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户姓张的人家,家主张九爷是屯中首富,祖上曾在京城做过官,家中颇有些底蕴。
这张九爷五十出头,为人精明能干,只是生性多疑,尤其对家中财物看得极紧。家中雇了七八个长工,还使唤着两个丫鬟和一个老妈子。张夫人早逝,留有一子名唤宝柱,年方十六,正在县城读书,平日不在家中。
这年秋收刚过,张九爷忙着清点粮仓,准备将新收的粮食运到城里售卖。这日清晨,他照例打开藏在卧房暗格中的紫檀木匣,欲取些银钱雇车马,岂料打开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匣中三根金条、一对翡翠镯子和数十块银元竟不翼而飞!
张九爷这一惊非同小可,这暗格位置极为隐蔽,连他儿子宝柱都不知具体所在,钥匙更是从不离身。他强压惊慌,将家中上下下搜了个遍,却一无所获。
“家贼难防啊!”张九爷跌坐在太师椅上,长叹一声。这些财物是他多年积攒下的体己钱,如今不声不响就没了,让他如何不恼?
正当张九爷愁眉不展之际,长工头老李道:“九爷,咱屯东头胡四太奶或许有法子。听说她家供着狐仙,能通阴阳晓世事,尤其擅长辨别人心真假。”
张九爷平素不信这些,但如今束手无策,只得死马当活马医。次日一早,他便备了厚礼,往屯东胡四太奶家去。
胡四太奶已是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眼如明镜。她家堂屋正中供着一张狐仙画像,画上白狐眼神灵动,似笑非笑。
听明张九爷来意,胡四太奶沉吟片刻,道:“九爷家中之事,老身已听说了。既然信得过老身,我便请老仙家帮你一回。不过...”她顿了顿,“需得备三样东西:一壶陈年高粱酒、一只红烧公鸡,还有——九爷自家珍藏的那幅《山居秋暝图》。”
张九爷闻言一愣。那幅《山居秋暝图》是祖传之宝,平日从不示人,这胡四太奶如何得知?
虽心中疑惑,但想到失窃的财物,张九爷只得应下。
三日后,一切准备妥当。胡四太奶带着个布包来到张家,吩咐在院中摆上香案,将酒、鸡供上,那幅画则挂在香案后方。
夜幕降临,胡四太奶点燃三炷香,对着狐仙画像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不多时,忽然一阵风吹过,院中灯笼摇曳不定,那供桌上的红烧公鸡竟似动了动。
胡四太奶打开布包,取出一束淡金色的毛发,细长而有光泽。
“此乃老仙家修炼时脱落的灵鬃,有辨奸识伪之能。”胡四太奶道,“今夜子时,将所有人聚到院中,老身自有分晓。”
子时将至,张家所有长工、丫鬟、老妈子都被叫到院中,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胡四太奶将灵鬃置于香炉中,点燃后,只见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却不散开,反而如游蛇般在院中盘旋。众人皆屏息凝神,看着这奇异景象。
那青烟先在众人头顶绕了一圈,继而朝着丫鬟小翠飘去。小翠吓得脸色发白,连道:“不是我!不是我!”那烟却只绕了她三圈,便转向厨娘刘妈。
刘妈双手合十,口中念佛不止。青烟同样绕了她三圈,又转向长工头老李。
如此这般,青烟在每个人身边都绕了三圈,却未作停留。张九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莫非这法子不灵?
正当他疑虑时,那青烟忽然聚成一束,直朝院角柴堆而去!
众人皆惊,目光随之望去。只见柴堆后缓缓站起一人,竟是平日寡言少语的长工赵三!
赵三面如土色,浑身颤抖,想要逃走,双腿却似灌了铅般动弹不得。那青烟缠绕在他周身,越收越紧。
“好你个赵三!”张九爷勃然大怒,“我待你不薄,为何行此偷窃之事?”
赵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九爷饶命!小的也是一时糊涂...老母病重,无钱医治,这才...”
“胡说!”张九爷更怒,“你老母三年前就已过世,当我不知吗?”
赵三哑口无言,只得磕头求饶。
胡四太奶叹道:“世间因果,自有报应。九爷,既然真犯已明,老身便不多留了。”说罢收拾东西离去。
张九爷命人将赵三捆了,押到柴房关押,准备次日送官。回到房中,他思来想去,总觉得此事蹊跷:那暗格隐蔽,钥匙从不离身,赵三如何得知位置又能打开?
夜深人静,张九爷辗转难眠。忽然,他听得院中有细微响动,悄悄起身查看,只见一道黑影闪进柴房。
张九爷屏息跟至柴房外,透过缝隙看去,不觉大吃一惊:那黑影不是别人,竟是长工头老李!
只听老李低声道:“赵三兄弟,对不住了。本想让你顶罪,我日后慢慢将财物运出,谁知那狐仙显灵...你放心,你家中老小我会照料。”
赵三恨声道:“李头儿,你害苦我了!说好只借几日便还,如今却要我去见官!”
老李叹道:“事发突然,我也没法子。那钥匙模子是你替我打的,若追究起来,你也脱不了干系。不如一人承担,我保你家人衣食无忧。”
门外张九爷听得真切,顿时怒火中烧,一脚踹开柴房门:“好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待你如兄弟,你竟如此害我!”
老李见事败露,猛地推开张九爷就想逃走,却不知何时,院中站满了被惊醒的长工伙计。众人听得明白,纷纷堵住去路。
原来老李早生异心,与城外土匪勾结,欲窃取张家财物后远走高飞。那日趁张九爷醉酒,偷拓了钥匙模子,让赵三暗中配制。赵三本不愿,但老李握着他早年偷窃的把柄,威逼利诱之下,只得从命。
事后老李将财物藏于厨房灶坑深处,本想风头过后再取出,不料胡四太奶请来狐仙,灵鬃显灵。老李见青烟指向赵三,心中暗喜,本想连夜说服赵三顶罪,却不料被张九爷听个正着。
真相大白后,老李、赵三被送官查办。张九爷取回财物,对胡四太奶感激不尽,厚礼相谢。
胡四太奶却道:“九爷不必谢我。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狐仙虽能辨奸,却终究管不了人心。老身只是借仙家之眼,显人心之暗罢了。”
事后张九爷反思良久,自觉平日待下人多有苛刻,才让老李生出异心。于是改变作风,宽厚待人,张家愈发兴旺。
而那只灵鬃,胡四太奶并未取回,留给张九爷作为镇宅之宝。据说后来张家又经历了几次风波,皆因灵鬃显灵而化解。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至今靠山屯老人谈起此事,仍啧啧称奇:“那狐仙的灵鬃啊,真是比什么测谎仪都准!青烟绕三绕,歹人心跳跳。只可惜胡四太奶过世后,再无人能请动老仙家现身喽!”
只有张家后人知道,那束灵鬃至今仍供奉在祖宅中,只是再无人见过它显灵。或许仙家之术,只渡有缘人吧。