回到现实,仍在那荒坟前,周云生鬼魂冷冷看着他:“如今你可想起来了?”
“周公子,小人...不,小人前世确实罪该万死!”岳老六伏地痛哭:“只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公子若取我性命,来世我又要寻仇,何时是个尽头?不如公子有何未了心愿,小人愿效犬马之劳,以赎前罪。”
周云生默然良久,月光下鬼影朦胧:“你倒会说话。我确有一桩心事未了...”
原来周云生死后,因怨气太重,不能投胎,成了孤魂野鬼。这些年来,他暗中护佑张小姐(终身未嫁,法名慧净)平安到老。张小姐临终前,将二人往来书信埋在院中海棠树下,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将这些书信取出,合葬一处。
“她临终前还念着:‘生不同衾死同穴’...”周云生鬼影颤动,竟有泪光闪烁:“我虽修得鬼仙神通,却动不得阳间之物。你若真有心赎罪,便替我了此心愿。”
岳老六连忙答应。翌日,他设法进入已荒废的张府旧宅,果然在海棠树下挖出个铁盒,内藏百余封书信,纸色泛黄,墨迹犹存。
岳老六不敢窥视私密,将铁盒带到周云生坟前,问道:“公子看如何安葬?”
周云生鬼影显现,凝视铁盒良久,叹道:“她既有意,便在此处与我合葬吧。”
岳老六依言掘开坟茔,将铁盒放入,重新立碑,刻上“周云生张氏婉君之墓”。正要填土时,忽听有人喝道:“住手!”
回头一看,竟是张员外带着家丁赶来。原来有路人见岳老六掘坟,慌忙报官。张员外见祖坟被动,气得浑身发抖:“好个岳老六!我张家待你不薄,为何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岳老六有口难辩,周云生鬼魂见状,暗施法术。顿时阴风大作,飞沙走石,张员外等人都睁不开眼。风中隐隐传来女子哭泣:“爹爹息怒,是女儿自愿与周郎合葬...”
张员外听出是早逝姑姑的声音,吓得魂飞魄散,忙令家丁住手。风停后,岳老六将前因后果道来,张员外半信半疑,命人开棺查验,果然只见衣冠,不见尸骨(周云生死于狱中,本无尸骨还乡),这才信了。
“冤孽啊!”张员外长叹一声,不但不怪罪岳老六,反而出资重修坟墓,请和尚做法事超度。
当夜,岳老六梦见周云生与张小姐携手而来,向他躬身行礼:“多谢岳兄成全。我二人怨气已消,即将重入轮回。前世冤仇,就此了结。”
岳老六醒来,只觉神清气爽,知道灾祸已解。此后他依旧做他的货郎,只是每逢清明,必到周张二人墓前祭扫。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岳老六的生意越发红火,每次进山收货,总似有神明指引,总能买到紧俏货品。镇上人都说,这是周云生和张小姐在暗中报恩哩。
柳婆婆却私下对岳老六说:“你化解了一段鬼相思,积了阴德,黄仙也暗中护佑你。只是要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日后须多多行善才是。”
岳老六连连称是。此后他更是本分经营,时常接济贫苦,成了黑水镇上有名的善人。而周云生与张小姐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了一段奇谈。
这正是:生前未结连理枝,死后终成比翼鸟。鬼相思一段奇情,化解了百年冤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